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龙故事:用小学生的方式演戏

时间:2022-10-25 11:24:44

富大龙故事:用小学生的方式演戏

“有的时候我会想,戏是假的,可是我在拍戏中投入的感情和生命是真的。这使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我的生命。我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表演。”

富大龙,1976年生人,说来也已过了而立之年。接受采访时,他一身短衣短裤,斜挎着背包,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刚刚放学的小学生。富大龙说,“很多记者都问我演戏的窍门,我这人很笨,用的也都是笨法子,其实我演每一部戏的时候都像小学生做功课一样,一点一点细细抠,也许这就是窍门。”

《望族》孽子

2007年凭借电影《天狗》中的“李天狗”,富大龙荣获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从拿到奖杯那一刻起,很多制片人、导演排着队地邀请富大龙演戏,“都是和天狗一样的角色。”富大龙一个戏也没接,他不想总演憨厚的“狗子”,倒更想演点“新鲜”的。比如极端的人物或是反面角色。为了给富大龙寻找饰演“反派”的机会,朋友们向很多剧组强烈推荐了富大龙。一直比较内向的富大龙也开始毛遂自荐起来。可几乎所有导演都对富大龙抱有怀疑态度,富大龙演反派,你们觉得可能吗?就凭他的长相,也应该是个正面角色。导演们搞不清,请富大龙演正面的男一号他不演,他却非得挖空心思地去争取那些“不适合”他的反派。

直到《望族》中“石锦麟”的出现,富大龙才如愿以偿地演上了反面角色。事实上《望族》的导演胡玫之前一点都不了解富大龙。听富大龙的经纪人关智文说,胡玫导演只看过富大龙主演的《天狗》。还有一次是在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胡玫第一次看到了穿西装的富大龙,她说富大龙根本不像“天狗”的形象那样的“土”,穿上西装的富大龙甚至还有一些黑帮的气质。仅仅凭着这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了解,胡玫就联系到富大龙的经纪人,请富大龙出演电视剧《望族》中的反一号石锦麟。“当时富大龙在外地,我没来得及通知他,就赶忙和《望族》剧组签了合同。”经纪人关智文说,“我不用和他商量,合作这么多年了,他想演什么角色,他一直在追求什么,我心里有数。”

“让一个从没见过的演员去演一个他从没演过的角色,而这样的举动还出自一位女导演。” 富大龙很钦佩胡玫导演的魄力,“胡玫用另一种眼光接受了我,她信任我,给了我一个转变的机会。”富大龙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胡玫的确是一位眼光独到的导演。

剧中石锦麟是上海金融大亨王正德的养子。为了独吞王氏家族的财产,石锦麟不择手段。他甚至联手英格兰人设计了一场股市的骗局,害得王正德几乎倾家荡产。石锦麟成了王氏家族中罪恶的孽子。然而富大龙却从没把石锦麟当成一个反派角色来演。富大龙眼中的石锦麟不乏优秀之处。“石锦麟操纵股市振荡了整个上海滩,应该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人士。要是放在今天的职场,我想他应该是个精英。”“我很确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大奸大恶之人,都不是单线条的。坏人就连喝口水都是坏的吗?那不可能。”富大龙把石锦麟的所作所为融进自己的思维里,“我要让石锦麟的每一个举动都符合逻辑,能说得通的。我要演出石锦麟的恶,也要演出他作恶的动机。”

原剧本中的石锦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他猛烈地追求王正德的女儿王雨秋,仅仅是想通过这个女人来得到王氏家族的全部产业。

富大龙感觉这个情节并不合理。石锦麟是王正德从小收养的孩子,他和王雨秋从小玩到大,他们之间就算是没有亲情,也有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友情。石锦麟长大了,就完全泯灭良知地伤害王雨秋?这样会不会很牵强?导演胡玫支持富大龙的观点,并对剧本做出一些改动。观众现在看到的《望族》中,石锦麟仍然作恶多端,但是他还是把人性中唯一善良柔软的一面留给了王雨秋。王雨秋为拯救王氏家族,无奈嫁给日本商人渡边一雄,石锦麟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其实心如刀割。一向视王家人为仇敌的石锦麟对深陷不幸的王雨秋百般呵护。

