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5 10:22:07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关键词】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现患率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国内外通用的监测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1],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特定时期内,即在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2]。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我院于2009年11月24日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1月24日零点至24点内所有住院患者,包括调查日的出院及转出患者,但不包括调查日的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各临床科室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主治及以上职称医生),与感控科人员组成调查小组。经过统一培训,采用查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当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对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诊断有分歧者,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后确定。

1.3 诊断标准 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现患率=医院感染患者数/调查患者数×100%。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共计1 558例,此次被调查者1 543例,实查率为99.04%。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98%。社区感染147例,感染率9.53%。抗菌药物使用803例,其中治疗用药313例,预防用药466例,治疗+预防24例。抗菌药物联用中一联使用699例,二联使用93例,三联使用6例,四联以上5例。

2.2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见表1。

2.3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见表2。

2.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1543例住院患者中,当日使用抗菌药物80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04%。见表3。

2.5 抗菌药物联合情况 见表4。

2.6 各科室抗生素联合用药使用率 见表5。

2.7 阳性病原体分离情况 47例医院感染患者中,送检标本15份,送检率分离病原体14株,阳性检出率93.33%。见表6。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表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注:医院感染人数为46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感染,故感染例数为47例次表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4 抗菌药物联合情况表5 各科室抗生素联合用药使用率表6 阳性病原体分离情况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98%,与全国横断面调查相关报道[3](4%~8%)相比较低,现患率较高的科室有:综合icu、血液内科、肝胆外科、儿科及整形科等。这与对全国多家医院现患率调查和战榕等[4]2007年对福建省现患率调查结果相近。icu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得到国内外院感专职人员的重视[5]。因icu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复杂,侵袭性操作多,易发生医院感染。血液内科使用化疗及激素治疗,抵抗力弱,卧床时间长,导致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儿科患者免疫力较低,而且本次调查的季节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使得医院现患率升高;肝胆外科、创伤骨科等外科科室,手术风险高,手术创伤大,机体内环境影响较重,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明显,从而发生医院感染较高。研究数据提示我们应继续危险因素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临床干预,从而减少医院感染。

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方面,此次调查我院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占54.68%,呼吸道感染可发生于所有患者,感染病原体常为定植于胃、上呼吸道和气管的微生物,也可为污染的呼吸器械,而且易把普通感冒所致的卡他炎症也列入呼吸道感染,另外,机械通气的类型和时间、呼吸道护理质量、基础疾病、意识障碍、抗生素的使用都是医院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7];软组织感染占21.28%,与其所涵盖范围较广,相关感染较易归入其中有关;外科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率相对高,应采取目标性监测。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04%,与我国其他医院相关研究报道接近[9],但比卫生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0%的标准略高,与国外发达国家抗菌药物日使用率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在我院临床科室中,外科(骨科)占比重较大,使用抗菌药物的803例中,以外科(骨科)预防用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用药占绝大多数。认真学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临床科室特别是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势在必行。

调查中亦发现我院临床细菌标本送检率低,远远小于卫生部达到35%的要求。在送检的15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4株,其中真菌感染4例,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较易感染。国内外研究也显示,真菌在医院感染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7]。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感染病原谱发生了变化,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成为重要病原菌,这与我院此次调查结果相符。另外,鲍曼不动杆菌是我院icu仍然存在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加强手卫生、环境消毒及床边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吸痰及无菌操作,强化病原学检测和抗生素管理,组织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将成为我院针对icu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干预措施。

此次现患率调查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临床医生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概念混淆,甚至对如何诊断医院感染不清楚;有些科室将调查日已治愈的社区感染仍按感染病历上报;一些科室床旁调查欠详细,还有个别科室当日出院患者未统计在调查表中;这反映出临床科室对现患率调查的意义尚不清楚。应强化临床科室知识培训,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增强临床医生责任心及院感专职人员检查监督作用。应在调查工作前进行周密计划和安排,并得到医院领导及相关临床科室的积极配合。该调查工作可对某一时点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也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将临床科室分区域进行。最后,由感控科汇总各科室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患率调查是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奠定基础,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esen s, leblebicioglu h.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t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urkey: a multicentre 1-day point prevalence study. scand j infect dis,2004,36:144?148.

2 任南主编.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1?88.

3 吴小平.729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调查分析.河北医药,2008,30:1795.

4 战榕,陈菁,陈丽芬,等.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48?751.

5 rosenthal vd, maki dg, mehta a, et al.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 report, data summary for 2002-2007, issued january 2008. am j infect control,2008,36:627?637.

6 倪语星,尚红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16?523.

7 任南,吴安华,冯丽,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48?1050.

上一篇:NKG2D配体的表达直接影响NK细胞对不同发育阶段... 下一篇:症状严重程度每日记录量表的引进及信效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