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10-26 05:11:41

中段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课堂作业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巩固,并进一步掌握相关语文技能技巧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语文教学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于2008年3月份向全省小学教师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教学质量的十条建议》,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八分钟。书面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笔者认为:中年级段语文课堂中必须满足孩子不少于八分钟的书面练习时间。促使学生把课堂上所传授的语文知识、所激发的情感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并在内心理解感悟,通过思考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进行有效地书面练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实现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植根文本,预设作业

每个教师研读文本一定要有“语文意识”。所谓语文意识,就是要关注文章到底是怎么说的,即关注文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意识,不仅要关注文本“怎么写”,还要关注“为什么这么写”。教师需要语文意识,语文意识带动作业意识。

1.定准教学目标,明确作业设计方向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价值定位,教师应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处理好预设目标和课堂生成目标的关系。以课堂教学为本,教学目标为载体,设计有效作业,即体现“我们要到哪里去?”

2.精选教学内容,确定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不是课堂的独立体,它的设计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谓教什么,作业就做什么。拿到教材,其实教师会发现,一篇文章里的语言训练点有很多,如果每一点都去教学,那么课堂会支离破碎。所以,关键是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有效增减,作业也就不会零零碎碎。

语文学科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它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种功能。书写,当然除了帮助理解文本内容或者升华人文主题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以“课文为例子”,感受或者说是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二、扎根课堂,生成作业

1.作业生成,及时简单

走进儿童的心灵,才有舞动的课堂。不曾预约的精彩瞬间,如果我们捕捉到了,那将是精彩中的美丽。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及时设计一个分层仿写作业,满足孩子内心产生的这份未成预设的表达欲望。让孩子把体验到的语言感受和语言形式写下来,那会是课堂的一个亮点。

2.时间充足,呈现灵动

课堂,留给孩子至少八分钟,这是教师教学理念的碰撞。很多教师研读文本非常深刻,想尽一切办法传递给学生,所以,常忽视了八分钟。其实,让学生笔练八分钟,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是灵动的,作业的呈现时间也是灵动的。要相信:灵动的课堂,灵动的作业,会让孩子也灵动起来!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实效。我们欣喜地发现,语文课堂笔练作业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更让人振奋的是我们的孩子也在悄然地变化着。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第一小学)

上一篇:巧入“三境” 品味语文 下一篇:《我会拼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