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打响净化网络第一枪

时间:2022-10-26 03:30:12

辟谣:打响净化网络第一枪

近期,《人民日报》列出了曾流传于网络的十大谣言,称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网民纷纷表示支持,认为政府剑指网络谣言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这十大谣言堪称汇集了天灾人祸,但是事实胜于雄辩。

十大谣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食品安全:如“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针对后者虽然当时谣言为虚,但是近期央视《质量调查报告》的深度采访,已经揭露了皮革制造毒果冻、毒胶囊等黑色产业链,其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当年的谣言一语成谶,充满了讽刺。2.自然灾害:如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2012年,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再次令很多僵尸谣言复活,挑战公众神经,其兴风作浪之手段,已经被广大网民识破。3.公共安全:如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 “滴血食物传播病毒”传言引发恐慌。4.商业利益: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5.质疑政府公信力:伪造传播“47号公告”。6.煽动社会不安定因素:造谣“军车进京”。应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谣言新的栖息地,我们要去伪存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就要对于网络谣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我们必须理清谣言的概念。美国的一些学者对于谣言大致有以下三种定义:1.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中间流传,但是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准确性。——奥尔波特,波斯曼。2.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纳普。3.谣言是一种信息: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或某事一些新的因素。——彼得森,吉斯特。

要破除它,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谣言是钻空子的,要破除它,政府首先要做出努力,提高官方媒介公信力。衡量一个谣言的大小,有一个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X事件的含糊不清。总之,网民对待谣言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考察信源。譬如,此前网络盛传《泰坦尼克号》3D版之所以减掉Rose露点的镜头,是因为广电总局怕3D的逼真效果,会让后排的观众情不自禁地触摸,而导致影响前排观众观影,最终造成影院混乱。事后,有网友爆料,这是他揣测广电总局的口吻杜撰的一条假新闻。在这一点上,如果网友从广电总局的网站查询并未发现类似的公告信息,就应该可以确认其为谣言。但是,考虑到由于此谣言不仅在微博上广为流传,而且连当事人——《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予以回应,并且西方媒体也趁机添油加醋攻击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因此,更完美的方式应该是国家广电总局给予官方回应,消除网友的疑虑与困惑。但是,握有话语权的政府部门在此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谣言的发展。

如果说信源无法直接查证,那么至少可以判断其专业性。在这里,有些具有话语权专家的表现的确有辱斯文。譬如,当毒胶囊事件发生后,有些专家竟然以自己的人格为谣言背书,实在令专家一词蒙羞。相反,虽然央视主播赵普因为毒胶囊事件的爆料遭遇了停职的谣言。但是从辟谣角度而言,他对于信源的确认,对于信道的把握,对于信宿的责任,都体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及专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微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滋生谣言的温床,另一方面,它又是扼杀谣言的大棒。辟谣,从来不应该是私房话,而是要对扰乱人心的幻想、误解反唇相讥。倘若官方媒体总是缺乏及时性,那么很容易将未经证实的谣言导向阴谋论的鬼蜮。

谣言,是一种另类的新闻,它勾起了受众的求知欲,并且有的人愿意说服或被说服,有的是为了找乐。如今网民的社会心态普遍比较浮躁,因此,客观上使得谣言更容易在微博上造成轰动效应,转发、评论量激增,一拥而上然后一哄而散。这也是政府必须加大整顿力度的原因,但是如何把握一个度,既做到保证网民的正常言论自由,又不违背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谣言的本质。

网络谣言,因为有了微博等新兴大众传播媒介的助推,而呈现速度快、受众广、反馈多等特征。更有个别网友以“有图有真相”为佐证,进行谣言传播。网民听到的信源有的是所谓消息灵通人士的内部爆料,好比深喉一般跳出来。像甄子丹与赵文卓在《特殊身份》展开的微博口水仗中,就有各种“内部人士”爆料。但是,作为无利害关系的网民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只能做可能性延伸。同时,根据对于两位武术巨星的公众形象进行站队,依各自的精神参照系,利用当时的感觉进行判断。虽然这个过程毫无证据可言,但是网民都乐此不疲地进行各种技术流分析,甚至很多明星也参与其中,大家在享受揭示真相的乐趣。然而,重复的力量却让谣言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而有些媒体,正是利用了网民众望所归的信息制作耸目标题,激起共鸣,骗取点击率,这中间正迎合了网民轻信谣言的愿望。而有些炒作者则利用、僵尸粉等奇技淫巧,把谣言变成市场牟取暴力。不管是火中取栗还是渔翁得利,都是一张张很不光彩的嘴脸。但是,也有一些坚持公平正义的网友,愿意用各自的经验,理性分析谣言,最终通过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将谣言攻破。