石锦麟也并不是完全冷血无情,每当石锦麟在亲情和金钱之间抉择的时候,他总是会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剧中的石锦麟手里时常握着一枚十字架,他作恶的时候握着,忏悔的时候同样握着。十字架是充满旧上海气息的物件,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上流社会很崇尚美国的教会。当时上海的王公贵族们都喜欢佩戴十字架,即使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十字架的宗教意义。但是对于石锦麟,这个十字架有特殊的含义。十字架是石锦麟的养母临终前留给他的唯一纪念。在剧终时石锦麟把这枚见证了他善与恶的十字架交还养父的时候,富大龙加了一句台词,“这个是妈妈给我的。”其实在全剧里,石锦麟养母的形象并没出现过,但是她却始终是石锦麟巨大的精神支柱。

“导演胡玫一向心思缜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她都会很重视。拍摄中她会着重强调服装道具的精细和演员表演中的细节。”剧中经常有这样的特写,一个精美的烟灰缸,一支雪茄烟,然后镜头聚焦在石锦麟手上那枚镶嵌着宝石的戒指上。

这种细节的刻画对反映石锦麟的内心世界很重要,石锦麟是把身家都穿在外面的人,他要的是面子。当石锦麟众叛亲离被王家人扫地出门后,他的衣着非但没有破旧,反而更加奢侈了。就连最后破落的石锦麟住在破败不堪的阁楼上时,观众看到的石锦麟还是西装革履,一丝不乱。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石锦麟在不同时期戴的戒指是不同的,他越破落,戴的戒指却越奢华。这些小道具我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当然这些细节,观众能注意就注意,要是没留意也不要紧。但是如果剧中真的去掉了这些,观众们就一定会感觉出好像缺了点什么。”

包括石锦麟的发型,富大龙也细细地琢磨过。石锦麟鬓角的头发是剃光了露出青色的。“现在的观众感觉不到他的时尚,反而觉得这发型怎么有点怪怪的。“其实当我在翻开上海旧画册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石锦麟的样子。那种所谓的‘瓦片头’,在当年上海男子中很风靡。”对于石锦麟的发型,富大龙和美术设计讨论过多次。可美术不敢用,他们感觉这种发型和现在人们的审美不贴合。“后来我和胡玫说了我的想法,当时我还担心,这么大的导演肯定说我异想天开,可是她却非常赞成我的看法,她认为这样的造型恰恰能再现历史。当时我非常高兴。不仅仅是因为石锦麟的一个造型得到肯定,我感觉终于有人能懂得我的良苦用心。”

一样考究的“梁满囤”

有人说《望族》里的石锦麟穿着典雅,而《走西口》中的梁满囤邋里邋遢。在富大龙看来,梁满囤的造型是另一种考究。“石锦麟的造型用的是加法,加西装,加首饰。而梁满囤用的是减法,不仅把头发剃光,最后连袜子也不要了。”

《走西口》中梁满囤的形象是全剧中最具山西特色的一个。为了演足山西味,富大龙还专程找到山西当地的农民学了一周山西方言。而在造型上,让观众过目不忘的是梁满囤的光头――具有山西地域风情的“后生头”。最开始剧组的服装师给每个演员的戏服中都配了袜子。但是为了突出梁满囤是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在拍戏的时候,富大龙直接把袜子脱了。富大龙的这个举动让当地的村民感觉特别亲切,他们认为富大龙很了解农民的生活,农民每天下地干活,弄一脚泥巴,谁还天天洗袜子呢,很多人在干活时基本上没有穿袜子的习惯。

