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时间:2022-10-25 11:44:54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 要 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含义的概念,其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和数学应用三个方面。数学应用是数学素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探究发现,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电教媒体;数学素养;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2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同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青睐。因为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含义的概念,其自身的三大显著特点就是时代性、广泛性和应用性。数学素养有逻辑思维、常规方法和数学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广大的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认识到电教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应该如何充分地利用电教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 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模式,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思维活动中,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分析,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掌握思维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认清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提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创设有利于思维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够完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项工作。换言之,就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就可以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给予学生亲身观看的机会。首先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两块,且将这两块均填充颜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在此基础上,再将圆平均分为32份,然后将圆展开拼成一个接近长方形的图形(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圆慢慢变为长方形的过程,且能够直观地看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即r。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圆的面积(S)=πr×r=πr2。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圆,按照教师刚刚演示的过程再做一次,亲力亲为地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虽然说生动形象的动画能够更好地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给予了他们亲身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以来,不仅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新知识,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是讨厌,因为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非常枯燥,而且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今后的知识学习。电教多媒体能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为生动的画面,通过文字、声音、动画以及色彩的完美结合,从而更加形象地准确地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数学教材中提供的实例非常有限,不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找寻一定的教学素材,使其包罗万象,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轴对称图形”。另外,在找寻素材的时候,一定要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实例,消除学生对于事物的陌生感。教师下载的图形,不能够清一色全是“轴对称图形”,而要包含非对称图形。利用电教媒体,将下载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浏览、搜索、比较、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印象,还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领悟到“轴对称图形”的内涵,然后教师再提示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归纳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实验发现,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探奇觅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多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要求,设置问题情境,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3 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但是,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很难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现实情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所含有的数量关系,建立一个情境与一般法规的联系,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利用电教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

1)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而确保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数学,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选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运用电教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这样,运用学生的现实经验与教学内容发生交互,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找准时机合理地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此外,电教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还有很多,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探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每位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茂忠.浅谈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6):111.

[2]兰爱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J].新课程研究,2012(10):127-128.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 谱写新乐章 下一篇: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