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绝妙的中考物理试题

时间:2022-10-26 03:23:40

一道绝妙的中考物理试题

2009年江苏物理中考有这样一道试题: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看似很普通,但细细品味,个中寓意深刻,感觉奇妙.从答题情况看,许多学生含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都选择了答案C,甚至少数教师也犯同样的错误,有位教师在一遍题为“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这样写道“取一矿泉水瓶,可以在瓶中装满水,然后隔着瓶子观察物体(注意瓶子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中),可以看到放大了的物体的虚像,演示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因此学生出错也就不足为怪了,究其原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没有重视物理实验性习题的教学,就是重视了也没有要求学生认真去观察,去分析,更没有检查实验性试题落实情况.其实这道试题在教材中能找到原型,在苏科版教材8上P97页上的第5题“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像.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请描述你所看到的像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几乎和该题一样.如果学生认真做了,教师认真分析了,考试还有什么问题?由此看来这道题的奇妙之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该题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要进一步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要着眼于科学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试题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品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尤其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果我们做了实验,但没有仔细观察,就会出现选择答案C的错误,因此该题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2)试题明确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实验性习题的检查指导工作.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业批改的较细致,发现问题能及时指导讲评,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过问的不多,尤其是学生课外实验性试题过问的更少,就像该题书本上有原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还很茫然,出错的人很多,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为教师也要认真亲历实验的过程,不能凭经验,想当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工作游刃有余,不贻误学生.

(3)试题要求我们在认真进行物理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像该题,从实验现象看物体水平方向的像是放大的,竖直方向的像大小不变,为什么 ?其实它就是一个柱形凸透镜,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截面法来分析,不难看出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在水平方向的截面是圆形,因此具有凸透镜的性质,在竖直方向的截面是矩形,不具有凸透镜的性质,故没有放大作用.该题应选A.

(4)试题还要求我们很好地用好教材资源,不要盲目迷信课外资料.应该说现在的教学资料非常多,教学时,尤其在中考前复习时,什么“中考冲刺”、“中考仿真”、“冲击名校”、“试题汇编”、“模拟试题”等等应有尽有,再加上现在互联网技术很发达,各种资料各种信息太多,真是目不暇接,学生埋头做呀练呀,苦不堪言.而这一试题击中时弊,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资源,多研究教材,多看课程标准,不要盲目迷信课外资料,这样做不仅能真正“减负”,而且能“增效”.

上一篇:“投资竞赛”引发三大悬念 下一篇:国立大学应该优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