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 入情入境

时间:2022-10-25 11:08:22

【摘 要】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尊重规律,入情入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增强公民意识。并让学生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并在实践参与中培养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把握规律;入情入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并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增强公民意识;并让学生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在实践参与中培养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下面就高中政治课教中如何入情入境开展教学提出几点和大家探讨。

一、激趣导入,触思探索

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能增进师生共同学习。新课导入的目的主要是:回忆旧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常用的导入方法包括:复习提问法、单刀直入法、情境导入法。

我们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时,引导学生观看“辽宁舰”的起航、神舟十号飞船的升空,“蛟龙号”的潜海。让学生在热烈激昂的氛围中进入本课,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通过教师提问“这一切都基于什么?”“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为何没有?”逐步把学生的情绪引入“发生巨变的原因”“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制度”等方面,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进程。同样,我们在导入环节也可以以歌曲的形式,配置相关图片的形式激趣,高中学生理性思维有了一定发展,具有相关知识与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种只是注重开场导入的形式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图片和关键性的设问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二、三维基础,触及思想

好的课堂教学就是努力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融合。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来说,知识的目标容易实现,也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把握和测量,但它却是政治课程最高层次的目标。作为教师,要完成教材内容,落实新课标理念,就需要在教学中反思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从我的课上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②学生真正学到了哪些有益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明白了哪些做人的道理?③我的课可曾感动过学生的心灵?我们可曾与学生进行过真正的心灵对话?有多少次、多大程度上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感动?在学习“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仅仅课本资料很难深入学生的思想深处,触及学生的心灵,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就显的不足了。为此,我在课前让学生自己询问身边的父母、长辈,搜集有关能反映时代变化的事例及物件,在这堂课上,我们的教学简直成了“旧货市场”,学生们也蛮有激情的“品评”这些物件。通过创设有效情境的方式,能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并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触及学生的思想,实现了三维目标。

三、突出主体,冲破要点

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分析知识的产生过程,知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教授方法,老师去讲,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有的学生可以理解,有的学生无法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深刻,也容易遗忘。如果我们通过小组展示“小品”的形式,在小组间开展合作探究就可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我们学习“收入分配制度”知识点时,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企业家,工人、公务员等角色,并就自己的收入来源做自我介绍。这样的形式不仅能直观生动地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制度演绎出来,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融于情境,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四、探究热点,情理共生

思想政治教学要关注时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时事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时事资料的分析,注重将书本知识同时事相结合。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生成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典型性、适用性原则,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材料。教学中深度解读社会热点问题材料,是实现“情”“境”相融的途径,有利于学生融入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爱国意识差,其实这是误解,你们没有看见他们在“辽宁舰”出港时的激动,你们没有看到他们观看太空授课时严肃认真的态度。借用热点新闻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学生不仅对自己总结出的结论印象深刻,而且能从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联系相关时政,联系国防,航空等方面的新闻,让学生思索分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拓展练习,动态生成

思想政治课的拓展练习,不仅要达成巩固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依据课程的实践性原则,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拓展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动态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所以,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适当的拓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拓展练习,也不一定就是试题练习作业,只要能够形成动态生成的作业就行,如小论文、调查报告、访谈录等等。例如,我们在学习“价值规律”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观察,去自己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真正搞懂这个知识点,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菜市场实地调查、了解,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六、音乐赏析,升华情感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音乐常被用来愉悦心情、烘托情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学生情感。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在呈现方式的选择上应依据达成目的,选择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如教学的结束环节,执教教师播放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有情感的体验、升华过程。

七、总结

总之,政治课教学入情就是让学生、教师都能投入其中,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入境同样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注重规律的学科,我们广大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树立新课程理念,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我们教师要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能力,要在教学的设计上入情入境,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政治课课堂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朱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09期

[2]郑伟.试论思想政治课中的主体性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刘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评价[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上一篇:分析探讨如何开展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表达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