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质的企业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25 08:43:25

基于职业素质的企业文化论文

一、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很多高职学校的教师都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就业之后学习相应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在学校可以通过相应的素质教育类课程来弥补,所以上课的时候对企业文化一笔带过,甚至是不讲解。就业指导老师认为高职学校自身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还不够,主要是领导不重视,教育理念落后,方式不合适等。应该采取转变师生教育理念,让学生的职业素质逐渐形成。

(二)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相脱节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相脱节,高职院校大多数都采用前沿的科学体系来培养人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为主,主要讲授理论知识。什么课外时间根本就不重视,有时候就是片面的带领学生到一个工厂或者一个企业去实习。时间很短暂,有的是一个星期,有的是一个月,在哪里还没有适应就返回校园学习了。学生根本不熟悉课本以外的实践操作,无法适应现行高职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变化。所讲授的知识落后,和最新的新建技术相脱轨,不能适应现在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模式需求。

(三)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现代职业人才,高职院校开始寻求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开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基础技能和现在社会必须具备的职业人才,这是高职院校要求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必须具备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学生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要求讲师在讲课过程中渗透现代优秀从业人才的相关内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必须拥有企业文化背景下良好职业素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根据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教育。

二、加强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让所有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和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以上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来的。从此文件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的职业素质教育必须渗透企业信息,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必须向企业延伸,必须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必要的企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企业是接纳高职学生最多的地方,所以,高职院校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必须围绕其企业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是决定高职学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这将是形成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企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特色化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是比较新颖的、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开始发展特色教育、重内涵教育。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发展特色教育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经久不衰。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要有其特色的校园管理、特色的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特色的服务等来支撑。高职院校要想在企业文化背景下拥有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在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知识,必须把企业优秀的价值观融入到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中来。

三、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研究在实践中的定位

为了适应现在企业转型对优秀人才的需要及要求,高职院校开始把以前的“应试教育”“学科式教育”人才培养的陈旧模式,从现实社会落实。在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必须适应的现在教育新观念,把培养“现代式”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转变的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研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定位。

(一)以培养企业文化认同与依恋为目的,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做好“职业素质依恋—认同—信念”培养体系的构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整个社会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企业文化认同度与依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录用人才的首要标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文明水平。在培养自身职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职业素质进行认同,从而达到对自身职业有信念、有目标的水平。所以说,高职院校必须做好以培养企业文化认同与依恋为目的,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做好“职业素质依恋—认同—信念”培养体系的构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认同与职业价值认同机制的整合

职业价值是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在从业中的主要表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方向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选择过程中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是形成学生“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它在最大限度上影响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对自己工作的态度和择业方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职业价值的多元体,它是多元集合中居于中心位置、起主要作用的因子。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般职业价值的主要源头,是职业价值的“主动脉”,是对一般职业价值的总结与概括。什么样的职业价值理念在企业文化背景下都是最为重要和突出的。所以说我们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认同与职业价值认同机制的整合。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职业规划衔接

高职院校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院校中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普通学校教育的内在特质和主要因素。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满足于企业的需求,而且体现在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本质和价值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院校构建新兴职业的主要体现,需要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的规划,需要围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培养专业人才,一是适应企业的需求,适应现在职业的特殊要求。二是,合乎现在新型企业规划的需求,体现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养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实施企业文化背景下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源泉和归宿,也是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它贯穿职业特定规划的全过程。所以,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职业规划衔接。

(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用人单位要求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与合作,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职业素质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必须以用人单位对高校高职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主要导向,根据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素质为主线;调整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素质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和积极调整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注重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观念、实践能力和职业操守等教育观念;注重对知识的优化,重视对科学的先进理念掌握与运用,积极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对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整合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去,以便培养出来的有用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让专业人才更好的具备适应现在用人单位的岗位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能力、良好的做人处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与单位要求一致。

(五)专业人才与企业文化相互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文化的改变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毋庸置疑,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塑造优秀的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改进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一段时间的管理和经营中,逐渐形成的,并且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提炼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和优良作风。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立法”,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管理过程,高职院校还没有企业文化科目专业。因此,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满足日益发展的企业需要。

四、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研究与实践采取的措施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由此可见,《规划纲要》中已经把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到国家优秀人才培养的全新的战略高度。所以,高职院校在企业文化背景下,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受到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熟悉企业文化,让优秀人才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的接受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养成爱岗敬业的好习惯、在企业和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团队精神等。同时,在企业文化背景下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搭建职业素质养成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分感受这些企业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职业素质测评的数学模型,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现行职业素质与职业认同率的数学模型,为实现从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员工或者企业经营者的优秀角色定位相互转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的职业素

质教育是区别于普通学校的教育内涵,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生存的必经之路。这种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不仅体现在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情操、职业适应等方面,还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对自身工作职业行为的操守上。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构建适应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需要,还要在企业文化背景下构建新型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数学体系。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还要调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管理方法等。总之,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首先是为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个体专业素质的养成。其次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现在职业的特定需要。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不但是为了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个人经过自身的学习、自我的体验和自身实践形成的职业品质,而且是高职院校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总之,构建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它贯穿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长的全过程,是职业素质教育特定要求在学生个体心理的内化。

(二)建立职业素质测评的数学模型,建立现行职业素质与职业认同率的数学模型

首先是建立职业素质测评的数学模型,建立现行职业素质与职业认同率的数学模型小组。以班级为单位,以班级的辅导员为组长,组员以班级的班干部、班级辅导员和平时表现良好的团员组成。全面了解班级各个成员的情况,在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评价要公正公平。其次是把全部成员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测评表,收到组长那里,组长和成员组织测评,根据每名学生的自我测评,组长和测评小组成员对本阶段每名学生的职业素质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的时候,要对比较容易的测评表进行打分,然后把不容易测评的分成四个标准即:优、良、中、差。再根据每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审及对他们的了解,不记名的给每名成员打分进行测评。再次是建立制度保障评定表,建立制度保障是高职院校学生开放式接受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实施中,高职院校制订了各种有意义的开放式教育的相关具体规定,比如定期组织观看特定的影片与视频,定时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最美乡村教师等,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传播载,把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有意义相关信息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知道就业后将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和压力,建立现行职业素质与职业认同率的数学模型,从而让学生根据本班学生是否自觉地遵纪守法、是否发奋学习、是否学会生存、是否学会求知、是否学会相处等来进行互相评价。最后,面向全体学生,了解评定体系,让全体学生在企业文化背景下的职业素质全面发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把测评表发给每名学生,让他们自己评价。

五、结语

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研究与实践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素质人才模式的重大变革和重大创新,它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挑战。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不同,它不能通过专业教师的简单演示,通过简单的传授,它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为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有内在性和基础性稳定性的特点,它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养成类似于自身习惯的养成。企业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质素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是否重视和有效的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培养。职业素质是一个整体,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必须理解和掌握其教育理念,明确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建立一个职业素质教育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建立职业素质测评的数学模型,建立现行职业素质与职业认同率的数学模型,通过学生自身的修炼逐渐把个人的职业素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更加形成企业文化背景下所需要的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作者:刘光梓 邹黔荣 刘志贻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物流企业文化论文 下一篇:构建共同愿景的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