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濡染西湖情

时间:2022-10-26 12:01:06

9月16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叙伦厅里张灯结彩、嘉宾云集。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致信祝贺,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和台湾知名人士曾文昌教授共同为楼柏安新艺术中心成立揭牌。

一幅荣誉主席吴伯雄题写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匾上用工整的楷体写着“楼柏安新艺术中心”。稍后,与会嘉宾又听到了吴伯雄亲笔贺信的宣读声:“祝贺杭州师范大学楼柏安新艺术中心成立”。“这不仅是杭州师范大学的艺术中心,更是积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文化交流的艺术中心。”

楼柏安何许人也?一个艺术中心成立,竟能引来吴伯雄如此关注。一个秋日的午后,笔者与楼柏安相坐杭州西湖边,开始了风清云淡的对话。

远游和求索

“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前所未有的个人风格,开创出中国画的一片新天地。他利用中国画特有的宣纸、笔墨和颜料,以及高难度的技法,使每一件作品赋予了梦幻似真的艺术境界,被誉为‘中国画的时代探索者’。”

这段话是笔者采访楼柏安之前,听到、看到大家对他说得最多的评价。但这位站在中国画时代前列的大师真正坐在笔者面前时,才体会到他平和、热情、个性鲜明和温文尔雅的气质。

谈起最早如何选择绘画为终生追求这个问题,楼柏安笑称:“纯属偶然。”

原来,他曾经是一位热爱文学、梦想成为作家的青年,年轻时写过不少文学作品。但突如其来的“”毁掉了楼柏安的作家梦――因为对“”几句不慎的言论而饱受折磨。从此之后,楼柏安变得恐言、恐文,彻底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虽然如此,但一个人身上的文艺气息又怎是那么容易磨灭的呢?

于是书画成了楼柏安的第二次选择。

1980年,为了在书画方面寻求更大的发展,楼柏安离开了故乡杭州,移居澳门。但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处事谋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说起那段生活,楼柏安忍不住感叹起来:“那时候贫穷、潦倒,也饱尝世态炎凉。只是靠着一个年轻人对艺术的憧憬才挺了过来。”

这份毅力和意志感动了命运之神。1982年,正当楼柏安在澳门社会中与贫穷困境抗争了两年,几近绝望的边缘时,他的一幅小品画《求画从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香港电影公司的胡树儒先生发现、赏识。

当时,胡树儒已经是港澳地区有名的电影制片人,他导演监制的《七彩卡通老夫子》电影卡通片,卖座奇佳大受轰动并荣获金马奖的最佳卡通大奖。面对楼柏安这个一没名气二没背景的画坛新人,他力排众议,认定楼柏安将成为日后中国画坛的佼佼者。并伸出援手,帮助楼柏安在香港和新加坡举办大型画展。

多年后,当楼柏安名声日隆时,没有忘记胡树儒当年的伯乐之情。

归来和乡情

随着艺术成就和名望的日渐提升,1986年,楼柏安移居台湾。并在1987年赢得澳门艺术家作品展的冠军,这也让他更迫切希望开创出自己在艺术上的一片天空。

在杭州求学期间,楼柏安受到浙派艺术的熏陶很深,尤其是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对楼柏安的早期创作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对记者笑称,当时模仿黄宾虹的作品,已经到了“仿效成疾”的程度。

但是,作为一代宗师的黄宾虹,在世期间一直曲高和寡,模仿他的楼柏安,就更加难为市场需求。当时澳门的书画市场里名家赝品泛滥,百般思索后,楼柏安决定另辟蹊径,在80年代后期中西艺术汇集、文化鼎盛的台北艺术界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那些岁月里,楼柏安大量吸收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养料,他的足迹遍及南北,登山入海找寻灵感。很多年后回头来看,这确实是楼柏安书画艺术水平飞速提升的时期。

终于,到了21世纪,楼柏安在艺术上的成就走出国门,受到了国际画界的认可。2000年,他受到荷兰政府的邀请,在荷兰博物馆和夏宫举行了大型画展,受到诸多国际友人的好评。

