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教学

时间:2022-10-26 05:55:59

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采取形式多样的手段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 教学策略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近年来已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怎么样学好大学英语是学生们一直探寻的答案,而怎么样教好大学英语,也是大学英语教师们一直积极讨论的问题。在任何类型的学习中,学习动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动机所承担的角色则更加突出。许多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大学英语教师在了解研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对于自己的教学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动机指的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外在动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学习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两种;而认知心理学中则把学习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1.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工具性动机指的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外语只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如找工作、读原文报刊或通过考试等,而对外语本身并无兴趣或没有与讲母语的人进行交际的条件,这样的动机称为工具性动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在已经成为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必须参加的一个考试,这些考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学生们未来的择业情况;托福、GRE等外语类的考试,直接影响着想要出国的学生的梦想。这些决定着前途的考试使学生们有目的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并取得提高。

2.综合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综合动机指的是由于第二语言习得者对其所学语言为母语的民族和文化等有浓厚的兴趣而学其语言,以达到与其交往、甚至融于该社会文化之中的目的。综合动机对正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课堂上表现较为积极主动,学习有韧劲,很少出现放弃的情况。综合动机并不是学习的内部动因。在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综合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

3.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的内因,即学习本身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愉悦感,如求知欲、兴趣、爱好、表现自我等,是外语学习最直接、最具活力的因素。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有的学生是因为对所学的语言感兴趣,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学习所带来的享受或快乐。

4.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它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外在动机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往往来源于希望得到奖赏,避免惩罚的心理,或是由诸如金钱、名誉等外在诱惑物而激发。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

三、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将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他们的这种学习动机其实从侧面也反映出了英语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他们都能意识到英语这一工具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学习者的积极性,但是一旦他们达到了目的,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放弃学习。所以学习兴趣不高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有不少学生因为喜欢英语,想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而去学习英语,也很用功,但是却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是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成绩当然难以提高。

再者,许多学生由于成绩差或性格内向,害怕提问,不敢参加课堂语言实践,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属于对语言的焦虑。这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英语教师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为了响应大学英语改革要求,高校里的英语课堂应逐渐向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这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1.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英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能让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英语活动,例如,给学生讲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也较容易接受,同时他们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比如进行一些role plays(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去。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从各方面都还无法摆脱什么都靠老师教的习惯。大学里英语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如果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仅仅靠老师传授而想去学好一门外语,似乎有点不切实际。怎么样让学生从依赖老师去学,变成自己主动去学,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都是属于工具性动机,而综合性动机水平低下,缺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大部分人可以胜任的任务,让大多数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之余,布置部分任务待课外完成。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光只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可以得到延续。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3.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不同学生由于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当然有所不同。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客观地评价学生。同时也应使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以不断取得进步。

五、结语

学习动机是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他们朝向一定目标去努力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各种学习动机不是独立或互相排斥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有何种学习动机势必决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投入的精力、花费的时间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决定如何调整教学方式与手段,使最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得到最大的开发,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积极地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刘凤阁,孙莉娜.动机、性格、情感的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4]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3).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

[6]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56.

[7]王娟,乔修娟.非智力因素对大学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2,(1).

上一篇:用原型法范畴理论探析英语进行体“体义的多维... 下一篇:认知同化论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