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的繁殖生态研究

时间:2022-10-25 06:24:24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的繁殖生态研究

摘要 2010—2012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星头啄木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星头啄木鸟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2 400 m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繁殖前3月的种群密度为0.115只/km,繁殖后的8月种群密度为0.189只/km;繁殖期为4—7月,最早产卵期为4月9日,窝卵数为3~5枚,孵化期为12~13 d,平均孵化率为82%,繁殖成功率89%。巢内育雏期11~12 d;星头啄木鸟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总食物量的90.3%,对森林生长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8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57-02

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常见留鸟,是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该鸟对消灭林业害虫有着重要意义,为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010—2012年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以保护星头啄木鸟的生态环境,促进星头啄木鸟的繁殖[1]。

1 研究区自然概况[2]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在山西省五寨、宁武、岢岚的交界处,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上,为汾河的源头地区。保护区总面积21 453 hm2。区内最高、最低海拔分别为2 787、1 346 m。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云杉(Picea spp)、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Qercus liaotungensis)等构成高层乔木群落。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黄刺玫(Rosa xanthi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忍冬(Lonucers chrysantha)等构成了中层灌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分别为4~7 ℃、500~600 mm、90~120 d,主要种植豌豆(Pisum sativum)、莜麦(Avena nuda)、土豆(Solanum tuberosum)等[2]。

2 调查研究方法[2]

在借鉴近10多年来观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结合星头啄木鸟的分布规律、栖息生境,选定海拔1 300~1 500 m的农耕和村庄带,海拔1 400~1 500 m的荒坡灌草带,海拔1 400~1 600 m的细腰低山杨树林带,海拔1 600~1 800 m的吴家沟油松林带,海拔1 800~2 100 m的梅洞油松、辽东栎、山杨混交林带和海拔2 100~2 500 m的冰口洼云杉、落叶松林带。样线长2 000 m、宽100 m。在每年3、8月,每2人为1组调查一条样线,采用常规路线数量统计法,调查速度为2 km/h,左右视距各50 m,通常在8:00—10:00进行调查,主要记录鸟的数量,计算月平均值。以种群遇见率(只/km)作为指标,反映其繁殖前后各生境类型内的种群密度。繁殖季节调查繁殖巢、繁殖习性,同时采集若干幼鸟、成鸟标本分析其食性。共计调查3年,期间调查人员、路线、方法基本相同[2]。

3 结果与分析[3]

3.1 星头啄木鸟的生境与分布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主要活动在海拔1 400~1 600 m的细腰低山杨树林带,海拔1 600~1 800 m的吴家沟油松林带和海拔2 100~2 500 m的冰口洼云杉、落叶松林带。多穿梭于林间树杆,取食各种害虫,常单独活动,求偶配对期2~3只一起在同一树杆或相邻树杆觅食、活动。走进林间常听到星头啄木鸟取食时用喙敲击树干的“笃笃笃笃”声音。鸣声似gui-gui-gui,不过星头啄木鸟不常鸣叫。星头啄木鸟偶见于村庄、耕地,在荒坡灌草带基本没有。

3.2 星头啄木鸟种群数量密度

由表1可知,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的生境中,油松针叶林带中星头啄木鸟的种群密度最高,繁殖前3月为0.200只/km,繁殖后8月为0.356只/km;在农耕和村庄带星头啄木鸟的种群密度最低,繁殖前3月为0.036只/km,繁殖后8月为0.053只/km。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前的3月、繁殖后的8月种群平均密度分别为0.115、0.189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加0.074只/ km。

3.3 繁殖

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每年的4—7月为星头啄木鸟繁殖期,一般4月初见有成对活动的个体,接着求偶、配对、占巢区、营巢开始了繁忙的繁殖活动。

