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时间:2022-04-06 02:06:08

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以有效教学理论为依据,立足于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优化地组织实施教学,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2-01

素质教育的课堂本质是什么?教学追求是什么?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将课堂教学仅仅看做个体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道德生活,从而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所展开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要力图唤起教师重建课堂生活的热情,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教学转型,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升华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管理等诸方面来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但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具有涉及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等等。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1何谓有效教学

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如何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对于“有效教学”的概念,我们也必须吃透。到底什么是“有效”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概念的另一种理解是: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效性它包括三重意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2目前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2.1信息技术设备还很滞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2.2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同学们的信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2.3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周课时:1节)在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2.4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问题观念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2.5学生喜欢上实践课,对于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在上实践课时又喜欢玩游戏,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

在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下,需要采取若干有效策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3.1确定合理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准备策略,即怎样备课。教师应该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一节课有哪几项活动,有几个启发环节,怎样安排,知识构建采用哪些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怎样与学生互动,知识怎样动态生成,能力如何提升,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这些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在教学进行中动态备课,更重要的还要学会事后备课,进行教学反思,积累第一手材料,丰富教学理论,形成教学风格。

3.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单纯的靠教师讲解,学生只会一知半解,学后就忘。但如果结合实例,创设情境,就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采用适当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启发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但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3.4合理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调控和激励,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作品展示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再让其他学生根据该生所发表的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看法。遵循多元化、公平性、激励性原则,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出来。

4结束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从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参考文献

[1]李继通.以“任务驱动”引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改革与探索,2007,(1).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名师开讲》,2007年5月.

上一篇:幼儿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