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5 05:30:17

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世界各国都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对美国密西西比河、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国内重要的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在规律,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流域经济区 长江经济带 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083-06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江河的开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德国通过对莱茵河的开发,使6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莱茵-美茵、莱茵-内卡等流域经济区上。美国密西西比河经过长期的开发,已建成多条工业走廊和产业带。美国与加拿大共享的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经两国共同开发成为两国经济最发达的重心区。

我国同样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我国自然地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的流域流向,由北至南划分中国经济地理形成泛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带。构建流域经济带,有利于实现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密切协作与产业合理布局,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鉴于流域经济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国内外主要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全长6262公里,流域面积涵盖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其中,密西西比河干流长3950公里,由北向南流经美国明尼苏达、维斯康星等10个州,尤其在河流中游右岸汇入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左岸汇入最大支流俄亥俄河,更增添了流域的水量。密西西比河干流及支流各州生产总值约占美国的32%。

1、产业成就于流域工程设施和综合交通的基础保障。

密西西比河在未开发前自然状况并不好,上游水深仅0.3米,中游仅1.4米左右,主要支流密苏里河含沙量大,有“大泥河”之称,俄亥俄河河段浅,有“河宽一英尺、水深一英尺”之说,自然通航条件较差。1928年美国联邦政府启动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计划”,开展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使密西西比河上游及其四大主要支流全部实现渠道化;下游则重点浚深航道,建成千支流标准统一的深水航道网,使密西西比河干支流水深2.7-3.7米航道达9180公里,3.7-4.3米航道达1370公里,4.3米以上航道达500公里,海轮可直航距河口近400公里航线。同时,开工建设伊利诺斯运河,沟通了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两大内河水系;建成田纳西一汤姆别卡运河,开辟了密西西比河水系通往墨西哥湾的航道,形成江河湖海联通、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从而大大提高了流域运输能力。美国水陆运输中,内河航运占77%,其中,密西西比河航运占60%,每年运输量稳定在4.7-5亿吨,有效推动了流域产业的发展。

2、产业起步于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密西西比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使之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性主要农产区,美国92%的谷物产地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流域北部靠近五大湖区发展成为美国乳酪业最发达区域,中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下游及三角洲地区是棉花和水稻主要产区。美国今天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肉、奶酪等畜产品的生产国、出口国,主要归功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密西西比河流域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工业的起步和加快发展。阿巴拉契亚区煤炭地质储量3107亿吨,已探明储量超1000亿吨。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煤炭开发和交通建设以来,已形成铁路运煤能力每年2亿吨以上、内河运煤每年1亿吨以上,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成为煤炭运输重要通道。中上游的肯塔基、伊利诺伊等州高品位的铁矿石资源,造就了以匹兹堡为代表的一批钢铁工业城市:下游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使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美国三大石油产地之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使整个流域水电装机容量达1950万千瓦,密西西比河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程度达70%,支流田纳西河竟达87%。便利的水运交通、低廉的水电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流域工业产业起步早、形成规模。

3、产业繁荣于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的物流业、服务业。

流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与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使制造业起步之后加快发展。经过200多年的开发建设,密西西比河流域发展成为食品、钢铁、电力、机械、汽车等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聚集带,并形成沿岸10个州各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同时,流域工程设施的改善和复合交通方式的发展,大力促进了物流业、旅游业的繁荣。内河运输费用与铁路、公路运费之比大约为1:4:30,并且密西西比河平均货运密度比铁路系统大11倍左右,使流域沿岸城市成为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现金谷物交易市场,堪萨斯城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和商品贸易市场之一,圣路易斯是美国最大和最繁忙的内河港口,新奥尔良是美国第二大国际港口。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环境使其成为旅游胜地,每年外国游客消费大约26亿美元,提供5.3万个就业岗位,

4、产业得益于政府高效有序的流域组织管理。

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中政府提供了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早在1879年,美国国会就成立了密西西比河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和防洪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根据流域区段通航水位、通航船队、航道尺度等实施航道标准化和桥梁净空标准化。美国国会通过的《水土保持法》、《水灾控制法》等,为政府组织高效有序的管理、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比如,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田纳西河,历史上曾是一条“害河”。为综合治理开发田纳西河流域,1833年政府设立了一个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性的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并制定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统一指挥流域内的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土地保护、植树造林、土地休耕、河流净化和通航等事宜。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使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田纳西这个昔日落后的州如今成为美国南方的工业大州。

5、产业与流域、城市形成“点-轴”经济开发带。

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南北,而铁路、高速公路则联通美国东西,水路、铁路、公路立体交通带动流域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增长极――城市。如俄亥俄河沿岸的匹兹堡,公元1800年时还是一个只有1500多人口的小城镇,随着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已发展成为美国的造船中 心,现进一步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都”和第二大机电工业中心。在密西西比河干流上,新奥尔良发展成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圣路易斯汽车制造业仅次于底特律居美国第二位,是美国最大内河港口城市。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口超过10万的150座城市中,有131座位于大江大河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水系。密西西比河流域成为发达的“点-轴”经济带和城市密集带。

