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谈“情景模拟”表现手法

时间:2022-10-26 12:21:52

泛谈“情景模拟”表现手法

纪实的尴尬

电视是一种用画面诠释一切的艺术载体。毋庸质疑,电视的纪实表现手法非常有说服力。纪实的画面呈现的是真人、真话、真事,让观众品到的是原汤、原汁、原味。电视用独到的纪实手法反映原生态形象,生动真实,其他媒体不具可比性。一些纪实电视作品极具观赏性和震撼力,观众喜欢,同行也服气。然而,原本作为电视表现方式优越处的纪实,在成为电视专题作品存活的必要条件后,反而把电视拖进了窘境。人们不再关注没有纪实性的作品,甚至不再关注纪实而不详实的作品。

电视人想拍摄精彩生动的纪实镜头,观众也想看精彩生动的情景。然而世上许多精彩生动的故事不可能都发生在镜头前面,我们的镜头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地捕捉到那些尚未发生的精彩瞬间。就算拍摄者下定了决心,下足了工夫,几天跟踪下来,结果拍摄到的,往往都是平平淡淡的情节,不精彩也不生动。所以,春节期间的南方大雪,谁也没有记录下第一片雪花;雪灾中牺牲的英雄们倒下的那一刻的情景,也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观众们的面前。

真实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淡的。正应了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遗憾的是,观众不喜欢平淡,他们要求纪实的传奇性、现实的冲击性。这种矛盾的观赏要求其实在心理上并不矛盾,因为观众需要纪实带来的共鸣的同时也需要震撼带来的感动。在这样的观众需求下,通过一些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人为重现已经发生过的场景,便成了必要的选择。“情景模拟”手法于焉再生,大行其道。可以说,这是表现手法随时代需求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必然,它给电视作品创作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活力。

不新鲜的熊掌

电视原本是编导的艺术,但是在过去专题片的制作中,编导只有“编”的份儿,没有“导”的份儿;只能在已经记录下来的镜头中施展你的编辑构思和技巧,不允许施展导演的功夫去复现一些情景。而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了,没有赶上,没有拍到,不能导演复现,又不可能重复发生,怎么办?过去,曾用这样的办法来弥补。

一是采访当事人。请他口述已经发生过了的情景。由于这些人是亲历者或者是目击者,他们的回忆讲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毕竟没有生动真实的影像,画面只能是一个人头像。如果当事人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和说书似的,或许还可以略添些风采;如果当事人有点木讷,那生动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口述缺乏表现张力,一人讲长了或者一人接一人地讲,视觉上也容易疲劳,因而觉得乏味。

二是采用一些“替代性影像”。在影像资料库中寻找一些“空镜头”,或者能接近原来真实情景的“替代性影像”,再加上解说词和音响效果,力图描述已经过去了的事情。这时候表现的主力是语言阐述,展示的画面只是一种借助物,似是而非,容易造成“两张皮”的印象,表现力仍然不尽人意。

以上是初期的再现手法,还没有进行到“情景模拟”的程度。而这样的纪实先天不足,遗憾甚多,就好像不新鲜的熊掌,虽然肥厚,却味道不佳。

观念的突破

表现“现在时”是电视的强项。但是,现实却往往让电视也像其他媒体一样去表现“过去事”,去反映已经牺牲了的英雄人物和展示已经发生过了的有趣故事。

电视观众有一种愿望,从电视里观赏到听说过和不曾听说过、经历过和不曾经历过的情节。比如小偷偷东西的时候是啥样子,警察抓住小偷的时候是啥样子,那一瞬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感受等等。我们的观众要求从屏幕上看到这些,这是观众对电视的一种正常的猎奇需求,这也是他们看电视的目的之一。至于电视画面展示的情景是不是真实的,他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假的拍真了,或真的拍假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作判断。

受时空限制,专题片画面不能拍摄过去的事件。当没有掌握充分的影像素材,而又必须完成专题片的制作的时候,编导们被迫启用了“情景模拟”手法,即通过人为的表演,复现无法再现的过去的情景。对这种再现手段,习惯上有很多叫法,比如“模拟情景”、“真实再现”、“模拟拍摄”、“情景再现”等。我个人觉得还是称其为“模拟情景”更确切一些,因为它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模拟的。真实过去了就不能再现,再现的一定不是原来的真实。哲学里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河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此时的河已不是彼时的河。不过,河边发生过的那些故事,其真实性是唯一的。“情景模拟”追求的就是这种故事的真实。

电视是细节的艺术,情节是形象的灵魂,而细节和情节往往蕴藏在已经发生过的故事中。要树起形象,不得不复现一些细节和情节。我们在拍摄《兴村三十六策》这部电视片时,其中“厚积薄发”一节,根据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模拟拍摄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深更半夜挺身而出到一户村民家中,正气凛然,斥退了一帮手拿棍棒寻衅滋事的歹徒――急促的敲门声,快速奔跑的脚步,躁动的人群,加上嘈杂的现场声,这一极具真实感的情景模拟片段,使这一节变得比较好看。

据纪录片史记载,“情景模拟”手法其实很早就在运用了,许多世界级的纪录片大师拍摄的经典镜头,也有很多是模拟拍摄的。像我们熟悉的“铁人”王进喜,为了保证所钻油井的安全,在危急时刻,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跳进大坑用身体去搅拌泥浆的经典镜头也是模拟拍摄的。但当我们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没有因为是模拟的而削弱感动,因为这种模拟,事还是那件事,人还是那个人,环境还是那个环境。

汇聚于真实

忠于真实、展示真实是制作专题片的原则,也是专题片赖以生存的养分。而专题片中通过导演而来的“情景模拟”则不同于电视剧中的表演。电视剧是高于生活的,虚构不损害艺术的真实。专题片中的“情景模拟”只能源于生活,忠于生活,不可节外生枝,镜下生花。

“情景模拟”一般情况下都是请当事人来模拟,用不到也不应该请专职演员。如果当事人已经牺牲,请的替身也只是拍摄他的身影、肢体等。但也要把握分寸,硬要让当事人去表演那些复杂的情感,也可能会弄巧成拙。镜头要以写意和半写实为主,太写实了,反而会不真实。太多的正面近景可能会适得其反,巧妙地运用侧影、背影、光影,多用动作,反而会更真实。

“情景模拟”手法之所以能在纪实性的专题片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得到广泛的认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背离专题片“源于生活”这一大原则。模拟和纪实只是表现手法之争,不是真实与否之争。无论是纪实的还是模拟的,都是在传达某种信息,影像与声音都是信息的载体。说到底,纪实与模拟只是外在载体的不同,它们是同一层面上的两种表现方式,属于形式的范畴,它们应该在“真实”这个质点上汇聚。使用了纪实手法传达的信息不一定就真实,使用了模拟手法传达的信息不一定就不真实。只要你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真实的,何必追究情景是否真实呢?

不过,纪实毕竟是真品,原样原貌,模拟只是替代品,高仿品,两者价值相差甚远。切不可因为滥用模拟,把真实的东西模拟走样了。我们也不提倡在制作电视纪实类栏目和专题片时,不论拍摄的题材和人物的现状如何,一味去模拟拍摄。

(作者为浙江宁波市委组织部干部)

上一篇:我为荆楚谱新曲 下一篇: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