富大龙饰演的梁满囤不是一个讨巧的角色,他是胸无大志、见利忘义的小农,没有剧中主人公田青的豪情和大度。梁满囤为了皮匠铺老板的家产,休妻再娶。当账房先生告诉梁满囤老板决定把小姐嫁他,并由他继承万贯家财的时候,梁满囤还在炕上蒙头大睡,他还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账房先生又说了一遍,梁满囤才满脸惊讶地瞪着眼珠说了句:“怎可能?”其实那场戏里富大龙的台词很多。但是在实拍的时候,富大龙把这些台词全部删去了,就留下三个字“怎可能”。“一个饭都吃不上的穷小子,突然得到了一个千金小姐和老板的全部家产,他的第一反就应该是‘怎可能?’”为了让这场戏表达充分,富大龙和导演李三林商量,一定要给梁满囤的戏多留几秒钟,让他多吼几遍“怎可能”,这样梁满囤的人物信息就全传达出来了,可是导演没同意。直到电视剧《走西口》播出的时候,富大龙才发现,在这场戏里导演给梁满囤留下了很长时间,那些富大龙在现场的即兴表演被完全保留下来了。

剧中梁满囤的招牌动作是,吃。为什么吃,因为饿。为什么饿?因为穷啊。吃,成了很多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人生目的。富大龙把梁满囤的“吃戏”演得特别精到。走西口的路上,梁满囤在吃,到了面馆后,他更要吃了。梁满囤在面馆的戏份,是集中在两天里拍完的,这段时间,富大龙一直在叮嘱道具师傅,“找个适当的时候,就一定要给梁满囤上一碗面。”梁满囤吃饭,总是像吃完这顿没下顿一样,吃得特别狼狈,基本三两口一碗面就见底了。两天的拍摄时间,富大龙几乎吃了两大桶面条。“这样的戏,观众乍看起来可能感觉很有喜剧色彩,其实这里面还有另一层涵义,田青和梁满囤是一起离家‘走西口’的,也都是晋商,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就是因为田青在经商时心系天下。而梁满囤经商就是为了混上一口吃的。”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表演

富大龙对剧本是出了名的挑剔,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时候,富大龙对剧本的要求就很苛刻,他给自己的规定是,烂剧本不接,就算穷死也不接,直到今天富大龙也一直坚守这个规定。

“有的时候我会想,戏是假的,可是我在拍戏中投入的感情和生命是真的。这使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我的生命。我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表演。”

因为有这种态度,富大龙对自己的表演生涯有着明确的规划: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遍所有不同类型的角色。“出演不同的角色是对演技的锻炼。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是立体的,有正面、有反面也有侧面,演员的经历越多,对角色各个面的把握才越精准,角色才越饱满。”在对表演的不断总结中,富大龙认为,五年前他在《天狗》中的表演并没有尽善尽美,可能仅仅演出了李天狗的某一面。

不久前,富大龙在电视剧《今生欠你一个拥抱》中饰演了吴大龙。剧中的吴大龙是一位的军人,他因伤致残,退伍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民。而《天狗》中的李天狗也是退伍军人、残疾人、普通护林员。富大龙感到能饰演吴大龙好像是一种巧合,在他积累了石锦麟和梁满囤这些不同类型的角色之后,他终于有机会去弥补五年前《天狗》中的遗憾了。

《今生欠你一个拥抱》的剧本很平淡,平淡到没有任何悬念。它不是整天泪涟涟的苦情戏,也不是具有英雄气概的军旅戏,剧中讲的就是一个残疾军人的百姓生活。导演李三林说,观众可能从一开始观看就知道故事的发展趋势甚至结局。但是怎么才能让观众不换台,靠的就是演员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开机之前,富大龙去了一趟河南安阳,见到了吴大龙的原型王俊景。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兵,有自己平凡的生活和爱情。在一次救火中他被严重烧伤,截去了双臂。可是妻子吴新芬却毅然用真情和爱心为他撑起了一方湛蓝的天空。

富大龙说:“我和他们见了面并没有聊太多,就是寒暄几句。但是从见到他们的那一刻,我心里就很清楚吴大龙这个角色该怎么演了。生活中,妻子吴新芬就是王俊景的手。丈夫只要想喝水,还没等开口,妻子的手就马上去拿水杯了,好像真有心灵感应一样。”

“在我原来的想象中,一个家庭中有一个残疾人,那生活该有多悲惨。但是这对夫妇让我完全打破了对残疾人家庭的印象。他们虽然过的是很普通的农家生活,但是夫妻脸上流露的是特别满足的神情。最难得的是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愁苦和不如意都放在了心底,他们带给别人的永远是笑容。”后来在一些活动中,富大龙多次见到王俊景夫妇。人群中最活跃,笑声最爽朗的就是他们。在电视剧的拍摄中,富大龙把他的见闻感受都融入了表演中。

