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现金管理问题探讨(二)

时间:2022-10-25 03:33:38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问题探讨(二)

现金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能够立即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是公司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企业对现金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货币资金作为中小企业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然而伴随着中小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现金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且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业务的正常运转以及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小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现金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滞后、立法层次低《条例》及人民银行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原有的现金管理的目的和方式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罚比例不合理,被罚单位无法接受,难以依据其进行处罚,又没有其他可直接适用的法律文件可用,久而久之视而不见,使《条例》中关于处罚的规定渐渐失效;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和人际关系的制约,对违反现金管理的银行和开户单位也是查而不罚,根本起不到管理作用。

(二) 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效率低下现金的流通使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目前,监管难度大突出表现为在法规、制度落后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没有前瞻性,如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商品交易大量使用现金结算问题。通过银行卡异地提取大额现金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约束。无依据可寻,监管工作十分被动。近年来,虽然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大额现金管理的规定,但由于不够全面、系统和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掌握。

(三) 现金存量管理不完善现金存量管理是指企业要持有多少现金才比较合适,即能保证企业日常的现金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保证企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有随时可以动用的现金资产。现在企业对现金管理不重视,造成企业管理者只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甚至部分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其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不重视,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全靠营业额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

(四) 现金管理内部控制被忽视具体表现在:

(1)现金盘点不及时,银行对账不及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企业财务主管应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出纳人员责任心不强,长期不盘点库存,导致企业库存现金出现严重超限额、违规凭证抵库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存在挪用公款等问题,严重损害了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2)现金收支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日常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中存在更改凭证金额、虚构业务内容、撕毁票据、盗用凭证、虚开发票、错记金额、贪污等现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职权分工与授权审批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加强现金收支业务的控制,对票据、印章的管理不严。

(五) 自由现金流量管理未能形成系统现金流量管理系统能实现企业范围内资金统一调配、使用,对公司的现金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并将公司现金流与业务流、信息流集成,真正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控制功能。现金流量按实体性质和运动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利润并不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的唯一指标,不能仅凭借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来判断企业的资产运营和财务运行状况,而应结合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方面反映企业产品销售情况、积压程度、回款能力、拖欠与否,是否出现呆账,抑或成本、费用开支控制好坏,付现数额大小等问题;在投资活动方面反映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实施股权和债权投资能力;在筹资活动方面反映企业筹措资金的能力和商业信用,表示企业依赖外部资金的程度。因此企业的资金链必须很好的结合以至于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六) 现金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随着现金管理工作检查力度的加大,调查分析工作的加强,对现金管理人员监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未从事过现金检查工作,在财务制度、查账方法、监管经验方面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中小企业现金管理问题完善对策

(一) 在法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1)加强现金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现金管理的有关法规。重新确定现金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现金管理的立法宗旨,根据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流通现状,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则和促进金融环境建设的要求,尽快修改和完善《条例》,颁布新的现金管理行政法规。加大对违反规定的处罚力度:一是以列举的方式规定违规的情形,力求详尽,增加多头开户、强制对方支付现金、关联企业串用现金等违规情形,对未被列举的其他违规情形,给予管理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二是增加处罚形式,除经济处罚外,还可以给予当事人警告、调离岗位建议撤职等行政处分,给予违规开户单位撤销账户、停止付现、限定付现额度、建议撤销工商登记等处罚,对有其他违法嫌疑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2)《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为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而制定的。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防止利用现金进行非法交易,加强现金监管工作。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金管理的立法宗旨应该提高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的高度。

(二)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

(1)正确认识最佳现金持有量。企业因为各种动机的要求而持有一定的货币,但是出于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必须要控制好现金的持有规模即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对现金存量采用的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必须深入分析,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将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种。现金作为一项资金占用,从一定角度来讲,现金资产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与机会成本成正比例变化。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如工资、安全措施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一般不随现金持有量的变化而变化。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存货模式是如果企业平时只持有较少的现金,在需要现金时,通过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或从银行借入现金,就能满足现金的需要,既避免短缺成本,又能减少机会成本。因此,适当的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个模式将现金的持有成本同

