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时间:2022-10-26 07:21:24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摘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批改作文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因此,必须交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关键词:学生;作文批改;主体

作文教学包括三个环节:写作文,批改作文,评讲作文。作文的批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是作文写作的继续,也是作文评讲的基础。学生批改作文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因此,必须交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一、作文批改现状分析

语文老师是很辛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作文的批改。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改过学生的作文本堆积如山了,但总觉得是在做无用功,费力不见好。跟其他语文老师交流,他们也有相同感受。明知无用,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一是客观上的要求。“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可代替”。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教师有没有认真批改作文、改了多少作文作为对语文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必须篇篇精批细改,眉批、尾批、总批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字数的要求,以字数的多少来评定老师认真与否。二是主观上的习惯,有的教师自己也觉得批改作文是自己的职责。一见错别字、病句就红笔一挥,有时见开头不吸引人,结尾不耐人寻味还要洋洋洒洒地亲自“写”一回,将学生的作文批改成“满堂红”。这种传统的批改方法至少有两大弊端:教师忙得直流汗,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是徒劳无功;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批语,更懒得去修改,收益甚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是写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教学管理者,还是语文教师,都应该看到作文批改由教师包办的弊端,认识到学生批改作文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力还给学生,走一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批自改的路,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作文批改方法探讨

学生互批自改作文,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批改方法。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些批改术语和一整套学生心领神会、一目了然的批改符号,都可教给学生,使学生批改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一,要提出明确的批改要求。任何一次作文老师都会设计一个训练的重点,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写作及批改都要以此为根据。每次作文批改前,教师先要根据训练重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批改时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恰当地评价别人的优缺点;尊重理解作者,与作者平等对话。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作文,要努力找出一些闪光点予以肯定表扬,对写得不好的地方,应以商榷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满怀鼓励期待的评语。

第二,要指点学生批改的步骤。批改文章一般先要着眼全局,再研究局部。作文评改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看是否扣题,是否有明确的中心,选材是否得当。第二步看开头与结尾,段落的衔接等。第三步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批改。当然这些步骤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训练重点,结合作文实际,有针对性地予以批改。

第三,指导学生做到循序渐进。首先,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批改一篇作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修改符号,从字、词、句、章四大块内容进行修改,并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写出评语。学生在这种示范指导下,进行互批自改,最初互批只要求找出一些错别字、病句和看看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达到能从十个方面写出评语:一、分段是否合理;二、书写是否端正;三、标点是否正确;四、有无错别字;五、有无病句;六、有无中心;七、有无条理;八、内容是否具体;九、详略是否得当;十、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第四,激发学生批改的兴趣。每一位学生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比较好的地方,在评改时,应肯定长处为主,要求学生仔细看出一篇作文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成绩,不得讽刺挖苦,要紧扣作文实际,针对该次作文的练习重点,写出旁批和总批。评语得当、中肯,有针对性,不能空说。并要求学生在写的旁批和总批旁边写上自己的姓名,以增强评改的责任心。对写作有进步或修改认真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第五,作文评改要把握好“批”和“改”两个关键。作文评改,要把握好“批”和“改”这两个关键。只评不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要针对其他同学的批语及意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只有在“改”的过程中才能更快地提高。通过“批”与“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三、批改环境的创造。

作文的批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沟通,交流情感。通过互批互改、互批自改,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作文进步更快,对作文也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评改,并激励他们评改作文。

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批改作文,并不意味着老师就轻松了,老师的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因为老师不但要看学生的作文,看他们写得怎样,还要看学生的批语及修改之后的文章,并对学生的写作及修改情况及时点评。同时让学生批改作文,会遇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偷懒”,因此,教师要顶住压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在这种作文教学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们之间博采所长,取法从善,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逐步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这种做法在作文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

[3]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非言语信息浅析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