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25 03:11:31

对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探讨

【摘 要】随着电子电器种类的增多,又不断涌现出新产品,尤其是新器件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不断带来新的技术改革。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部分过时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辅以必要的定量实际维修例子。

【关键词】大胆创新;产业结构;市场经济;教学模式;实用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发展,作为专门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职业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渐改变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教育方式,正以特色、与时俱进的步伐向前迈进。那么,如何对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呢?

随着电子电器种类的增多,又不断涌现出新产品,尤其是新器件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不断带来新的技术改革。这样一来,为了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电子电器业中的专业人才,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改革

很多电子电器维修的教材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由于理论知识过深量过大,重点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当前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上就应该把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放在首位,以满足任各企业电子电器技术维修一线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进

1.为实用删繁就简

它是指应当承认理论知识系统的相对不完整性,精简理论知识,降低理解的难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部分过时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辅以必要的定量实际维修例子。例如:在讲解制冷空调基础时,对于热力学定律的公式推导及计算可以考虑删除,因为在维修中只要了解掌握定律内容就可以。因此,培养学生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职业技能的获得和职业经验的积累。

2.为实际操作拓展知识面

电子电器维修要求的知识面要广,比如在维修冰箱时既要掌握电气焊工艺,也要求要掌握制冷系统知识和电工技能。如在修理洗衣机时检修到是电机故障时就需要更换电机,由于紧固电机的连接轴上的螺丝生锈,拧的过程中断在里面,造成无法拆卸,这时就要运用钳工的知识先用电钻钻出生锈螺丝而后在用牙攻攻出牙纹,这样就能更换电机了。从这些例子说明光靠一两个专业技能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拓展其他技能进行讲授,因此在电子电器维修教学中应适时拓展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技能。

3.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教学应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教材,整合教材,尽量介绍与实践相联系的知识点。例如,在介绍空调器原理与维修时,对于窗式空调目前处于淘汰电器,不必过多的介绍。应侧重对分体式空调进行详细的介绍,因为市场上主要以分体式空调为主,同时也是维修市场的趋势。在介绍故障维修时可以结合模拟故障进行维修。

4.为迎合新产品的出现勇于探索和创新

电子电器维修应尽可能跟上产品的发展,引进新的知识,针对各种电子电器产生的各种不同故障进行分析,突出学生探索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实物演示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电器产生的故障提出问题,采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

3.项目教学法

在任务的学习计划书的准备、设计阶段及在分组学习、实物模拟和成果展示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能很好的学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具体的过程是通过展示电器故障案例,对故障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再具体进行操作,操作后在操作一次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分析案例是比较重要的,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以往的知识点进一步掌握,并通过旧知识点引出新的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就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的程度。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针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

1.电化教学

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能将教学信息很快的展现,提高了效率。而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可演示实际讲授中无法演示的故障维修过程,这也是根据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信息量大的特点所要求做到的。

2.实训

为了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到维修技能,毕业后能独立顶岗实习。我们联系了多家电器维修售后服务部,利用周末时间,让学生实地实训。在售后服务内,学生将见到许多品种的电子电器和不同的实际故障,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分组自觉主动训练,这是在实验室内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帮带模式

帮带模式即教师先带几个优秀的同学进行维修示范后,再由这几个同学分组进行帮带其他同学教学手段。由于电子电器维修教学中会存在电器产品结构紧凑,无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同时看到教师的维修过程,因此在一些实训课中,采用帮带教学手段,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广度,提高技能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两个面,一方面要全面考查,包括对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工作原理的理解和产品使用操作技巧,以及维修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采用:口头提问; 平时实训作业,如操作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的技巧; 课堂实训练习;阶段小测;期末综合性考核。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的不足,不断努力,教师也会从中及时反馈,以便改进教法。

经过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的改进,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最后对教学体系的优化,能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器维修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让学生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的最关键的一环。通常情况下,学生开始学习专业由于好奇都会保持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教法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从最简单的实验做起,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乐学

就是指学生把学习当作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主动的参与学习,勤学、乐学。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升华到审美愉悦的境界,在乐趣中开启智慧。

(1)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信心,鼓励学生成为自己独特知识结构的建构者。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并积极主动的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为学生自己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在快乐中学习。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不取决于你背诵记忆老师传授内容的能力,而取决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构建相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及经验体系。教师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一种快乐、积极乐观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3)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培养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要认真贯彻实施这一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学会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善于思考和发现。”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无定法但有法,对于上述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应该综合、灵活运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性电子电器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臣.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法[J].职教论坛,2004,(12)

[2]戴元富.论在中职电子电工技能教学中乐学理念的构建[J].成才之路,2009,(17)

[3]曾庆珠.高职教育之感想―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之本[J].科技咨询,2006,(29)

[4]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

[5]麦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新世纪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浅议交流平台的教学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