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预付卡玩失踪

时间:2022-10-25 06:13:04

警惕预付卡玩失踪

近年来,名目繁多的预消费卡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健身卡、美容美发卡……这些卡在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隐患。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预付款消费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群体性投诉时有发生,上千名会员也面临着无处退卡的尴尬。由于预消费周期较长,加上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造成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

预付款消费好比会员们送给了企业一张超大金额信用卡,但会员无法拥有像“银行”那样的监管和处罚权利。实行预付费的企业倒闭,会员的消费卡就成了空头凭证。

事实上,健身行业几乎都采用预付费形式,而会员费是健身房唯一的收入来源。消费者在进入健身房前,不论是年卡还是季卡或者其他,都要先交钱再去享受服务。健身房或连锁企业会拿这笔预付款继续开店,以扩大规模。但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关门卷款走人。

1月12日,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青鸟健身旗下位于北京的青鸟健身兆龙店、百盛店、安贞店、清华店、加州店5家健身直营店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另行通知。之后,青鸟健身在其网站上公告称,“北京青鸟健身有限公司决定2011年1月15日中午11点正式恢复营业。”

在这段法律和规范的真空区,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仔细考量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办卡时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一哄而上,在办理预付费卡时要及时与商家建立稳定而密切的联系,尽量提早发现变化,或在情况突变后迅速反应,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

杨琳是一名年轻的女律师,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长期伏案工作。由于缺乏运动,身材有些长胖,她决定办张健身卡。

经过对几家健身中心的考察后,杨琳选择了自认为性价比较高的位于石景山区金顶街的自家小区门口的一所健身中心。一是离家进,步行5分钟可到达,方便安全。二是场地大,项目多,选择余地大。三是健身房的业务经理告知办理团体年卡可优惠打折。杨琳组织周围年轻的女性邻居,都办理了健身房的年卡,当天预交了一年的年费3200元。

因为职业关系,在签订合同时,杨琳在合同的最后加上了一条:“由于健身中心的一方原因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健身中心应退还全额健身费用”。

2009年11月,杨琳接到健身中心俱乐部电话通知,称因装修要暂停营业1个月。1个月过后,杨琳再次前往时,健身中心大门紧锁,只是大门外贴着一纸通知:正在装修,暂停营业。2010年2月,杨琳准备到健身中心健身时,发现大门仍紧锁,不同的是门口的通知内容变更为“停业,要健身者可持卡前往本店位于另外一家小区的二店健身”,杨琳无奈只能驱车前往另一家连锁店,到了后才发现很多健身项目不能用,游泳、瑜伽等也变成了收费项目。半月后,下班后的杨琳驱车赶往其二店健身中心时,却发现门口聚集了很多人,健身中心内空无一物,工作人员也不见踪影。

众人愤怒,杨琳联合邻居一纸诉状告到北京市石景山法院,同时提出了诉中财产保全。原来店内虽然早已无无人,但是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还有十几台。如果找不到健身房的负责人,杨琳和其邻居的健身费用的经济损失,可经过拍卖跑步机得以挽回。

过了1个月,杨琳得到了从法院传来的一个好消息:健身中心老板张某找到了,开庭时本人到庭,并同意调解。面对众人指责,健身中心老板张某百般狡辩。他的理由无非是因经营不善,导致公司无力承担高额的场地费、人员工资、水电费等。杨琳以律师身份其他邻居,开庭庭审过程中,出示了办理健身卡的协议及发票,向法庭出示了2009年11月、2010年2月及之后的拍摄的“大门紧锁及通知”照片(照片标注日期),证明了健身中心一直停业的状态。

法院审理后认为:在此事件中,会员与健身中心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依归责原则,因健身中心自身问题导致了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应由健身中心承担违约责任。退还未提供服务期间的健身费用。但因杨琳与健身中心合同中另有约定,则健身中心应退还全部健身费用。

别让你的权利拱手相让

北京市工商局2011年3月9日公布的2010年度十大投诉热点中,预付费消费成为消费投诉重灾区,投诉主要包括:经营者擅自变更或拒绝履行服务承诺;在服务过程中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产品冒充高档产品欺骗消费者;一些经营者一旦出现经营状况不好,或更换老板,或转手给其他经营者,而新的经营者不愿为原会员提供服务等。

美容、健身等许多行业都存在预付款消费问题,会员卡是健身俱乐部常用的服务形式,往往划分出季度卡、年卡、限次卡,吸引消费者办理长期业务。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往往是看中了预付费所带来的优惠部分,而忽略了服务质量和自身的其他权益。一旦商家出现经营不善,如因健身中心的经营问题而导致健身中心易手,致使会员卡作废或者老板“人间蒸发”等纠纷发生,结果是让消费者成为受害者。碰到这类违约行为时,想要维权难上加难,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没有相关规定对预付款消费的服务方进行明确约束,工商部门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也是爱莫能助。消协除了提醒消费者以外,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与商家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条款内容,尽量不要把属于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注意看清卡的次数、期限、能享受的服务范围,多数健身俱乐部的销售合同上均存在一定的模糊,或者是霸王条款,乃至合同欺诈。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因贪图健身俱乐部等行业所谓的办理年卡等预付费卡,而抛出的诱人的优惠条件,小小利益后面有可能是很大的陷阱。

本案中,杨琳能拿到健身费用而且比别人更多,是因为她熟知法律,并利用专业知识保护了自己的权利。这次经历也让她着实捏了一把冷汗,杨琳是幸运的,如果健身中心的老板没有找到,那么官司不会这么痛快地打赢了, 因为还得公告;如果健身中心的健身器材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来不及申请法院财产保全,即便是打赢了官司又能如何?不能执行就如废纸一张。

按需购买预付卡

在合同中设置陷阱,是预付卡类消费最突出的问题。不要贪便宜而大额度购买,以避免承担过多风险。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以书面形式详细约定服务项目、时间等具体事项,写清楚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把口头协议落实到书面合同上。根据我国刑法第224条: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均涉嫌合同诈骗。如遇诈骗建议受害会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办卡提示

1.在购买美容卡、健身卡等预付款服务时,不要轻信“终身服务”等承诺,在接受服务前应了解清楚服务企业的经营资质和信誉度,以免上当受骗;

2.交款后应向收款企业索取收费凭证或发票,加盖收款企业公章,合同上应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而有些商家盖的是“财务专用章”;

3.有的商家自创“会籍”这类模糊的概念,但根本没以真实的身份出现在合同上,一是剥夺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二是很难维权,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规避企业责任;

4.有的商家巧立名目在合同条款上设置了诸如“会员可免费获得本中心提供的健康评估”、“可以免费获得运动区”等优惠条件,貌似消费者得了不少便宜,但是这种约定不明的条款,在维权时很难主张权利;

5.如果商家所有的特殊承诺都是口头的,从来不在书面合同上体现,而在协议书的备注栏里写着“本公司的特殊承诺均以书面协议为准”或者“解释权归公司所有”看似提醒,实则陷阱。

上一篇:从限涨令看楼市迷局 下一篇:投资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