随着国际上声誉日盛,楼柏安的思乡之情也愈发浓烈。对谈中,他指着窗外的西湖说,他祖籍杭州,从小生长在杭州,如画的风景令他着迷,虽然移居台湾,但他一直以杭州人自居。每当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总会想方设法回到故里举行画展。

2006年,楼柏安如愿回到杭州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虽然已经在绘画上卓有成绩,但他一直觉得此次回杭念书的情感意义大过其他。

到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楼柏安,被杭州师范大学特聘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并为中国美院客座教授。两年的教学中,前后两任校长林正范、叶高翔都对楼柏安的书画和教学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也就有了本稿文初楼柏安新艺术中心成立那一幕。

文化的交流跨越了海峡的遥远。

意外的是,这一喜讯被荣誉主席吴伯雄得知,他几次致电楼柏安,还亲笔写下匾额和贺信,楼柏安说,这对艺术家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也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契机,而他本人,愿意为此贡献绵薄之力。

造诣和传承

“柏安初以书名,用力至勤,积稿累尺,专精不懈,故能笔酣而墨饱,势奇而气旺,草书精熟,谋篇多变,得云霞掩映之妙。故移之于画,无不相通,而画之妙,亦称是。书画同源,岂徒然哉……观楼柏安之画即甚抽象,意境远,韵味自足。夫八法以笔阵名篇,六法亦称骨法用笔,两者初无二致。故学画必先学书,书成画亦随之。柏安之学,由书及画,书画并进,故可贵也。”这是陆俨少先生对楼柏安书画的评价。

“楼柏安的聪慧,正在于他透过西化的浪潮敏感到了本土艺术的发展潜力。他所受的书法训练、诗文熏陶、探究前人笔墨意境所下的苦功,更加上沙孟海这样的名师指点,使他的聪慧发展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那些潇洒松灵、洋溢着诗意和书卷气的作品,处处流露出他做为文人画后继者的良好素质。”这是潘公凯先生对楼柏安书画的评价。

他的书画造诣,早已经得到包括沙孟海、程十发在内的诸多大师们的首肯。

不仅如此,楼柏安的作品还被市场认可,近几年连年以高价热卖。就在今年,在世界权威拍卖机构香港太古佳士得拍卖行最近一次的名画拍卖活动中,楼柏安的作品《天姿》和《峰影分斜一舟闲》分别拍出了76万和44万港币。2009年,他的作品《澄碧明幽》拍出了116万港币的高价,创下全世界中国近现代画领域在世画家仅次于吴冠中先生的高价。

许多人都想知道,楼柏安的画作为什么会同时受到艺术大师和书画市场一致的认可。笔者把这个问题带给楼柏安,他的回答是四个字:“人文思想。”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楼柏安画作的成功是在继承中国人文思想的基础上的创新,并非着眼于绘画技法。他说,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素养、情愫,技法只是倾诉自身境界的一种手段和媒介,如果把技法视为终极目标,那自然不能有高的成就。外国友人评价他的画作“摆脱了传统中国画的刻板形式”,其意也是如此。

更为可贵的是,现实中,楼柏安从不吝啬把他绘画的心得和技法与他人分享。担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之后,他更是以身说法,把自己多年来学画、创作的心得传授给学生。人们都说,楼柏安担任杭师大教授之后,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上了一大步台阶。

在结束此稿采写的前夕,笔者还得知从2003―2004学年开始,楼柏安为了提携后进、帮助美术类专业学生中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本人品学兼优者顺利完成学业,他以个人名义出资,设立杭州师范大学“楼柏安美术奖学金”。该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定10人,每人奖励金额为人民币600元。到今年,已经持续6年,60位学生获此奖励,他们说,得到这笔奖金的最大意义是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像楼老师一样在美术道路上孜孜以求,不倦探索。

上一篇:丰子恺漫画拾遗 下一篇:泸溪河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