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护理宣教工作要点

时间:2022-10-26 05:16:18

低血糖症的护理宣教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40-01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文化、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高血糖的危害日渐重视。但是对于低血糖带给人们的严重危害则认识不清,由此带给病人及家属的痛苦常常令人们深表遗憾。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载,所遇低血糖症多例,颇有心得,现浅要分析如下。

1 定义

低血糖症又称低血糖状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血葡萄糖(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比较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非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2.8mmol/L,未发现患病的人血糖低于3.5 mmol/L,则称为低血糖症。

2 病因

2.1 内分泌功能异常

2.1.1 胰岛功能亢进:如胰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导致胰岛细胞增生,功能活跃。

2.1.2 其它内分泌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疾病,可引起机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

2.2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使脂肪、蛋白质、糖代谢发生异常。

2.3 神经系统疾病:脑发育不全,下丘脑或脑干病变等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思维及行为,从而影响糖的吸收及合成。

2.4 肿瘤:如胃癌、肝癌等疾病直接影响食物的摄入,使糖的合成明显不足。

2.5 药物

2.5.1 降糖类药物:如胰岛素、格列苯脲等药物。

2.5.2 其它药物:保泰松、普萘洛尔等药物。

3 临床症状

3.1 有症状低血糖

3.1.1 轻度低血糖 周身软弱无力、颜面苍白、多汗、心悸、恐慌、饥饿感等,自用含糖饮品、食品等,症状可即刻缓解或减轻。

3.1.2 中度低血糖 头痛、复视或视物不清,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

3.2 无症状性低血糖 无症状性低血糖又称为严重低血糖。不是病人没有临床症状,而是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临床表现。此时病人正出现意识丧失、惊厥、尿便失禁或呼吸心跳停止。

4 护理及宣教体会

4.1 初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剂量应根据血糖变化,少量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进餐时间及进餐数量要有标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轻度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尽早向患者及家属宣讲清除,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2 对疑似患有低血糖症病因疾病的病人(如本文2.1~2.4所列疾病),要尽早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期达到及时诊断,如发生解释不清的突然出现的周身无力、多汗、头晕、心悸等症状,要及时检测血糖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测结果,正确处理病人,避免由轻度低血糖发展至中度低血糖,甚至发展成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4.3 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如合并其它疾病时,应慎重选用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尽量不要选用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4.4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应尽量避免使用长效降糖类药物及长效胰岛素制剂。如必须使用时,也应适当减少应用剂量。在合并急性胃肠炎、肝脏疾患、肾脏疾患等疾病时,则更应慎重用药,及时复查血糖,以免发生不测。

4.5 对于低血糖伴昏迷者,切勿给予食物和饮料,防止呼吸道窒息或感染。应尽快静脉输入葡萄糖注射液,纠正低血糖症。

4.6 服用中药降糖药也可发生低血糖。因为中成药可含有西药成分,如消渴丸中则含有优降糖,不正规长期服用也可发生低血糖症。此类情况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讲清道理。

4.7 实际检测的血糖标准高于低血糖症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低血糖。因为血糖是动态变化的,此时患者在某些药物作用下或在某些疾病影响下,血糖正处于从较高数值向较低数值迅速下降的过程中,因而随时可发生低血糖症,甚至直接发展成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医学上认为,血糖值低于4.0 mmol/L就有发生低血糖症的危险。

引起低血糖症的病因多变,症状复杂,危害严重。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尽早发现病因,及时辨清症状,正确给予治疗,就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低血糖症的发生。

上一篇:高龄患者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 下一篇:对如何做好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