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文理科打造“全营养式教育”

时间:2022-10-25 09:19:01

不分文理科打造“全营养式教育”

11月17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不分文理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组成员孙绵涛教授表示,“文理不分科就是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教育,除科研领域等专门人才以外,绝大多数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所谓“全营养式教育”是说,当下的孩子,仅仅成为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应有浓厚的社会人文意识、哲学辩证思维和公共情怀;仅仅注重形象思维发展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仅仅注重物欲发展是不够的,还应该多一些生活情趣等。不分文理科,让理科提供生存工具,文科提供了和谐使用工具的技能、素养,文理兼容,纵横开阖,得到更为和谐、均衡、融洽、全面的发展。

比如搞科研的理科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过分沉溺,逻辑思维也有僵化、活力不足的局限性。这时,如果换用一种形象思维,比如科研之余听听音乐、拉拉小提琴等,活跃了枯燥的科研生活,也让茅塞顿开的思路得到“科技灵感”。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多有深厚的音乐和人文素养,如,爱因斯坦、钱学森、李四光等。

在基础教育阶段,文理交融就是一种能力互补、取长补短。打下了牢固的综合素养,等到大学阶段,其强势智慧更能得到远景发展。所以,早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提出文科生必须修一门理科课。2001年季羡林也提出“文理科不应该只是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的说法。

知识也是一种“营养”,对于人的成长而言,也要全面、均衡,否则,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看看那些“单打一”的偏科孩子,专业发展倒是好了,有些理科生连论文都不会写,成了“专业化的机器”。可见,过早的文理分科,就是一种短视、急功近利,会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知识面。

再说了,文理分科的做法本是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借鉴,是为了弥补当时的人才匮乏,多出一些专业化人才。而今,我们的人才标准早就摆脱了“专业化”的唯一标准,要求人才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情商和乐商等,如果我们仍固守上个世纪的标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怎么不是一种观念落伍呢?

不妨看看美国的做法,据报道,“出自美国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远比其他国家多。至今已有约二百多个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其中有80%是属于科学方面的。”“美国大学文科广泛开设理工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学生必须学习一门自然科学和计算机课程;同时每个理工科学生也要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哲学等文科课程。”再来看美国中学的考试制度:“毕业水平考试分为语言文学、数学和科学三种科目,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考察了,他们不存在文理科的问题,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才逐渐向不同专业发展。”美国人才的创造能力,明显超过我们,与这种文理科渗透不无关系。还有英国,也是文理不分科。

教育的终极发展不是为了成为赚钱的工具,而是为了提升快乐和幸福工作的能力;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创造。学生不仅是“工具人”,更是“社会人”和“创造人”,所以,不分文理科,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才发展的需要,要打造出更多“全营养式教育”。

上一篇:论游侠活动与先秦经济文化发展 下一篇:供应链信任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