3.3.1 星头啄木鸟筑巢。2011年4月9日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吴家沟油松林林缘的枯死油松树树洞发现星头啄木鸟的营巢活动,将该巢定为01号巢。调查的3年期间共发现星头啄木鸟的繁殖巢7个,营巢期为14~15 d,雌雄鸟共同筑巢。巢距地面4~13 m,其中巢筑在杨树树杆上2个,巢筑在杏树树杆上2个,巢筑在油松树树杆上1个,巢筑在辽东栎树杆上1个,筑在华北落叶松树杆上1个。洞口呈圆形,平均直径4.2 cm,树洞平均深25 cm,巢洞内径平均为10 cm,,整个筑巢过程雌雄鸟用嘴啄凿,筑巢时间为13~15 d。洞内基本没有垫物,有极少量毛草。

3.3.2 星头啄木鸟产卵与孵化。星头啄木鸟筑好巢的翌日即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每窝产卵3~5枚,卵呈白色,一般在6:30产卵。据对28枚卵的测定,卵重为7.0(6.3~7.7)g,长径为20.4(20.1~20.7)mm,短径为14.3(14.0~14.5)mm。卵产齐后雌雄鸟开始孵卵,而后在巢内育雏,孵化期、巢内育雏期分别为12~13、11~12 d后,之后雏鸟离巢。

由表2可知,星头啄木鸟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产卵期为4月9日至6月26日,每年繁殖1次,平均孵化率为82%,繁殖成功率(离巢率)89%。3年来的观察表明,星头啄木鸟在保护区的繁殖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在繁殖过程中受损因素主要来自于人为干扰和部分猛禽,如红隼等对其繁殖卵的取食。

3.3.3 星头啄木鸟雏鸟生长。刚出壳的雏鸟全身无羽,头大颈细,双目紧闭,腹部如球。经对02号、03号、06号繁殖巢刚出壳的雏鸟进行测量,平均体重4.5(4.0~5.0)g,体长42(38~44)mm,嘴峰6(5~7)mm,跗跖长11(10~12)mm。经过在巢内育雏5 d,测定上述3个巢的雏鸟,体重为13(12~14)g,体长65(60~70)mm,翼长21(18~22)mm,嘴峰8(7~9)mm,跗跖14(13~15)mm,尾长9(8~10)mm。巢内育雏10 d后,对上述3窝雏鸟进行测量,幼鸟的体重为21(19~23)g,体长127(124~130)mm,翼长90(85~95)mm,嘴峰15(14~16)mm,跗跖16(15~17)mm,尾长50(45~55)mm。由此可知,星头啄木鸟雏鸟在巢内育雏期的后期生长速度较快。

3.4 食物组成

对星头啄木鸟的5只成鸟(32)和03、06号巢中的7只雏鸟(10日龄)共12只鸟采取胃检和扎颈法进行食物分析。由表3可知,星头啄木鸟的食物以昆虫为主,占食物总量的90.3%,植物性食物仅占9.7%。由此可知,星头啄木鸟在当地对林木生长和天然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讨论

星头啄木鸟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比大斑啄木鸟和黑啄木鸟的数量少,一方面,由于其巢穴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被人为发现并干扰或破坏;另一方面,其繁殖卵常受到猛禽鸟类的袭击,导致其繁殖成功率不高。但其在消灭害虫、保护森林树木方面意义并不比其他啄木鸟差[4-6]。通过3年的观察发现,星头啄木鸟在行动上较其他类型的啄木鸟敏捷,且多数在针叶或阔叶林内活动,对森林的生长和更新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该鸟的保护和利用[3]。

5 参考文献

[1] 赵正阶.中国鸟类手册:上卷,非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87-788.

[2] 王建萍.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鸦的繁殖生态[J].野生动物,2010(5):259-261.

[3] 王拴柱,王建萍.山西芦芽山保护区大斑啄木鸟的生态观察[J].野生动物,2008,29(6):294-296.

[4] 孙明荣,李克庆,朱九军,等.三种啄木鸟的繁殖习性及对昆虫的取食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2-14.

[5] 赛道建,徐成钢,张永艳,等.黄河林场3种啄木鸟繁殖期生态位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4(1):22-25.

[6] 高玮,李万超,吕杰娣.三种啄木鸟的生态位和竞争[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5-88.

上一篇:冷凉地区青贮玉米栽培与青贮技术 下一篇:设施藕田泥鳅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