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采撷素材

时间:2022-10-26 06:07:32

一位老师曾在《阅卷归来话作文》一文中形象地说:不少考生的作文像充满水的海绵,用手一拧,挤去那些大话、套话,剩下的空无一物。

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不少考生的作文现状―――内容空洞,缺乏丰富的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的贫乏,是令不少老师、同学头疼的大问题。如何积累素材?我们强调多读课外书、多注意观察生活、多了解和思考时事,这些诚然不错,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身边最简捷的一条途径―――仔细阅读课文。

初一到高三的12本语文书,其实就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宝库。这里有优美的语言,有精彩的情节,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历史知识,有风土人情……只要你稍微回顾一下,稍微挖掘一番,就能找到可以运用的许多鲜活的材料。

熟读课本,通过联想对应,可以让你快速地搜索到需要的素材。

比如,要论证清正廉洁,可以联想到《记王忠肃公翱事》;要论证身居要位而以勤俭为本,可以运用《训俭示康》中的司马光父子的例子;要论证以大局为重,可以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可以说,几乎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恰当的素材。

不仅如此,熟读课本,还可以把论证同一话题的课文贯穿起来,从而使素材更为丰富。

比如,要谈论“守住精神的家园”这个话题,课本中不吃“嗟来之食”的齐人(《鱼,我所欲也》);忠君爱国,宁死也不同流合污的屈原(《屈原列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为民请命的“五君子”(《五人墓碑记》)……都是很实用的素材。

以上仅仅是联想、归纳课本中现成的材料;实际上,不少课文如果你联系实际深入、辩证思考的话,就会常读常新,会有更多的收获。

比如从《游褒禅山记》中,我们可以撷取“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观点,用以证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但如果联系作者、联系时代,我们还可以思考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游褒禅山记》中,在实现成功的“物”“志”“力”三者之中,作者尤其强调“志”。“尽吾志”的思想深深影响了王安石,在后来的改革变法中,尽管阻力重重,屡遭打击,“物”“力”皆不备,但他矢志不渝,永不言败,这种精神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奔走遥相呼应,永远成为指引我们创业奋进的路标。

如果再进一步辩证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真如王安石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只要“尽志”就可以了呢?

1996年,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决定徒步穿越号称“生命”的罗布泊。当时就有专家提醒他:炎热的夏季气候不适合穿越沙漠,没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容易迷路。在“外物”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余纯顺仅凭着满腔的热情―――“志”,硬要打破6月份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结果,那一次,余纯顺魂归大漠,留下了千古遗憾。由此可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吾志)不是冒险蛮干,而应该考虑客观条件。

高三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我们能对于课本上的名篇这样加以重读深思,就一定可以从中吸取到丰富鲜活的素材,它们定能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令我们的文章既厚重、大气又有文采。

上一篇:读书应求效应 下一篇:谦词、敬词须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