由此可见,网络谣言的传播是各色人物粉墨登场。这些演员各司其职,充斥网络,才让这个环境如此乌烟瘴气。其中,有挑唆者,引起话题;有代言者,出面澄清;有舆论引导者,挑边站队;有普及者,广泛播种;有推进者,添油加醋;有机会主义者,浑水摸鱼;有调情者,娱人娱己;有消极的中转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抵抗谣言者,据理力争。而且,在谣言的桥段中,总带有阴谋论的痕迹。典型的包括:权贵、美女、炫富等。譬如令红十字会蒙羞的郭美美,就有一个富豪义父男友。譬如发明“齐B小短裙”的模特周蕊,就有一个参加“两会”的干爹。这就让网络谣言从渐渐地转移了网民视线,跑题现象严重,甚至带来危害。譬如关于国外留学生惨死案件,有的网民不再同情同胞惨遭毒手,反而根据其驾驶车型判断其为富二代、高富帅,贴上标签之后宣泄仇富的心理情绪。这就脱离了辟谣的轨道,而滑向了制造新谣言的深渊。本来,一个谣言在各种信息不断透明之后,会自然呈现一个热度回落的曲线,正所谓新箍马桶三日香。昙花一现,体现了网民转瞬即逝的兴趣,它可能自动消失,却也可能因为造谣者、传谣者的合力,使得背景不断演变,最终变得扑朔迷离。当谣言持续下去的时候,网民真的应该警醒,因为这并不是辟谣的初衷。

即使覆灭的谣言也会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随着情势的变换,卷土重来。譬如,2012年世界末日的征兆,就被无数次上演。这样的谣言当然需要解释,信息都存在偶然与必然,但是网民偏偏对于那些负面信息更感兴趣。不能说这些网民的内心阴暗,只能说体现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不信任感。当信息不断演变,有关部门就需要介入,网民也应该在某种狂欢后冷静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信息。微博爆料,在北京某个老迈的乞丐每天都牵着一条狗乞讨,然而事实上他每次都是换不同的流浪狗,而那些被他用过的狗将会被打死。这个谣言的流传,投射了对于传统伦理教育的反叛。倘若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施舍,不再是献爱心而是助纣为虐,是否还有人冒风险愿意掏钱?这无疑对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还有人炮制谣言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利用谣言进行栽赃陷害,于是罪行、调查充斥网络,仿佛每个人都变成了柯南。章子怡得罪京城名媛赵欣瑜遭“泼墨门”,这则谣言背后体现了延迟的报复。而韩寒遭麦田、方舟子怀疑团队,则符合嫁祸显要人物的要件。谣言似乎也进而介入了明星制度。而造谣者、传谣者、信谣者,在这个消费时代,也分别通过谣言占有了偶像的一部分。有些明星为了维持神话,或许会做出有悖于常理的反应。当然,这也不排除为了炒作某部新作品而进行安排恋情、相互攻讦的可能性。然而,当契约解除之后,更多的真相便会浮出水面。这时候,网民被训练地越来越不信任所谓的娱乐圈。无论是谢霆锋张柏芝的离婚风波,还是刘德华的隐婚风波……都成为了街谈巷议的焦点。公众人物为了保全面子,让谣言飞成了所有炒家的口头禅,狗仔开心,娱乐版有料,纸媒大卖,网媒狂点,于是诞生了“谣言销售学”。

看到这种甜头,也有不少商家开始利用谣言,打得竞争者站不住脚。蒙牛和伊利始终在明争暗斗,王老吉与加得宝也是招展旌旗,双方利用谣言进行的口碑战,让另一个备受青睐的群体浮出水面:舆论引导者,或者说,叫做意见领袖。在这里,博客、微博的博主成为了最有号召力的群体,他们其中一些人难免与某些商家卷入金钱交易,从而为其谣言摇旗呐喊,或者为了打击谣言振臂高呼,而背后藏着的是寻租的秘密。

如此说来,辟谣真是一门棘手的艺术。倘若一个价值不大的信息,会自动消退、慢慢失去影响力。然而,如果事件足够严重,加上官方媒体的逃避,网民接受信息出现障碍,加上对辟谣者的不信任,可能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谣言的影响。很多网民似乎更乐意进行消极反馈,虚构每一个幕后的敌人,游离在阴谋论的边缘。为了杜绝类似失控的状态,有关部门必须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提高可信度和公信力,只有建立诚意、透明度及迅速的互动平台,才能有效地遏制谣言的滋生。

总之,谣言大致可分为自发的和诱发的两大类。它们分别因为某个事件,或者事件的某个细节,或者想象杜撰,在网络上泛滥。譬如地震了,网民都去抢盐,起初的谣言是盐能防辐射,这个未经确定的事件激发了网民的消费热情。而如果网民知道这是盐商雇佣五毛水军炒作的技巧,那么他们便不会上当。这有些像马未都讲淘换宝贝时遇到的问题:人都喜欢听故事。然而,故事往往都是卖家的谣言,目的就是哄抬价格,忽悠买家。这说明谣言与现实一旦去除了间离感,立马抓一现形儿。所以,辟谣一定要增强透明度,这既是重塑形象的良好机会,也是给竞争对手的迎头痛击。

在政府网络管理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进行因地制宜的管控。譬如,《人民日报》就举出了新加坡政府在互联网信息管理的先进经验。后者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对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危险的言论,特别是网络谣言,采用立法约束、行业规范、打击封堵、舆论引导、公民自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初步摸索出一套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近日,国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有关部门治理网络谣言的部署安排,以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履行电信运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努力为网站和网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电信服务,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空间,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目前,互联网信息有法律依据,政府的引导、监管,运营商的响应,网民的支持,相信网络环境会逐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国有句古话:谣言止于智者。而智者其实就是屏幕前的每一位擦亮眼睛的网民。

上一篇:侵犯商业秘密罪 下一篇:文化究竟可以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