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5 05:46:05

统计局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去年畜牧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畜禽存出栏稳中有增。据统计:20*年全市牧业产值49.46亿元(按90不变价),增长2.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9.05%,比上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一、*市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20*年,*市畜牧业工作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在积极推进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稳定畜产品总量以及发展市场需要的优质特种禽方面进行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畜牧业生产在上年增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20*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9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奶类总产量26348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禽蛋产量1*4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生猪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羊反弹增长,牛和家禽稳定增长。2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73.2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其中能繁殖的母猪9.01万头,同比增长10%;生猪出栏10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5.1%。猪肉产量达77863吨,同比增长18.6%;羊在去年下降的情况下恢复增长,全市羊存栏15.65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6.9%。出栏13.16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3.1%;牛和家禽年末存栏分别为9.09万头、1252.82万只,同比增长4.3%和26.5%。出栏分别为3.95万头和1696.1万只,同比增长2.4%和9.4%

总体来说,*市畜牧业还处于一般的发展水平,生产方式还是以散养为主,规模饲养偏小,生产效率低,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35%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影响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1987年*人均GDP为1480元,20*年已达到70749元,年平均递增20.22%,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期的年递增速度。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13和739元,20*年分别增加到18536.8元和8495.42元,年平均递增率达到14.8%和12.3%。

二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餐饮业快速发展、社会集团消费不断增长促使畜禽产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人均肉、蛋、奶消费量不断增加。1998年,*城市、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肉、禽、蛋、奶及其制品金额分别为399.7元和129.96元,到20*年,分别达到898.77元和297.67元,十年分别翻了2.25倍和2.3倍。20*年全市餐饮业零售总额达516746万元,比1998年的176377万元,增长了近3倍。全社会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客观上拉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重视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先后出台了母猪补贴、奶牛补贴、生猪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市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100元,每头优质后备奶牛年补贴500元。20*年全市享受补贴的母猪102888头,发放补贴资金1028.25万元,大大激发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三、制约我市畜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农业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的不多,多是先生产产品,再寻找收购者,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无法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导致盲目生产,加大了养殖风险。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年*农村农业技术人员为1700人,其中:具有初级职称的900人、占53%,具有中、高级职称的800人,占47%。平均3个村不到两个农业技术人员。现有技术人员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二)养殖业的比较效益低下,不少农民放弃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扬,一个劳动力的短工价格每天都30—50元。以养猪为例:随着养猪成本的不断上升,一般农户家庭散养一头猪不计算养殖风险,仅可赚50—100元/头(仔猪自繁自养可赚100-200元),时间需要4个多月,养一头猪不如打一两天工。农民从比较效益中,看到养猪的比较收益太低。规模养殖虽有效益,但要投入资金、场地、技术,许多农民力所不能及,而且养殖风险较大,无奈不得不放弃养殖。

(三)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隐患依然存在。由于目前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到位,防疫队伍依然不稳,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畜牧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还很多,制售假冒伪劣兽用生物制品、非法经营兽药饲料、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畜牧业的资源不丰富,发展空间受限。*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畜牧资源特别是土地、饲料资源逐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畜牧生产的饲料原料很大程度上依靠购买,致使生产成本加大。另外,畜牧规模养殖用地,面临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挤压。

四、对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适应畜牧业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政策机制支持力度。从实际出发,初步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的畜牧业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通过公司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有条件的农民,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适应畜牧业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并逐步向畜禽加工生产、销售、加工服务和供应服务等方面发展,让农民自主发挥作用,把畜牧业生产的产、供、销紧密的连接起来,成为畜牧业产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发展设施畜牧业和生态农业,提高畜牧产业化程度。要积极将发展畜牧业规模化生产作为实现技术与畜牧产品相结合,提高畜牧产业生产水平和组织水平,转变畜牧生产方式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户改革兼营兼业的习惯,向专业化饲养方向转变,引导农民选择规模经营要适度,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尽快降低散养比重,利用专业户发展和养殖产业集聚,推动建成更多专业村和专业乡,有条件的地区要发展设施畜牧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产品全年均衡供应市场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产业化程度,有效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三)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市场拓展与产业聚集能力。要实现畜牧业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托市场主体,走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加快发展种畜禽、饲料、兽药、畜禽产品加工等畜牧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后续环节拓展。鼓励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一批“菜篮子”直供基地;加快建设适度规模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确保养殖总量稳步提高。

(四)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只有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才能拓展农民就地就业、创业的路径,提高*农村畜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农民增收的支撑力。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重点工程,有计划地加大农民职业培训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要特别重视与养殖项目配套的岗前培训,对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一篇:教育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下一篇:统计局就业形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