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时间:2022-10-25 03:51:54

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教育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崭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型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社团存在着管理不够系统、无法正常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等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可以通过鼓励高校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善学生社团的构建、增强社团活动的内涵等途径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饶华(1977- ),女,四川彭山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成都 61022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65-02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大学生社团的构建,以大学生社团作为依托,在大学校园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把课堂知识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学生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教育媒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它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大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具有自由性、广泛性、参与性等特征。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亲自去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觉悟,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大学生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崭新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在不断改革,社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大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带有独立性、多变性等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如今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科技的教育方式不断普及,互联网、电子教学等设施都不断地运用到了大学的教育当中。这些都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的模式和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把理论和实际有效地联系起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大学生社团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型模式。大学生社团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需求和心理状态,而且大学生社团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团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的管理、社团章程的制定、社团活动的组织等,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展大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把握大学生日常的心理脉络,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把枯燥的课堂知识合理地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大学生社团能够很好地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而有利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阶段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一切从大学生个人出发,从大学生的各种利益需求出发,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追求人的全面均衡发展。社团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他们之间更易于产生共鸣,社团中的气氛有利于提高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社团的管理主体,所有的社团成员都可以参与到本社团的管理当中,社团具有极大的民主性和自主性。在社团当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选举、监督、罢免的权利。在社团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社团会维护团员的基本利益。所以在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大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成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开阔大学生的眼界,给大学生提供实际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架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6.大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大学的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它是通过学校的师生共同努力来创建的,校园文化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紧密联系的。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使校园文化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社团的规模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把建设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主要宗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社团管理不够系统,规范不健全。社团的内部经费开支以及活动的组织都缺乏相应的监督。有些学校对于社团的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指导社团的发展,社团的主体不够明显,缺乏长期的规划。社团发展具有商业化的倾向,逐渐背离了社团最初的建团目的,这些都会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二是部分社团经费紧缺,无法正常组织开展社团活动。部分社团设施落后,社团活动得不到学校的鼓励和支持,很多社团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无法正常开展社团活动,也无法体现社团的特色。三是社团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开展的活动缺乏深度。许多高校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方面,对大学生社团的重视力度不够,社团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导致社团活动缺乏深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部分社团就算有教师进行指导,社员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团活动当中,制约着大学生社团的发展。

三、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日常的文化活动当中,把高校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器。但是由于高校社团还未真正发展成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所以我们应当把握高校社团发展的规律,找出能够促进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把握高校社团的发展方向,正确引导和鼓励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应当鼓励社团的建设,重视大学生思想、文化、科技、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找到一条培养个人能力的有效平台。高校也要对社团进行积极引导,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社团的活动当中,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高校社团的发展,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高校社团的活动也要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的社团管理过程当中,要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内容健康、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使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2.培养社团骨干,完善学生社团的构建。学生的社团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高校社团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高校社团之间也要加强协调合作,通过社团之间的结合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也要加强对社团规章制度的构建与完善,通过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使大学生明确社团活动的目的,增强大学生社团成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使高校的社团活动能够更加规范,对社团的管理可以有章可循。高校要把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社团举办活动要经过高校严格审批。高校对社团的严格管理能够使社团的活动更加规范,从而有效地避免社团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社团活动是一个群体性的行为,社团要建立科学的社团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重视对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让社团骨干为其他社团成员做出表率和榜样,从而进一步促进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

3.增强社团活动的内涵,加大对社团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高校社团各式各样的活动能够体现社团的生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很多社团活动经费比较短缺,很多好的社团活动只能是一个提议,很难去正常的开展。所以学校应当加大对社团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为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提供足够的经费、场地以及设施的支持。高校也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指导,使社团活动更加富有内涵,社团活动也可以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对社团的成员进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团成员的成长。

4.社团活动要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高校的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高校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比较重视课堂的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很大的重视力度。高校的社团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的社团活动可以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之中,在社会实践当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也应当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强化社团活动的教育性。

5.社团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采用创新模式组织社团活动。高校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深化对高校社团的改革,改变现有高校社团存在的弊端,在社团的内部建立党小组以及团支部,通过对社团的组织完善,加大对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的活动结合起来,促进高校社团的构建,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安英,樊习英.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3).

[2]徐木兴.“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07(2).

[3]李同果.发达国家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

[4]叶婷.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5]陈明森,蔡立强,张美云.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周颖斌.构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5).

上一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研究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