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26 04:59:26

试论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任务。为此,很多教师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作,不断地寻找和更新语文阅读及写作的教学方法,虽然都有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离我们想象的完美教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还需再接再厉继续在语文阅读及写作这条道路上探索和创新,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总结和整理的关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此和广大同仁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同仁能批评指正。

一、阅读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阅读教学要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这种对话是在学生、教师和文章之间进行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正确进行阅读,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式。

1.阅读内容和方式的自由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愿意给学生规定阅读内容,如课上规定好学生阅读的文章和内容,课下规定好学生买什么样的书进行阅读,有时教师还会给学生制定严格的阅读计划和方案,这样看似非常好的阅读手段,在实施中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教师的方式确保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内容的健康,但是学生却不愿意在教师的束缚下进行阅读的学习。有研究表明,由于学生叛逆心理的存在,有时即便是学生自己愿意学习的文章,但是教师一旦规定学生阅读时,学生便会变得不愿意阅读了,即使阅读了也不会像自己愿意读时那样认真和仔细。这也正是虽然教师安排的阅读教学手段非常好,但是学生阅读能力却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根据此现象,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就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充分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的空间,尊重学生阅读的意愿。这样,学生在看自己喜欢的阅读文章时就会全神贯注,对于细节和内涵就会阅读和体会得非常透彻。此时,教师再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会,就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学生之间互相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

带有目的性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和阅读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语文综合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我常常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虽然问题不一定全面和高难度,但是却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我往往会让学生先快速、概略地看一下文章的内容,并根据对文章的了解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得到答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章的阅读当中,并且在阅读的同时思考着问题,争取能够以最快、最准确的速度找到答案。“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阅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3.组织学生开展激情有趣的辩论

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完同一篇文章时,他们的感悟和理解都会有一些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阅读之后具有不同感悟和理解的事实,组织学生用辩论的方式阐述和争辩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文章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准确,也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感染能力让其他学生理解自己的观点以及赞同自己的观点。

例如,当学生阅读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后,他们的心中肯定会树立起自己的英雄榜样,以及有自己喜欢的人物。这时,我问学生刘备和曹操他们喜欢和敬佩谁。在学生当中肯定不会出现全部喜欢一个人的现象,会分别喜欢其中的一个人。这时,我让学生搜集喜欢的原因,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争取说服对方也能够站在自己这边。通过激烈、紧张的辩论,学生不但会对自己崇拜的英雄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也会充分了解到对方喜欢的英雄人物,补充了学生自己阅读中遗漏的知识,使得阅读更加全面和系统。

二、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创新能力

作文是学生依靠自己的想象能力、生活经验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语言组织和语文的表达手法加以叙述的作品。要想使学生的作品更加的新颖、深刻、生动和优秀,就需要学生在已有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具有超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别出一格。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具有超强、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创作出新颖的作品,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给他们一些相关联的词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这些词语编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讲述出来,同学之间再互相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想象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往往都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和理解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要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问题和答案都咀嚼好了喂给学生,这样做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能阻碍学生语文思考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下降。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思考同一个问题,理解问题的多面性,以此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营造创作的氛围,让学生喜欢甚至是爱上语文创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比赛、故事新编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和创作的兴趣及意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写作当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语文作品。

总之,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百倍的重视,在教学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实践与不懈的探索,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愉悦自由而又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能力,拥有灵活新颖的写作水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动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下一篇:开发教材 微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