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裂缝空鼓的成因及防治

时间:2022-10-25 07:17:14

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裂缝空鼓的成因及防治

摘要:耐磨地面的裂缝空鼓问题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非金属骨料混凝土耐磨地面裂缝空鼓的成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耐磨地面裂缝空鼓成因防治

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能增强混凝土地面的耐磨性和强度,形成一个高密度、易清洁、不起尘、抗渗透的地面,能有效减少货运工具车轮对其地面的磨损,它以其显著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车间、仓库、超市等大面积、易磨损的地面。然而该地面仍然保有混凝土地面突出的裂缝空鼓质量通病,对地面的视觉效果、正常使用、耐久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从施工操作方面来分析裂缝空鼓的成因,探讨具体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工程实例概况及问题简述

某仓库为五层框架结构,所有地面均采用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其做法是在基层上再做50mm厚C25混凝土层随打随抹,在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其上做耐磨骨料面层,分隔缝以轴线划分,独立柱周围切缝。施工完一周后地面局部产生裂缝,基本呈直线分布,锤击无空鼓声,洞口位置现象较严重。

2、裂缝空鼓产生原因分析

2.1材料原因

(1)水泥方面的原因: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初期凝结和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易散发,于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之间产生了较大的温差。内部的膨胀约束了外部的收缩,因而在表面产生了拉应力,中心部位产生了压应力。当表面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通常情况,此种裂缝仅在结构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且裂缝的走向无一定律,纵横交错。

(2)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塌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2施工操作不当原因

(1)基层标高失控或基层不平整致使面层薄厚不一。在混凝土的厚度、强度薄弱带,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在使用中由于外加车辆、堆物荷载等将使混凝土地面在厚度、强度薄弱带出现裂缝甚至较严重的断裂。

(2)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改变了结构的支撑和受力体系,易产生较大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开展随沉降量大小而定,随时间推移裂缝不断增宽,直至结构达到稳定。

(3)基层处理不好。基层清理不干净,浮尘杂物形成了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隔离层。浇筑面层前基层未充分湿润或存水过多。

(4)结合层操作不当。未在基层上按要求涂刷掺有一定比例建筑胶的水泥砂浆结合层,或涂刷过早,形成粉层,使结合层失去了作用,反而成了隔离层。

(5)养护不当。混凝土是水硬性拌合物,其凝结硬化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养护措施不力、水分不足,混凝土很容易造成失水,表面收缩出现裂缝。

3、裂缝空鼓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对搅拌站配置混凝土的用料和配合比要严格把关,混凝土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最大粒径30mm,黄砂要求是中(粗)砂,砂浆标号为1:1.5,砂浆内掺和水泥用量8-10%的微膨胀剂。混凝土塌落度要控制在140mm±20mm,水灰比要稳定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

(2)严格控制地基施工质量。使地基平整度、密实度,垫层材料、垫层含水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防止由于地基、垫层质量不合格造成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

(3)在浇铺混凝土面层之前,应将粘结在基层上的灰皮、砂浆、泥土等粘结物清除扫净,在做面层前1天用水冲洗干净并湿润基层,但避免地面有积水现象。面层浇铺前,应先在已清洗干净的基层上涂刷搅拌均匀的水泥浆一度,且应随浇铺面积的大小随浇随均匀涂刷,涂刷面积不应过大以免影响质量。

(4)采用分仓跳格方法浇铺混凝土,混凝土振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应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在下沉为准。

(5)掌握好撒布骨料时间,预先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以脚踩上留下3-5mm的脚印时开始撒布。

(6)控制好分隔缝切割时间,减少由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将混凝土地面拉裂。

(7)采用正确的养护方法,地面打磨完成后,采用在其表面涂敷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地面表面水分的快速蒸发,保障耐磨地面强度稳定增长,并起防止轻微污染的作用。

4、裂缝空鼓处理方法

当地面出现裂缝时,只有针对不同的裂缝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弥补缺陷,保证地面的使用要求。具体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地基稳定和对地面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处理。此方法是先用钢丝刷将裂缝表面打毛,清除表面的附着物,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最后用涂刷材料填充裂缝处。常用的涂刷材料有水泥浆、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等。

(2)嵌缝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剔凿凹槽,凹槽剔成后,可用压缩空气清扫槽内残渣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然后用修补材料嵌补、填平。常用的修补材料用环氧树脂、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膏等

(3)灌浆法。主要针对空鼓或构成严重缺陷的裂缝。分为压力灌浆法、钻孔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是利用压力将修补材料的浆液灌入裂缝内部,从而消除裂缝。灌注材料可为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聚合物水泥等。有时,为了灌注工艺的要求,还需添加稀释剂、增塑剂、固化剂等掺加剂以提高灌浆效果。

钻孔灌浆法又分为骑缝钻孔法和斜孔埋管法。斜孔埋管法因为采用以点找面的办法,比骑缝钻孔法容易找准裂缝点,且施工工序简单而被普遍采用。浆液在灌浆压力下可以畅通地充填到裂缝中,提高了灌浆质量,加强了防渗能力。但由于管孔容积较大,因而会耗费较多的浆材,增加了灌浆的成本。

5、结论

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的裂缝空鼓问题作为一种质量通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不但要能够针对不同裂缝情况进行区分处理,更重要的是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裂缝的产生。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还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徐有邻 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

江正荣 《砌体与地面工程施工禁忌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上一篇:浅谈锚喷网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AutoCAD中动态块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