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一种导学的好办法

时间:2022-10-25 10:29:13

读书会,一种导学的好办法

阅读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然而睡懒觉、玩网游、上网聊天、玩手机却已成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态。远离这种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生活方式,度过充实、有意义的青春校园时光,把读书当作大学生活的核心部分,参加读书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读书会又被称为book discussing group、book group、book club、reading club、Study circle等,最早起源于美国19世纪移民时期,主要是为了帮助新进移民了解美国的社会生活,学习新语言,方便地区交流,后来在瑞典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推广。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台湾地区的读书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对建设台湾的“书香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不管读书会的名称和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都是通过开展集体阅读与讨论,以期达成民众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由具有读书意愿的一群人主动组成的具有自主、自由、自愿特征的非正规互助研读学习小团体。它由成员共同推选领导人,共同决定阅读书目、聚会时间、地点和阅读研讨方式,鼓励参与者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切磋,交流思想,引导参与者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对阅读文本获得更深的阅读感悟,进而激发新的思考。读书会是一个知识、观点交汇的平台,吸引着不同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人群参加,人们可以在此围绕共同的话题发表不同的看法,使读书会针对某个问题的讨论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智慧的碰撞过程中激发新的观点,促成创新思想的形成。

2014年秋季学期伊始,三峡大学文传学院进行导学改革,将以往的“班导师制”改成“导学导师制”,即:由学生与任课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教师们先列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研究方向,进入大二年级的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今后能够对自己起到指导帮助的老师。这样,为师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可以在自己所熟悉的专业领域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学生的学习则较以前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种新形式下的改革实现了教学相帮,使高校教师与学生实现了良性互动,对师生的共同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生们的文学文化阅读,在进入大学之前,总体呈现一种无序、随机的状态,绝大多数的阅读是中小学时期老师指定一些阅读篇目,或者为了准备考试而进行的一种功利性的阅读。主动阅读者,也往往是跟着兴趣走,对什么题材或类型感兴趣,会有意识地去找了来读。而对条件不足者,也只能是能碰上什么就阅读什么。让学生们将自己以前阅读过的书籍列了个清单,对老师而言,这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层面与阅读兴趣,从而对下一步的指导有一个比较切实的方向。对学生而言,可以对自己阅读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勤于阅读者,可以百尺高竿更进一步;疏于阅读者,则可通过这种方式,激励自己迎头赶上。

在数字化网络已覆盖了当下生活的今天,人类的阅读进入了休闲时代、读图时代和读网时代,手机、电脑已成为潮流时尚,智慧阅读已逐渐被时尚阅读所替代,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兴趣更多地集中在生活类、时尚类等流行读物上,经典名著渐渐被冷落,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渐趋于浅尝辄止,思维趋于简单,精神感受力也愈来愈粗糙,究其原因,与当今所盛行的少阅读、浅阅读、“快餐式”阅读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成熟国民的阅读率为54.9%,人均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超过五成的成年人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偏少。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中,甚至也广泛存在于以“读书”为核心任务的大学生群体中。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则在于培养良好的个体阅读习惯。

既然浅阅读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领悟经典名著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意义,深度阅读专业类书籍与经典类文献则成为必须。读什么书,怎么读,也就成为大学生阅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比如面对一部经典,我们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吸收、提炼和运用文本中的知识解释社会问题?如何将不同读本之间打通串连?……我们不能期望谁能给出标准答案,因为这些问题注定是一个伴随阅读实践不断试错的经验积累过程。读书会成员定期聚在一起,围绕同一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探讨与交流,将会使阅读的各个环节逐渐趋于成熟和完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对个人而言,读书会所独具的功能就是讨论和交流,“以文会友”,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交流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获得启发。读书会正是这样一个“以文会友”的组织,讨论和交流是读书会的主要功能。明确了这一点,那就意味着读书会必须强化成员的提前阅读意识,要求带着思考和问题来参加活动,否则就不会有丰富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也会严重影响读书会的水准。

读书会采取的是“圆桌会议”形式,遵循的基本精神是“回归文本,自由争论”。“回归文本”是让参与者能够集中目标面对经典,并对多种原文和译本进行比较性分析,在阅读中参与者要与文本、与原创者进行对话并进行诠释。“自由争论”是阅读者之间对于文本和问题的理解要求同存异,在争论中谋求共识,但不因为共识而遮蔽个人见解。这种自由争论其实也是回归到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精神助产术”,通过文献导师的不断分析和引导,直至突破定论,推导出新的结论。