有价证券买卖的交易成本进行权衡。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其一般做法是,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量降到控制下限时则用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持有量回升。

(2)现金的收支管理。现金收支管理由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相互制约,避免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单独收账。现金的授权审批指现金的审批权限在所有涉及现金收支的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划分,以明确各自的权限和责任,保证现金事项审批的科学性。并且要从大局出发,对大额支现、频繁支现,超范围、超结算起点支取现金,坚决杜绝。

对现金的日常管理有六个方面:一是合理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里的合理利用,可节约大量资金。二是加速收款。即在不影响未来销售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快现金的收回。如果现金折扣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应尽量采用,以加速账款的收回,企业加速收款不仅要尽量使顾客早付款,而且要尽快使付款转化为可用现金。三是力争现金流量同步。企业尽量使现金流入和流出发生的时间、金额趋于一致,这样降低交易性现金余额。四是集中银行制度。通过设立多个策略性的收款中心来替代通常在企业设立的单一的收款中心,以加速账款收回的办法。其目的不仅是缩短从顾客寄出账款到现金收入企业账户这一过程的时间,还缩短账单和货款邮寄时间、支票兑现的时间。五是改进职工工资的支付模式。企业每月在发放职工工资时,都需要大笔的现金,而这大笔的现金如果在同一时间提取,则在企业现金周转困难时会陷入危机。解决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这部分现金在同一时间提取。企业可以为支付工资专门设立一个工资账户,通过银行向职工支付工资,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工资账户的存款余额,企业可以合理预测开出的支付工资的支票到职工去银行兑现的时间。这样可以将工资账款陆续存人,以减少该账户的存款余额,达到充分利用现金的目的。六是延迟应付款项的支付时间。一般情况下,供应商在向企业收取账款时都会给企业预留一定的信用期限。企业可以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尽量推迟支付时间。当然,这种延缓必须是合理合法的,且是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否则,企业延期支付所带来的效益必将远小于为此而遭受的损失。

(3)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现金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加工汇总、报表、查询、传输的全过程实现自动化已成为趋势。会计电算化对现金流量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获取现金信息,对中小企业,进行随时有效的监控和指导,并将收入、支出、库存、现金流向应收账款、项目投资等信息列入程序,自动生成汇总,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有利于流动分散单位的远程数据交换,是财务核算、中央控制管理的最好手段。开发利用会计电算化,加强对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的控制,同时加强对数据和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又因为所有计算机处理业务均保留经办人员的操作痕迹,具有可追溯性。

(4)现金流量控制。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的动态反映,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及流出。现金流量均衡有效,既要求企业实现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金额和时间节点上的适当配合,又要求企业必需的现金流出应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支持,还要求企业为现金流入扣除日常需求后的余额寻求有利的投资机会。现金流量的目的一是保证经营活动产生盈余现金流量。即经营性现金流人大于经营性现金流出;二是不过度依赖营运资金进行投资;三是把盈余现金用于投资以获得收益;四是长期投资及融资计划要与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创造能力相适应。

(5)加强账户管理。加强账户监管。凡是新开立账户的单位,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要定期对企业开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制止企业多头开户和非基本户支现,严肃查处公款私存和支票转储,堵塞现金管理漏洞。把账户管理与现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账户使用情况大检查,核销一部分不合理使用的账户,特别是对那些有意逃避银行监督,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

(三) 其他方面的建议主要包括:

(1)现金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加强基层现金管理队伍建设随着现金管理工作检查力度的加大,业务、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调查分析工作的加强,对现金管理人员监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现金管理岗位上应引进政治素质高。熟悉经济、金融业务、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具有一定文字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加强现金管理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现金管理岗位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当前现金管理工作的需要,提高现金管理工作质量。

面对金融电子化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现金管理的监管人员要有紧迫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一是加强对金融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拓宽知识结构,适应金融监管的要求;二是通过在岗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为监管人员提高素质创造各种机会。

(2)营造良好的现金管理氛围。人民银行应督促各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现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控制现金流量,及时预见各种变化,准备各种应急预案,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中小企业现金管理问题探讨(一) 下一篇: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