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口算教学

时间:2022-10-25 09:18:3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口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74-0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口算教学是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个教学难题。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口算速度和准确度提出明确要求,考试中独立的口算测试也被取消。现在小学数学虽然也进行口算教学,但学生计算的速度已经被教师渐渐的忽视了,进而一些必要的口算练习也被老师们忽视了。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口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影响不大,只要能算对,快一点慢一点无所谓。在这里我非常不赞同这种观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过关,笔算估算自然不会好,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处于落后位置,他们因此很难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自然不会很理想。

我经常看到一些二年级的学生在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时还需要手指来辅助计算;四五年级的学生对表内乘法还不能熟练掌握,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当出现一些特殊数值(如2×3÷2×3=)时,有些学生就不能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准确计算;计算时注意力分散,记忆失败(如忘记进位和退位);等等。这些现象必然会导致学生做题错误率高、速度慢,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一天用不到口算,可见口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相对简单的数据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同时,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入手,口算能力提高了便会带动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口算过程中,既要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也要用心记、用脑思考,所以口算过程是学生各个感官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口算过程看似简单,它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快速的思维过程,口算的训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和再现能力。学生口算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加快计算的速度,发展逻辑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基石,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一些基础知识和常见数据的积累必不可少。低年级学生学习口算的一个重要知识铺垫就是数的拆分,主要是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这部分知识是计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一年级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重点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并灵活运用。

另外,在不同的学段需要积累不同的常用数据。如二年级时,要熟练记忆和应用表内乘法,并根据表内乘法熟练地计算相应的除法;三、四年级时,能够记忆100以内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五年级时,要熟练掌握常见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20以内不互质的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六年级时,需要记忆常用的π的倍数以及11到19的完全平方数;等等。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数据的记忆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反复的、多样的练习最终达到记忆的效果,这样可以延长记忆的时间。

重视对算理的讲解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在口算25与任意整数相乘时,如“25×26”,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25与整数相乘的算理,即25与4相乘等于100,在计算25与任意整数相乘时,都先看这个整数里包含多少个4,26里有6个4还余2,也就是能凑成6个100还多2个25,所以结果是650。这个计算过程中涉及到数的拆分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点,学生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时不能完全掌握,这时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以求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算理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的能力,学生说出算理有利于他们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口算方法。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选择最优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在进行同一道题的口算时,经常会有多种口算方法。如10.5-8.9,第一种方法是按照笔算减法的方法,从低位减起,不够减时再依次向高位借位。第二种方法是把10.5拆分成10+0.5,先用10-8.9得1.1,再加上0.5得1.6。第三种方法是把10.5拆分成9+1.5先用9-8.9得0.1,再加上1.5得1.6。第四种方法是先用10.5-9得1.5,因为多减了0.1,所以再加上0.1得1.6。在进行这类口算练习时,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发现多种口算方法,然后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亲身体会四种算法的计算过程,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后三种方法计算简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用,这时教师不必强求。

多种形式的训练相结合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能靠机械的记忆或者死记硬背,在弄懂方法、明确算理之后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来提高。对于相对简单的口算题,教师可以采用听算的方法,这样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难一些的题目,教师可以借助《口算练习卡》或自制的口算卡片来练习,这样在听觉的基础上加上视觉的辅助可以降低难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教师可以多采取抢答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一方面因为他们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更乐于表现自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练习,这样可以加大口算练习的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再困难的事他们也会努力去完成,因此在多做多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也十分重要。在练习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玩扑克牌(24点等),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争擂台等等。学生感兴趣了,就会长期的坚持口算训练,口算练习的效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在提高口算能力方面,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贵在长期不懈的坚持练习,只要能坚持天天练习,一定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教师可以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设计自己的口算教学,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的同时,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进而就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势必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中学历史课堂讨论的有效组织策略研究 下一篇:竖直平面上圆周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