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25 12:55:03

浅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高校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知何防治心理疾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就需重视的问题。

论文关健词:大学生;心理障碍;诱因;对策

大学是人生道路上个重要的新起点,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桥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不断激烈,人们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趋增多。尤其是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较缺乏,心理成熟程度还不高,面临大学这个人才集中、竞争激烈的环境,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心理疾病。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加以教育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其中一年级新生的比例为15.75%,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大学生中,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近3年来,大学生行凶、自杀事件呈不断增多的趋势,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心理问题长久以来被忽视。安徽大学采用sgl-90测试,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大学生心理卫生不良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机制和经济的杠杆作用日趋明显和强化,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双向选择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苦恼和忧虑、生活消费等引起的心理失衡、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以及性和恋爱产生的心理困扰等等,从而导致其个体心理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和关注。

二、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疾病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一些社会因素。

学生自身的原因:

1.自身地位改变导致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每位大学生都有一段过去的“辉煌的历史”,相对于没有上大学的同龄人来说,他们都是“幸运儿”。跨进“高等学府”大门的大学生大多数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地方,要像过去那样处于“鹤立鸡群”的地位已经是不可能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必须居于“普通人”的地位,甚至连一般的表现机会都难以得到,这样的变化,使一部分学生变得不知所措而逐渐产生自卑感。

2.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所致的孤独压抑。中学时代,由于以学习为主,学生们埋首书斋,缺乏交流或者说缺乏人际交往的环境,而他们又因才华出众而为同学、老师格外的关照,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里是父母及长辈的掌上明珠,处处被宠着、爱着,一些个性中的不足方面被忽视了。在大学生活中,不同修养层次、个性差异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交往中会有不适。于是,有些学生虽处闹境中,或者表面上与同学们亲热交流,但他们的内心却十分孤独、苦闷。

3.学习条件和环境改变导致的焦虑情绪。中学生时代,生活上处处由父母包办,学业上由老师领着走,遇到不会的问题由老师亲自指导。而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只是画龙点睛。因而一些初上大学的学生因学习的方法不当,难以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而这与其强烈的成就感形成强烈的反差。另外,因大学所学内容与中学所学有表面上相似的重复现象,而自己又无法从新的角度、层次上来学习理解,焦虑情绪日益增长。

4.独立意识与依赖行为的冲突导致的心理失衡。进人大学校园,许多学生都产生已经长大成人的感受,他们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意志,甚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但是,他们在心理、生活上还或多或少地显得幼稚,行为上的依赖性还十分明显。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溺爱,使他们缺乏应有的自理、自立能力,对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缺乏应有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对新的生活环境往往要花相当的时间才能适应。

5.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不完善的矛盾。大学生已经进人青年期,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与异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还有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有的不免陷人感情的漩涡、失恋,单相思困扰着他们,随之而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等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

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影响:

1.双向选择,出路堪忧。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学生之间毫无竟争性,y分万岁”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取,安于平庸。没有失业感和危机感。而今,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是虫是龙都要到市场上去亮相,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其中个体素质和“能力十特长”成其为主要条件。专业和社会需要对口,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专业虽好但就业面窄的竞争困难、滥竿充数者则无人问津,最后只好“回娘家”,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不能不令一部分学生忧心忡忡。

2.成才压力导致超负荷运转“累”、“苦”难熬。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他们普遍重视专业实用课程和社会急需课程的学习。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而长线专业和面向艰苦行业的学生则想方设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甚至不惜花钱用心去辅修有实用价值的热门课程,如计算机、外语、法律、财经等等。他们以“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座右铭,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为此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3,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压力。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为一个社会的群体,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磨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感到不快。本来他们远离家乡和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其它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

4.家庭经济困难压力。目前,因家庭困难造成学生经济紧张而陷人困境的学生在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农、林、工和师范院校的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来自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些学生从吃到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大都市有很大的反差。如马加爵就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家境贫穷,上大学期间,他经常一天只吃两个馒头,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一位心理学教授分析认为,经济上的困难,让马加爵这样的贫困生们很难集中精力读书。久而久之,他们在同学面前感觉低人一等,他们的情感因此变得十分脆弱。经济的窘迫,也使这些学生心理负担十分沉重,他们感到苦闷和压抑。

5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都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修课来开设,其重视程度由此也就可见一斑,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

此外,因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造成心理障碍也较多。还有其它一些复杂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这些因素有些是突发的,有些是长期困扰的,有些是单一因素的影响,有些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常常给学校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加以高度重视,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帮助大学生解决的心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实现环境与角色的转换

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其症结是自我角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因此,学校首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环境,逐步审视自我,调适自我,力求尽快实行环境与角色的转换。

1.进行自我设计,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大学生历经激烈竞争,而当他们踏人大学后就有激战后的轻松之感。针对这种情况,应引导学生们认识到,4年弹指一挥间,应抓紧宝贵时间在心理、人格、知识、能力、修养等各方面来充实自己,为今后的择业、工作作准备。为了有效地利用大学校园内的知识资源,跨进大学校门就应设计4年后自我发展的方向。当然,设汁不求准确,求的是4年的奋斗目标,并在4年中有意识地、不断地调适。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但要提醒学生不能好高鹜远,须量力而行。与此同时应重新探索学习方式,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大学里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配合教师的授课辅导,因此,学生就应反省自己的能力基础,并分析强弱之项,设计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等方面进行关心和诱导,使大学生尽快度过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期,渡过学习上的“断乳”难关,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以诚待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大学生都怀有闭锁心理,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不善言谈,担心自己缺乏社交风度,不被人重视接纳。有些同学很想与人正常交往,却生性内向,过于腼腆,存在思想顾虑,从而游离于校园交际圈外。学校要关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大胆参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只要以诚待人,心胸坦荡,即使交往方式偶有不当也会被人谅解接纳,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嫉妒心的防范。

(二)进行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奋进的生活观

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解决最根本的、最基础的思想认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1.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克服心理问题的关键环节。应立足现实,紧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实际,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具体感人的说理,引导青年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去伪存真,探求适合自身成长成才的道路,选择体现真正人生意义的价值定位,从而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

2.加强以磨练意志品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这个问题近年来引起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据上海一家科研机构对50家大型企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的资料表明,这一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自我评价太高,而不愿吃苦耐劳”。所以,克服大学生心理问题,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刚毅品质,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坚韧意志的培养和塑造。从家庭到学校,都要转变旧的观念,不要再做孩子和学生的“保姆”,不要事事代劳包办,而应该创造条件,为学生和孩子提供锻炼、磨砺的机会。应该教给大学生这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3.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重视社会实践,强化课外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目前高校而言,独生子女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相当多的学生劳动观念不强,卫生习惯也不太好,生活自理能力差。为此,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日常生活劳动、义务劳动、生存锻炼、社会调查等,让学生自己锻炼自己,培养劳动观点。与此同时,通过诸如勤工助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假期和休暇时间,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并通过这些,帮助学生准确地全面地认识、研究社会,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他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呼吁社会转变观念,学校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

从社会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过去,由于传统历史文化原因,我们对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问题关注、认识、研究是不够的。在世俗的眼里,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碍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恶之人或洪水猛兽,致使心理问题得不到科学的青睐,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张扬、不能就医。这种社会现象的转变,关键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为此,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他们、嘲弄他们,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者,要有一颗平常心。

从学校方面来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前班开始抓起,并且始终坚持不懈,贯穿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高校角度来说,一是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贯彻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以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三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应该由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丰富的专家型教师来担任。同时,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专家强调,除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目前部分高校正朝着这方面努力。

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忧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伴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浅谈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研究 下一篇:浅论甲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