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

时间:2022-10-25 02:05:59

试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

摘 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信息化对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明确教员应具备哪些信息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这些素质,是每一名军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素质 军校教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在教育领域,教育的信息化对军校教育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迎接这种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军校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军校教员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应具备的信息素质以及如何提高其信息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准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包含以下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其中,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而信息化教育人才队伍的形成则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重要保障与支撑。

二、军校教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坚持素质教育理念,自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才能培育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师的信息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应当具备的,熟练运用相关信息技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整合,并引导学生自主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处理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军校教员而言,信息素质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作为一名军校教员,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筛选鉴别,去伪存真,帮助学员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学员走好今后的军旅人生之路。另一方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员应当倾尽全力、无所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平等地关爱帮助每一名学员,而不能厚此薄彼,差别对待。

(二)要树立教育信息化意识。

教育信息化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性、多样性,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在当前军校教学实践中,仍有个别教员习惯于黑板加粉笔再加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方式,觉得制作课件多余,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和相关软件的应用,对资料的收集更多的也是局限于图书馆,这实际上是在以一种胆怯和逃避的心态面对新的要求与挑战。对此,应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使教员转变观念,树立教育信息化意识,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只有从搞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立场出发,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迎接挑战,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将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去,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培养信息技术能力。

树立教育信息化意识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提,而培养军校教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具体来说,需要军校教员具备以下几种信息技术能力:

首先,是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军校教员应充分认识到校内图书馆及相关信息资源的局限,摆脱对其的心理依赖,将目光转向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形成通过多种形式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如:能够走出校园,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中心、博物馆等社会化信息资源;能够熟练利用电子百科全书等检索多媒体光盘,查询并获取教学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料;更重要的是,能在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利用浏览器、电子邮件、BBS等平台,下载收集各种素材、案例、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料,并可以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上传部分资料,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其次,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

要求军校教员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各种常规 ICT 资源,包括键盘、打印机等常见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等多媒体采集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等;熟悉 Windows 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能根据需要安装、启动或卸载相关应用软件;具备一定的故障检测修复能力,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软硬件问题。除此以外,还要求军校教员根据教学需要,掌握几种常规的应用软件:如能熟练运用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能设计并自如地操作PPT等演示文稿软件;能够使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功能;甚至能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对教学资料的美化。

三、军校教员信息素质培养的途径

教师的信息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军校教员的信息素质:

(一)开展教员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应定时对教员开展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要求教员既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多媒体基础知识等;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如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操作技术、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的使用等。培训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对信息技术能力的不同要求,灵活地进行课程设置以体现这种差异。需要强调的是,搞培训不是走过场,通过培训结束时的考核也不是最终目标,根本目的还在于通过培训,使教员在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熟练地将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的能力,并能根据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主动充实自己,不断提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员素质的需求。

(二)搞好院校软硬件建设,创造利于教员信息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

现在各所军校都创建了以内网为基础的校园网,其目的是为军队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提供计算机网络环境。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建设与共享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资源库,则为提高军校教员信息素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校园网是信息资源传播的载体,解决了教员与教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的问题;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通常由素材库、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和视频资料库等系统组成,教员和学员通过注册成为校园网用户,即可在一定权限内获取所需信息。这就要求军队院校配备实现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向教员提供所需的各种应用软件,同时丰富充实院校自身的教学信息资源,从而为提高教员信息素质创造条件。

(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员提高信息素质的自觉性。

一是应依据学员对教员教学质量评估的反馈情况,对灵活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其提高信息素质的内在动力;二是力争实现日常教学管理活动的网络化,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教员业务能力考核的标准之一,形成教员提高信息素质的外在压力;三是适时开展教员课件制作竞赛、优质大课竞赛等活动,通过参赛教员的展示与旁听教员的观摩,实现教员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员的信息素质。

作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需要一支具备创新教育理念,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学新型能力要求的教师队伍作为人才支撑,这对军校教员的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军校教员自我加压,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漆权 《创新与创新教育》,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祝智庭,顾小清 《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王单,武警警官学院管理后勤教研室讲师,研究生学历;杜刚,武警四川总队司令部参谋。

上一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谈气体放电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