二、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莱茵河发源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公里,年货运量在3亿吨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内陆运河。莱茵河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六国面积、人口均占独联体以外欧洲的1/3,生产总值约占全欧洲的1/2。莱茵河德国境内长达865公里,约占全流域的65.5%,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占45.5%。研究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1、“航运为先”的内河与运河、江河与海洋相互贯通的流域建设模式。

一条河流即使天然条件再好,没有后天的开发建设,其巨大的潜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为莱茵河主要流经国的德国,始终确立航运为主、因段制宜、综合开发的方针,持续不断地加大对莱茵河的治理,渠化干流及其支流河道,拓宽航道、提高通航能力。莱茵河开发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修建运河,向东把莱茵河与埃姆斯河、易北河等联通起来,向西将莱茵河与塞纳河、罗讷河贯通起来。尤其是1985年开通从莱茵河支流美茵河岸的班贝格到多瑙河岸的凯尔海姆长171公里、宽55米的运河,将莱茵河与多瑙河两大水系贯通;1992年开通莱茵-美茵-多瑙运河,形成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的欧洲水运大动脉。“航运为先”的建设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使德国形成干流支流通达、河港海港相联、江河海洋直通的内河运输网络,使万吨海轮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杜伊斯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河港。

2、“水运为基”的水路、铁路、公路综合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水运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德国莱茵河纵横交错、量大价廉的航道网在物流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莱茵河段至今仍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内河运输量。同时,德国加大综合交通设施的建设。1838年在鲁尔区正式开通第一条铁路,19世纪末以来在莱茵河南北建起5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德国高速公路总长1.1万多公里,并与铁路、港口相联通形成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除此之外,德国将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电力干线沿莱茵河分别向南北延伸,共同构成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综合运输通道。基于此,德国政府实施“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两头衔接和集疏则以公路为主”的物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在莱茵河沿岸规划建设了50多个货运中心,形成沿岸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了沿江产业的长足发展。

3、“产业为本”的以河为轴、以港兴城的“点-轴-面”产业开发模式。

德国沿莱茵河有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的欧洲最大内河港――札伊斯堡港,还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路德维希港等一批重要港口。在传统工业时代,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最先发展的基础工业:煤炭资源和便利交通带动了钢铁制造,钢铁、煤炭构成莱茵河流域早期的主导工业;在火力发电和水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煤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及机械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又进一步发展以石化、汽车、光学电子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现在德国境内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莱茵-鲁尔重化工业区、莱茵-美茵石化工业区、莱茵-内卡新兴工业区。德国钢铁集团92个企业中有66个集中在莱茵河畔,其中有欧洲工业心脏、欧洲最大工业中心之称的鲁尔工业区,位于莱茵河的赫尔内河上,生产的煤、生铁、钢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0%、70%、6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同时,德国杜伊斯堡、埃森、杜塞尔多夫、科隆、波恩、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曼海姆等著名城市均布局在莱茵河沿岸,形成德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带。这种以港口城市为点、以沿江产业带为轴、以流域经济区为面,形成“点-轴-面”有效开发的产业模式,使德国经济保持着强大活力。

4、“龙头带动”的河海港联运、流域腹地支撑的产业辐射带动模式。

德国莱茵河流域形成经济开发带和城市密集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了鹿特丹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对莱茵河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万吨海轮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等。而鹿特丹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门户和世界第一大港口,关键是其处于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与莱茵河内河航线的交接点,是莱茵河沿岸各国的出海口和对外联系的前沿基地,有着无限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十分充足的货源。鹿特丹国际大港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辐射了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繁荣,莱茵河流域广大腹地的发展又促进支撑了鹿特丹港口城市的兴旺发达,形成龙头带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港口与腹地产业合作模式。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发展。长江经济带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沿江7省2市(沪、苏、浙、皖、赣、鄂、湘、川、渝)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从空间结构上主要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湖北长江经济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江干线湖北段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1/3强。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7市及所辖24个县(市、区)和恩施州巴东县,以占全省2/5的国土面积提供全省2/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湖北省充分利用国务院批准实施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加大规划建设沿江开发力度,形成长江中游湖北特色经济带。

1、“一带两圈”的流域经济区发展战略。

湖北省根据区域生产力优势布局,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带两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2009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62%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2%,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8个市州,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和生态文明圈。而贯穿东西的长江经济带,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轴,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联动的纽带,很好地发挥了肩挑鄂东和鄂西两头的“扁担”功能。实施“一带两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涵盖全省17个市州范围,充分发挥沿江通道集聚优势和各市资源、 产业优势,有效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上新水平。

