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时间:2022-10-26 04:09:29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初学物理的学生一般会对物理学科比较感兴趣,物理知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物理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浮想连翩。但是,不久就会有部分学生对教师自认为精彩的物理现象、知识麻木,感到讨厌。在讲解知识时,教师不能满足学生好奇的提问,折断了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抓进了知识的框框中。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教师自认为精彩的物理现象、知识,通过提问,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当今问题教学的现状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目的问问题,学生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这样的学与教却是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家长在孩子放学后的问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吗?”“答出来老师的问题吗?”却没去问:“今天你提问了吗?”若学生提出的问题卡住了老师,就会忠告“钻牛角尖,可别想入非非”,甚至会训斥“你可别逞能了”。学生自然会逐渐消极听课,淡化了问题意识。学生之所以不敢问,是没把教师与同学当成共同探知的伙伴,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表露,需要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个别学生基础差、胆子小,在课堂能够提出问题很不容易,教师应注意保护、尊重他们的问题意识,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需制定正确的探究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探究中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意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科学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构建优质的问题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提出有探索价值、操作性较强的问题呢?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引导方法,努力构建优质的问题教学模式,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1. 创设教学情境,唤醒问题意识。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发,往往是多元化的,这时教师要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思维紧跟探究主题,同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指向探究主题的物理问题呢?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问题,而这些就很具有探究的价值,学生总是一知半解地认识了这些生活问题,此时自然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提出自己的、又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例如:快速奔跑后为什么不容易停下来?在喷泉旁为什么能看见彩虹?打开冰箱为什么会冒出白气?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他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自然的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当中。又如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教师出示铁、木块、石块,提问:什么样的物体会沉,什么样的物体会浮?学生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答: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教师出示一块大的木块和一根小铁钉,并称出木块比铁钉的重量大,把它们放入水中,发现木块浮而铁钉下沉。学生经过思考,答:铁的物体下沉,木质的上浮。教师出示一个木块和一个体积形状都相同的铁皮盒,把它们放入酒精中,结果发现,木块下沉,铁皮盒漂浮。结论再次被,学生产生疑惑。教师拿出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学生发现,同样一个鸡蛋在一杯水里上浮,而在另一杯水里却下沉了。学生激起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自然生成了新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沉浮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为什么同一个鸡蛋在一杯水里下沉到另一杯中却又上浮呢?利用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设置了课堂悬念,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还能引起了学生好奇、追究答案的强烈愿望,激起了学习新知的热情。教学中,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揭示新矛盾,故布疑阵,巧设悬念,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自然会从学生的头脑中迅速迸发出有价值的问题。

2. 讲究恰当评价,激发探究热情。学生总是存在着个体差异,难免对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差异,层次高低不同,价值也不同。所以教师要立足鼓励,及时评价,并要富有导向性,弄清楚问题的实际价值,再做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中。要注意否定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使用不当,抹杀学生的提问意识。鼓励式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深思。学生问题的提出,教师就认真听取,加以激励,特别要注意大力表扬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对不正确的也不应该轻易否定,如“我们可以再想一想,等会儿再提意见吧。”“这个同学的想法,你同意吗?”这样的口吻学生听后,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觉得十分亲切,激起探究信心与探究欲望。提问题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同学,或者是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差、胆子相对比较小的同学,只要一提出问题,就应该大加赞赏,鼓起他们的勇气,再帮他们分析所提出问题,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个别喜欢提问,可是经常谈不出要点的同学,要做到耐心引导;个别问题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尝试质疑所带来的乐趣,激发热情。

提出问题,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结合导与学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让学生独自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在问题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教学谈 下一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