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实施研究

时间:2022-10-25 01:04:36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实施研究

摘 要:本文就广西地区高校体育选项课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实施展开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浓厚的地域性,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了解和认识民族传统文化。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备进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广西区高校; 体育选项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51-002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体育选项课全面普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确定了“体育课内容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丰富和发展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广西区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上不遗余力,自1982年举办全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今共举办了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探讨,对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发展和落实发展《全民健身计划》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广西区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

2.研究方法

运用查阅文献资料,对专家进行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广西区内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分析。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广西区高校的实施

1.体育选项课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和论证

1.1广西区常年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板鞋竞速、踢毽球、赛龙舟和投绣球、打陀螺以及舞龙舞狮等项目。这些项目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较为符合高校体育课的本质特性。

1.2符合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项目的选择上,要着重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需求,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来。如踢毽球运动,由于比较讲究个人技巧和竞技性,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1.3要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据调查发现,广西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水族的赛马、回族的摔跤等项目,由于操作实施难度大,可行性低而不被高校体育课所认可。如抢花炮、高脚竞速等个人竞技类比赛,相对容易开展,且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竞赛心理,因此受到很大的欢迎。三人板鞋等合作性竞速项目,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高的体育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

2.师资队伍的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到校园课堂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据有关调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足4%[1],高水平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师资力量相对短缺,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举办专业专项培训班,聘请外校专家到校任教等方式,带动和提高本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构成合理的师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梯队。

3.教学文件的制订要求

教学文件是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制订良好正确的教学文件是保证课程顺利开展实施的前提条件[2]。

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定之后,根据教学计划结合本校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到每节课中,把握好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参考点之一,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分层次制订教学目标。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门新兴课程,可供参考的教案较少,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下功夫,集中讨论学习研究,做到教案最优化[3]。

4.相关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参考。目前出版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门的教材日益增多,且针对性有所增强,更加具备地方特色。课程教材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否则,教学活动难免会陷入无章可循的不规范境地,不利于课程的发展[4]。因此继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的教材研究,尽快完善教学理论体系。同时补充和加强利用现存教材,完善当前教材的可实施性,满足课程对教材使用的需求。

5.项目自身的条件

截至目前广西区共举办了12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其中,抢花炮和珍珠球是广西民族体育运动的传统强项,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屡创佳绩。项目发展至今,已具备统一的技术标准,健全的竞赛制度,竞赛规则比较严密,这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场地设施和教学器材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要求不是很高,多数项目可以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而教学器材却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短板,现有的教学器材已不能满足上课使用要求。因此各学校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更大的物质支持。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课程进入高校体育选项课,通过对运动项目的论证和筛选,师资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学文件,补充教材,完善项目本身,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和教学器材的投入等环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初步具备进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基本条件。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广西区常年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浓厚的地域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1.2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3通过项目的筛选,师资力量和教材,项目自身与场地器材等步骤的准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具备进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条件。

2.建议

2.1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和整改,使其更加符合高校体育的本质特性。

2.2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扬,增进校园体育文化交流和竞赛,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3加强教学文件的制订,完善教材体系,要求做到系统性和科学性。

2.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增强教师业务水平。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保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民族体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郭赤环,赵建林.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6,32:127-128

[3]张潇,黑生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实施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6

[4]许中华.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石油树脂加氢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