2、“四基地与四大特色产业带”的流域产业布局。

按照关于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四基地一枢纽”,即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发展成为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根据这一战略地位,在沿江大力发展四大特色产业带,即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带、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带。在沿江产业布局上,长江干流中段主要发展以武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长江干流东段主要发展以黄石、鄂州、黄冈、成宁为中心的钢铁和船舶制造业、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长江干流西段主要发展以宜昌、荆州为中心的水电、石化、农产品加工业,形成长江干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密集带。

3、“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与沿海省市形成“双核”城市结构不同,湖北省是武汉“一树独大”,2008年武汉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35%。按照国务院关于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规划,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圈”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建设武汉特大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宜昌、襄樊两个副中心城市。宜昌经过多年发展已取代黄石成为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襄樊则是长江支流汉江流域的中心城市,2008年两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8%。培育壮大这两个副中心城市,既可以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又与武汉相呼应建成湖北西部增长极,更好地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布局结构。在加快发展“一核两副”城市结构的同时,大力培育沿江荆州、鄂州、黄冈、咸宁等一批中等城市及洪湖、石首、武穴等一批小城市,形成“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4、“五个一体化”发展的流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湖北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格局着重推进“五个一体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把发展大运量、高水耗工业与发展灌溉农业相结合,促进沿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作与互补;沿江产业布局一体化,根据资源、市场、原有基础等条件,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各市特色主导产业,避免产业趋同化;区域市场要素一体化,完善沿江经济带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立沿江区域市场联合体,使长江经济带商品和要素市场联成一体;环境保护一体化,坚持沿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相结合,制定沿江生态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沿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的全面治理;沿江区域开放合作一体化,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内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推动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下游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开放合作,利用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推动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经济区的开放合作,更好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四、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西江西接大西南、东联粤港澳,全长2214公里(从云南曲靖马雄山源头至广东珠海磨刀门河口),占珠江全流域的78%、年径流量是黄河的4倍,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之一,流域内有4个省会城市、34个地级市、200个县区、1000多个城镇。

1、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的产业纽带。

秦开凿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两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西江流域的开发。宋明清时期致力于打开云贵经西江的出海通道,构建以珠江四大水系为骨格的航运网络,实现黔、桂、粤三省水路大联通。现代则加强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的规划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转《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规划建设的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就是以西江航道干线为主,以黔桂铁路、柳(州)-肇(庆)等铁路和南宁-梧州、柳州一梧州等高速公路为辅,由西南经桂东南直下珠三角的东向出海大通道。2007年,国家交通部实施《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在全国内河航道主骨架“两横一纵两网”中,西江航运干线是与长江干线并列的“两横”之一,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是与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并列的“两网”之一。据统计,2009年西江水运完成货运量3.7亿吨,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12万标箱,占全国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每年珠三角66%的进口粮食、50%的进口油气、33%的煤炭等物资都依赖于西江水运。西江是沟通西南与华南地区交通的“大动脉”,是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金纽带”。

2、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产业的梯度转移。

西江流域东西走向的商品流通、资源互补、产业合作一直非常活跃。清前期,广东主要手工业品和粤盐等大宗货物以西江为主要航线销往云、桂、黔,外销粤盐占广东盐配额总量的43%,云南每年经南盘江一红水河一西江输入广东“滇铜”10万斤、换回“粤盐”170万斤,云南铜矿、广西锡矿、云浮铁矿经西江水运到佛山使之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基地。“粤盐”与“滇铜”通过水运的相互贸易,是上游优势资源与下游工业品优势互补发展的流域经济最早模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西江流域经济区上中游的滇、黔、桂3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3省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西江下游地区的广东、香港、澳门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但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立足于实现西江流域经济区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西江流域的粤港澳经济龙头与滇黔桂经济腹地之间建立紧密型的经济联系,根据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全力建设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沟通珠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内河航,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物流成本。加快与珠三角产业转出地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园区,发展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提高转移产业承载能力。

3、生态旅游与高效农业的错位发展。

西江经济带上中游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下游区域拥有国内最大的粤港澳旅游客源。建设西江经济带国际旅游开放综合实验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桂林旅游龙头城市的作用和“山水甲天下”的品牌,发挥梧州作为对接粤港澳旅游客源最前沿的“桥头堡”作用,突出宗教历史文化与生态山水休闲品牌,全力打造粤港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与西南旅游出海东通道;精心打造桂林一贺州一梧州一广东的自驾车旅游带,重点开发贵港一梧州一广州一香港的西江客运旅游专线;建设梧州、玉林、贵港、云浮、肇庆、佛山“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联手打造西江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同时,西江经济带上中游区域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区,资源富集、劳动力丰富,面向粤港澳发展现代农业市场空间广、错位潜力大。努力将西江经济带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粮食与经济作物优势产区、水果蔬菜优势产区、畜牧水产优势产区、特色林业优势产区等。

上一篇:意识形态研究的文化哲学视角 下一篇:困境与出路:回望清代律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