拍摄中最困难的是富大龙要演出吴大龙断臂的身体形态,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富大龙把双手放在背后,再穿上比较宽大的衣服来掩盖住胳膊。可是拍摄中,富大龙不知不觉地就会把手伸出来。后来富大龙用绳子把胳膊绑在背后,拍摄中他完全体会了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的感受。剧中有一场戏是一直照顾吴大龙的妻子病倒了,吴大龙用脚夹着水壶给妻子倒水,这场戏拍下来,富大龙累得满身大汗。后来在剧组里富大龙一有空闲,就练习用脚做一些简单动作,电视剧拍完很久以后,富大龙的脚竟然比常人灵活很多。

抹不去的古典情怀

论起出道时间,当年还没上小学的富大龙就拍摄了好几部电影,其中《少年》还让富大龙获得了中国电影铜牛奖优秀男演员奖。此后富大龙演了不少戏,可是运气总是差了一点点。2007年富大龙得到金鸡奖后,无数媒体开始历数少年富大龙的天才演艺经历。“写得太夸张了,我自己看了都觉得虚。”富大龙说,“就是把我小时候所有的表演经历总结在一起,也只是一个零。”那时候富大龙把演戏当成课外活动,演的时候很兴奋,但是一离开片场脑子里就空空的。“那时候我不喜欢表演,也不知道什么是表演,完全是小孩子在玩儿。”今天的富大龙是专业演员,“回头看看小时候的表演,感觉真的很幼稚,但是那种幼稚却是我今天永远达不到的境界。现在演戏,我就连叹个气都要设计。儿时的那种天然永远没有了。难怪圈里有句话说,谁才是最优秀的演员?只有动物和小孩。”

富大龙出生在甘肃,七岁那年和父母来到了北京。但是富大龙并不喜欢北京的生活。父亲喜欢京剧,每天都在富大龙面前哼哼呀呀的唱,小时候的富大龙最烦京剧了。“咿咿呀呀,半天都唱不完一句。”有一天,父亲还和平时一样唱戏,富大龙却突然感觉其中的一句唱词很好听,他吵着要和父亲学这一句。学完这一句后,富大龙把一整出戏都学了。从那以后,富大龙系统地学了好多年京戏。而戏里的文言、琴筝、书画、古韵都成了富大龙今天的爱好。“不得不承认,北京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包括今天我在一个古典题材的电视剧中饰演了狄仁杰,就是源于我对古文化的喜爱,而京戏就是一个根儿。”

富大龙在很多历史书籍中读到过狄仁杰。狄仁杰不仅是杰出的侦探,公正的法官,也是优秀的政治家。他博通经史,熟知刑律,仪表堂堂,一身正气。为官,他爱民如子,不惧权势;为臣,他忠贞不二,老成谋国。很少有哪朝官员像他那样集中了那么多优点。能饰演这样一位古人富大龙感觉很骄傲,他决定要尊重历史,决不戏说。

为此富大龙专门研究了狄仁杰的坐姿。狄仁杰在公堂上是正襟危坐,在家中是盘坐。“这种坐姿来源于戏曲和书画,因为戏曲中的做派就是直接借鉴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包括狄仁杰在闲时抚琴的画面,观众都能在古画里找到依据。”

富大龙一直认为拍摄古典题材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因为这里包含着人们对历史的缅怀。“我想在这部电视剧中,观众在看到狄仁杰和皇上一起出现的时候是看不到狄仁杰的眼睛的。因为历史上的狄仁杰非常重视君臣的礼仪,他在和皇上对话的时候是不会昂首挺胸地直视君主的眼睛的。”在拍戏时,摄影师经常对富大龙说,你倒是抬起头看看镜头啊。富大龙说,此时此刻我心里只想着君臣之礼,真的顾及不到镜头了。

本文图片由北京天地精英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上一篇:手球队的故事 下一篇:石晓华口述:艺术家一定要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