读书会的规模一般控制在5-15人,人数太多,会因为逐个发言而无法掌控时间;人数太少,则会因为观点太过狭窄而无法拓展思路。图书馆、茶吧、咖啡吧、小会议室或教研室,都可以成为读书会展开的活动场所。举办读书会时,我们一般设定一至两位同学为主讲,指导老师作为主持和点评人。主持人主要负责把握进程,引领讨论,掌控场面和时间。主讲人则要提前充分准备,对所讲解的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以流畅清晰的讲述引导参与者积极思考。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设立点评人。点评人既可以由读书会成员担任,也可以邀请外来的嘉宾担任,要对主讲人等的发言和大家的讨论进行评析。

与社会上其他类型的读书会有所不同,校园读书会往往以专业课程经典名著的阅读为主。当下本科生的教学通常仍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下课走出教室,课程即宣告结束,而学生课下则根本没有组织开展相关的阅读。章太炎当年极力抨击的“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的风气仍然笼罩校园。因此,学生虽然修了很多课,实际的收获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如果能在课下组建与课程、专业相关的读书会,不但能极大地促进课程和专业的学习,而且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读书会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进行的时长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甚至三个小时不等。每学期举行7-8次,每次都由指定的同学主讲,内容可以与其他同学所讲相关,亦可全新,举凡中外名著,均有涉猎。通常每次的主讲者会比其他参与者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内容,他(她)不单单要做到自己明白,而且还要清晰、有逻辑地讲出来,让别人也听明白。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提高,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在学生讨论的环节,我们常常会提出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比如谈到鲁迅时,我们会思考日本民族对青年鲁迅有什么样的影响?该如何理解鲁迅文章的“战斗性”?甚至我们会延伸到如何看待鲁迅与诸位朋友关系的破裂和兄弟的失和?读过鲁迅的散文《风筝》,你有没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学生们还会谈到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探究这种态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围绕鲁迅,我们会引发很多话题,这些话题对于我们进一步走近这位文坛巨匠,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谈到《封神演义》时,我们会思考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人神混战情节与它的异同之处,并进行有意义的比较;会由《史记》中《淮阴侯列传》《刺客列传》等篇章联系到两汉之前士大夫对道德品操的追求;由《论语》中孔夫子的“毋友不如己者”谈到当今的交友之道,会通过孔子对颜回的诸多评价去描绘丰满颜回的形象;通过阅读陶渊明、阮籍等人的诗作,对魏晋六朝士风进行“回到现场”式的追溯。阅读坡的词,重点在于“读”。主讲同学不一定讲得特别深入透彻,但通过有效的品读,却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入地对坡形象的魅力以及其词作的魅力有更好的把握。阅读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王实甫《西厢记》时,有的同学就提出可以以“人格面具”的心理学角度分析莺莺“赖简”这一行为;有的同学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剧作的主题进行解析,认为张生的形象总是与“东风”(亦即促成春天早日离去的因素)相关;还有的同学则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剧作的一些唱词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而通过特定的押韵与修辞,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情怀和精神世界;甚至还有同学指出,对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类型揭示,其实感觉特别“假”,也就是说作品几乎未考虑现实社会的干预因素而仅仅去写一个纯情的爱情故事……这对我们经典文本的阅读来说,体现了不匪的价值。虽然绝大多数题目在文学史课堂上有介绍,但如此深入广泛地了解,却是我们读书会的不匪收获。在写学年论文时,读书会的点滴积累见出了效果。经常参加读书会的同学在理解文本并进行写作时,思考会更加新颖全面,思路也更符合逻辑。同时,导学老师也跟学生一起进行新内容的阅读和思考,比如有次读书会讲到余华的小说《兄弟》,本人作为导学老师就不仅阅读了这部长篇小说,而且对当代先锋派小说在90年代的转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相帮,共同成长,即体现于此。

从开始随机、无续的书目推荐,到后来有意识有体系地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学生们对古代文学专业领域内的相当一部分知识体系已领悟得清楚透彻,并且通过每位同学的发言,其他同学甚至导师都能得到崭新的启发,从而拓展了知识视野,开拓了思考的空间,三峡大学古代文学读书会小组正在健康茁壮地成长。

由“浅度阅读”到“深度阅读”,再到阅读习惯的养成;从闭锢一室的“宅男宅女”,到阳光灿烂地扩大社交圈子,读书会对大学生的引导是全方位的,它对建设“书香校@”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在大学校园中很值得普遍推广和深度发展。

(顾瑞雪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443002)

上一篇:论中原官话的阴阳对转 下一篇: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