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5 08:51:58

温室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栽培技术

博州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较适于发展反季节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为丰富早春淡季蔬菜市场供应,近年来,笔者不断摸索并总结了温室反季节大白菜春提早生产栽培技术模式,实践证明反季节大白菜茬口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白菜其他茬口及秋季露地的经济效益,每667 m2产量可达7 577.5 kg,直接经济效益达22 732.5元(每棵大白菜平均质量约2.5 kg,每千克按3元计算),净经济效益达19 459元(扣除缩值系数10%,生产成本1 000元),每棵大白菜创造了近6.5元的产值。目前,反季节温室大白菜生产种植模式已在博州地区温室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同时,该种植模式对提倡温室轮作倒茬、减轻温室蔬菜病害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品种选择

要选择前期耐寒、抗病,后期耐热、抗病、晚抽薹的冬性中晚熟品种,如春大将、新抗85等品种。

2 栽培要点

2.1播种育苗

2.1.1育苗前的准备

2.1.1.1育苗设施育苗环境温度要在15 ℃以上,同时做好消毒处理,创造适于秧苗生长的环境条件。在本地一般采取火道架火或暖风炉升温来提高温度,同时在温室内再搭建简易塑料拱棚,以利于保温。

2.1.1.2营养土消毒用25%的瑞毒霉50 mg对水50 kg,混匀后喷洒营养土1 000 kg,边喷洒边搅拌均匀,堆积1h后摊在苗床上即可播种。

2.1.2适时播种育苗

根据栽培条件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冬春季节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需40~50 d苗龄。春提早大白菜育苗正值严冬季节寒冷的元月,宜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播种育苗。

实践证明:育苗太早,易抽薹;太晚,大白菜不易包心,还易感染病毒病和软腐病,造成商品性降低。为此,适宜的育苗时期是确保大白菜反季节春提早栽培丰产、稳产、减少三大病害发生的最根本前提,也是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和无污染大白菜产品的关键技术所在。春提早栽培,博州地区宜在冬季元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目前多采用营养穴盘或营养钵点播育苗。播种前应先将穴盘或营养钵内浇透水,播种穴要深浅一致,每穴播2粒,覆土薄厚要均匀,播种后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

2.2科学定植

温室内定植过早,易发生冻害和早期抽薹;定植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应在5 cm地温和室内气温稳定通过12 ℃和10 ℃以上时,方可定植,一般是在2月底至3月上旬。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前包心,从而缩短生长期,起到早熟、防抽薹、减少病害的效果。冬春寒冷季节,因气温低、生长期长,种植密度一般掌握在667 m2保苗3 031棵,行距55~60 cm,株距36~40 cm。

2.3温度管理

春提早大白菜在不同的生育期内如遇到2~10 ℃低温会迅速完成春化过程而抽薹;在10~15 ℃的条件下,时间较长也能完成春化作用。因此,春季苗床温度宜掌握在15~20 ℃,在温度管理上以日平均温度昼间16.5±3.6 ℃,夜间12. 4±1 ℃为宜。具体各生育期温度管理如下:发芽期20~25 ℃,温度过高虽发芽快,但幼芽虚弱;幼苗期22~25 ℃,温度过高,易发生病毒病;莲座期17~22 ℃,温度过高,莲座叶徒长,容易发生病害,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而延迟结球;结球期12~22 ℃,在昼温16~22 ℃,夜温5~15 ℃的温差条件下,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可促进结球;休眠期以0~2 ℃最适宜,温度低于-2 ℃,发生冻害,5 ℃以上易腐烂。

2.4 肥水管理

2.4.1施肥

大白菜在莲座期以前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20%,结球期占总吸收量的80%。同时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比例是不同的,莲座期以前吸收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进入到结球期以后,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因此,根据大白菜以上需肥原则,在大白菜定植前,应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过磷酸钙45~50 kg,硫酸钾15~20 kg。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在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结球中期分期施用。白菜在缓苗后每667 m2穴施尿素10~15 kg。莲座初期结合浇水重施包心肥,每667 m2穴施磷酸二铵20 kg,尿素15~20 kg,硫酸钾8~10 kg。此期还可以叶面喷施台湾产“永福”牌氨基酸高效液肥、菜巨丰、绿菜宝等高效速效有机肥,每次每667 m2用量0.25~0.5 kg对水500倍,对于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均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做到无机肥与氨基酸有机无机肥(每667 m2施40 kg)、“黑金子”冲施肥(每667 m2施5 kg)及沼液肥(水与沼液之比为3∶1)等交替施用,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通气状况,提高无机肥料利用率。收获前20 d不应使用速效氮肥,以减少植株体内的硝态氮含量。

2.4.2灌水

大白菜浇水要小水勤浇,保持地面见干见湿,防止大水漫灌,降低湿度,减少软腐病的发生。如采用地膜覆盖宜进行膜下暗灌、渗灌。选择在清晨浇水。播种时要浇足底水,保持床土湿润,以利于幼苗出土。分苗和定植时要及时浇水,定植后要连浇1~2 d的缓苗水。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只需浇水4~5次。

2.5病虫害预防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播前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也可用菜丰宁或专用种衣剂拌种;分别在大白菜幼苗期、莲座期叶面喷施1 000倍液“那氏齐齐发土壤诱导剂”预防大白菜软腐病、霜霉病发生;苗期叶面喷施700倍液硫酸锌溶液预防病毒病发生;采用悬挂黄板预防蚜虫、烟粉虱、斑潜蝇等。

2.6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软腐病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75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定植前后用3.85%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铜(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病毒病。对于每种病害应做到药剂交替轮换使用,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菜青虫用500~800倍液BT乳剂防治;防治蚜虫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10 d,或16%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5~7 d。

2.7适时分期收获

温室反季节栽培大白菜结球期短,个体间生长有差异,成熟不一致。因此,可分2~3次收获上市。

上一篇:袋栽香菇转色技术要点 下一篇:番茄工厂化育苗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