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创新

时间:2022-10-25 10:21:1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创新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符合当今教育界对于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要求,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不同形式的解题方法来解析数学题,其中也包括奥数知识的应用,最基本的不是一些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如何用更为巧妙的方法去证明公式的成立,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 教育创新;教学研究;解题思维

小学生天性好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数学课堂上很难专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后天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以致用是教育最基础的要求

数学教学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的便利和可能性,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一门功课。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上学如何选择最近路线的问题,这时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就包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点,由此可以延伸到对于操场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计算自行车轮子与路程的关系,计算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率问题,还房贷金额问题与百分数计算有一定的关系,如何还贷才能够更省钱,在什么时间用电更省钱等问题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便于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基本的金融知识。

除此外,学以致用也包括常识性知识。如: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延伸到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又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一些自然与地理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课外书。通过对这种课外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梦想,这些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授课的过程中最常见到一个数字就是π,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彻底理解的知识,很多学生只知道计算圆形面积和周长的时候会用到这个数字,那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它的演变与计算的过程是如何推算出来的,这是学生的疑惑。而在互联网中有一些关于祖冲之求π的影音资料,这些资料中对于π的描述与解释比教师用数学案例介绍更加生动,这就是教师授课中需要的一些辅助资料,虽然这些资料不在课本中,却足以让学生充分认识π的由来,至少能够知道它对于计算的作用,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见识。

在解题的过程中,同W们往往在树木数量上存在一个问题,例如:每2米栽一棵树,相距20米的距离能够栽多少棵树,其中忽略树所占的长度,很多同学就会直接用“20÷2=10”作为答案,而正确答案是11棵树,因为首尾各有一棵,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带着学生去现场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树木距离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三、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并适当提高习题难度

据调查,很多学生对数学作业和课上的习题产生较大的反感,其原因是很多已经会的数学题却被老师当成习题和作业反复练习,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固定的解题思维,起不到促进学生与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常常提“因材施教”,在真正的教学中却很难合理运用,而留作业和练习题是最佳的机会,对于那些测试成绩总是在95分以上的同学,只需要将他们不懂的习题多加练习即可,适当给他们做一些有难度的思维题目,比如初级奥数题、升学考试题等,通过这些难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留一些课后的数学实践题目,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思路来给同学讲解,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充分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如学习角的测量一节时,教材上给出了测量60°和120°的两个角的方法,在测量角的度数时,这两个角的另一边都指着量角器的同一个刻度(内圈60°、外圈120°)。意图是让学生明白量角器的刻度为什么要有两圈,什么时候读内圈,什么时候读外圈。实际教学时,学生对于点对点、边对边的基本操作方法很快就能自主发现,也能说出两个角的度数。但可以进一步追问学生:为什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指着量角器的同一个刻度,而第一个角读60°,第二个角要读120°,让学生自主发言。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充分展现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根。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增强主动思考的意识。

仍然以《圆的认识》为例,在教学中,笔者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思考,逐步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学开始时,笔者设计了小朋友排成一排“玩套圈”的游戏比赛,利用课件出示比赛场景让学生观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师:这样,比赛你觉得怎么样?生:(齐声回答)不公平,大家应该站在距离中心杆同样的位置才公平。师: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怎样才公平呢?生:可以围成一个圆圈(师将课件改成围成一圈,但是中心杆不在圆心)。生:还不公平,每一个人都离中心杆的距离一样远才公平。师:也就是要站成什么样的圆形才公平?生:离中心杆一样远的圆形。师:出示一个圆,这些小朋友应该站在哪里?可以有多少种站法?生:有无数种,只要站在圆圈的线上,因为上面有无数个点。师:中心杆在哪里?生:在圆的中心。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站在圆上,每个人离中心杆的距离都相等,就很公平了。那么在操场上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一个圆形来呢?(引入到自由画圆的环节)

在这里,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比谁画得更圆的游戏场景,使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很容易理解怎样画才能画得更圆,从而让他们进一步明白画圆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点。

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课上的充分练习足以减少课后的作业量和习题量。教师能够在选择题型和留作业时更加有创意,不仅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用更多课余时间来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研究数学课题,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将学生彻底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在特殊的教学创新方法中可以解开学生思想的枷锁,不必对大量的作业题和枯燥的练习题烦恼,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力。让他们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找到自己的乐趣,学习更多的解题方法并与大家分享,让学生更早地融入到自我学习的氛围中去,提高学生的解题创新意识,不至于困在书本中走不出来。巧妙地调整教育方法可以实现数学老师因材施教的计划,给能力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动力与鞭策,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探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C].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

[2]黄文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C].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上一篇:东北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法 下一篇:井下作业喷漏共存井堵漏压井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