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创新意识改进会议报道文风

时间:2022-10-25 07:12:04

树立创新意识改进会议报道文风

会议新闻,历来是党报报道的重点,宣传好、报道好会议新闻,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寻常百姓家,是党报的职责所在。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报道因其形式固化、语言僵硬呆板备受读者“冷落”。当下,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会议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会议报道亟待创新,要从“短、实、新”入手,在报道呈现方式、内容、文风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公信力和亲和力。

一、篇幅精炼,力戒空话,增加报道吸引力

采写会议新闻看似简单,其实,要把会议新闻写好、写活、写得精彩也并非易事。一些会议由于主题重大、信息丰富,往往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采编人员要主动培养创新思维,不仅针对会议新闻的特殊性选准会议信息,报道好会议消息,还要以小见大,精炼报道内容,少说空话套话。

要处理好发挥宣传功能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报道中讲求时效性、新闻性和可读性。不能“就会写会”,而是要挖掘报道的信息量,使报道语言更加轻松生动、简洁明了,从而突出和深化报道主题,增强报道吸引力。

2014年6月,民企龙江行活动在哈尔滨展开,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商业大佬云集冰城,其中仅国内500强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就达近百人。对哈尔滨来说,这是一次招商引资、展示对外形象的难得契机。

为做好会议宣传报道工作,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前期策划。期间,围绕宋希斌市长与企业家进行的座谈会采写了会议新闻《冰城商机无限 投资恰逢其时》。这篇报道改变了以往“领导指出”、“领导强调”的程式化报道模式,文风生动、亲切,并有意识地缩短了报道篇幅,全文仅700字。报道多处引用市长和企业家的原话,如,宋市长在主持座谈会伊始动情地说,“我在哈尔滨出生、上学、成长,后来又回到这里工作,我非常热爱这座城市”;企业家在座谈时表达,哈尔滨“区位优越、潜力巨大、资源充足、环境优良,这些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生动再现了哈尔滨招商的诚意和企业家落商的决心。

同时,报道结合了在哈发展或正准备投资的企业背景材料,用事实说话――冰城商机无限,投资恰逢其时,通过简洁凝练地语言,有力地展示了哈尔滨近几年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中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增强了新闻的价值。

二、内容实在深入提高报道公信力

写新闻第一要言之有物。写好一篇会议报道,必须要提前做好功课。做到事前吃透会议精神,对要报道的内容心中有数――该宣传什么、抓哪些问题,要对会前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增加报道信息量和宣传“分量”,把新闻做实、做深。

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贴近民生。在会议新闻中,特别是对两会、重要活动等会议报道中,要努力把会议的议题与群众的关切点有机结合,进行多视角、宽视野表达,使会议新闻既能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又能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一年一度的两会一直是会议报道的重头戏。今年两会,我们在继续创新报道形式的同时,进一步选取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做深做透,积极引导舆论。如,在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对话会上采写的《解决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难题》,就是结合哈尔滨入冬以来雾霾频发的现状,就如何治理野外焚烧秸秆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以市长的权威回答――帮助农民解决秸秆的“出口”问题,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下工夫,告诉市民“如何求解”这一重要信息。

此外,会议新闻还要设身处地从受众角度出发,把人们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注的信息反应在报道中,树立党报权威,提高报道的公信力。比如,在对民企龙江行活动的会议报道中,我们抓住民生银行今年要在哈投资1亿元开设哈尔滨分行这一信息,对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进行了独家专访。为做扎实报道,此前记者对民生银行相关背景做了大量功课。在这篇《要把根深深扎在哈尔滨这块热土》报道中,信息量丰富,既用简短语言表达出民生银行选择哈尔滨投资的强大信心,同时传递出群众最为关心的信息――今后居民手持一张民生银行卡,在社区就可以实现交物业费、洗车费、超市买东西时打折的优惠。

三、丰富新闻元素促进报道的亲和力

新是好新闻的硬指标,它不仅指报道内容要具有新闻价值,更表现在呈现方式、语言表达上要不拘一格,清新耐看、形式多样,而这些恰恰都是会议新闻亟待创新改革的难点。

长久以来,会议报道往往是“规定动作”较多,报道形式固化、僵硬。因此,记者需要敏锐地抓住每一次会议的细节,运用生动语言进行丰富表达,提高报道亲和力。如,在今年两会召开的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对话会上,因为对话不预设题目、不指定发言人、不“照本宣科”,70余名委员竞相向市长即席提问,记者抓住现场出现十几人同时举手“抢麦”的火爆场面,采写了一篇鲜活的会议新闻――《话题开放务实 委员抢麦提问》。报道注重细节:不仅有举手“抢麦”的委员,栾梅等7名委员甚至悄悄给主持会议的姜明“递条子”,要求为提问“开后门”;“这个问题我先来回答”,市长宋希斌更是四次插话,“抢答”委员提问等,生动再现了委员积极履职关心城市建设的热情和市长不避矛盾诚意作答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心。另一篇会议新闻――《述职“干货”多 评议“点穴”准》,同样也是抓住细节,以一场特殊的“考试”定位,对全市区、县(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进行了生动再现。

同时,我们在两会中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体裁,采取多种新闻元素,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如,在对《民生工作报告》的解读中,哈尔滨日报以《为了我们的好日子,政府也是蛮拼的》为题,从幸福计算器、“三大着力”跑出“幸福加速度”、撑好九把民生伞等方面,用更“贴地气儿”的语言和角度为市民解读了大家关心的民生工作。哈尔滨日报微信公号则以此为依据,发挥新媒体优势,用生动的数字、图表等对此进行了宣传,有效提升了报道的亲和力。

总之,会议报道要创新“出彩”,不仅要掌握好会议新闻报道的一般新闻规律,还要树立新闻创新意识。当然,改进会议报道不是一朝一夕,还需要长期关注。

上一篇:摩天大楼为小鸟让路 下一篇:发挥文体协会引领作用推动农场文化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