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及其知识平台建构

时间:2022-10-25 08:05:55

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及其知识平台建构

[摘要]名称的变迁、学科的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设计学浓厚的交叉学科色彩,为此,本文对如何适应设计学学科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从科技、伦理、艺术等方面对构建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等问题做了些思考。

[关键词]设计学 跨学科 知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12—03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将艺术学科独立升格为艺术门类,同时,设计学也提升为一级学科。纵观百年来“图案学—工艺美术—艺术设计(设计艺术)—设计学”的名称变迁,设计学的新名称以及学科的提升,无疑是中国当代设计史和设计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面对学科提升的历史性机遇。尤其是设计学体现出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学科的鲜明特征,如何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设计学的需要,积极建构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设计学跨学科表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报》、《装饰》等关于“工艺美术”是否应该否定以及关于“工艺文化”的论辩,是中国当代设计史的重要思潮。表面上看,这场论辩是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争论,但其中的表述和观点如“我们应该把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像辫子股样的编结起来”。“工业设计从艺术和手工艺中、从专家工程师中分离出来。无疑这是造物史上的一件大事”。等等,实质上却涉及到设计是不是一个交叉学科以及学科范畴问题。从“图案学”到“工艺美术”以及“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再到设计学,不难看出,名称的变化使设计显现出更多的交叉学科色彩。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特别注明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艺术设计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作为一个舶来的概念,设计学的跨学科表征,离不开当代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推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 工业化的推动。从世界现代设计史来看,设计的发展与科技、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在全球制造业排名第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国内制造业的强劲发展,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设计产业从模仿到创新、从国内到走出国门,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工业化背景下,设计的发展与装备制造工艺、科技化水平越来越密不可分,成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特性,并且整合两者、超越两者,成为新的一极”。

2 城镇化的推动。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我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09年的46.59%,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我国只用了30年,已经进入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装饰热”、“装修热”、“广场热”、“拆迁风”、“欧陆风”、“全球设计竞赛”……越来越多的流行词汇使设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风格新奇的建筑一次又一次颠覆着人们的视觉想象力,既宣传、普及了艺术设计知识,又不断催生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门类,建筑、园林、规划、环艺等多方面的知识需求推动设计成为一门复合型学科。

3 信息化的推动。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总结归纳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文明的出现,使“人”摆脱野蛮,人类有了建筑、文字、城市等等;第二次是工业文明把人类推进了现代化,汽车、火车、飞机的出现拉近了人类的空间距离;第三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科学装置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地球”、“超级大脑”,使人类的智能化生存越来越成为可能,互联网将更加趋近于人类的大脑。多媒体设计、数字设计、智能设计等信息化设计的发展,无疑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在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展。

4 市场化的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为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当代设计风格嬗变的速度十分惊人,巴黎的一款服饰风格,不到一周就可能出现在上海一家服饰店的橱窗。无论是潮秀还是回归,中国设计已经与世界日趋同步,设计和市场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201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关于设计营销、设计审美、设计消费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推动设计发展不可或缺的话语体系。

二、设计学跨学科知识平台的建构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在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出新,边界日趋模糊,“艺术与政治、科技、宗教、城市愈发形成时代性的关联”。曹意强认为:“艺术并非仅是奢侈的审美产品,作为人类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它与其他创造力量一样主动地塑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形状。”确实,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不仅推动着设计学在词汇名称上发生表层变化,而且也促使设计学在内涵上发生深刻变化。为此,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必须主动适应,努力建构科技、伦理、艺术等跨学科知识平台。

1 科技学知识平台。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创新形式,丰富和深化艺术设计的领域。“如果抽象地研究设计之美或生活之美,研究那些从技术中游离出来的美的因素,而离开因技术而来的功能审美因素,设计史将会是空洞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给设计师以及设计创新带来了严峻挑战。Edward Constant曾经提出科技进化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所有的生物演化的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技术(创新)”。这种进化理论为我们理解设计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另一种视角。科技的进步意味着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取代落后、过时了的技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领域将会越来越广。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技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宽,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学科越来越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例如新材料的发展,全世界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新的材料,在上百种现有材料中还不断添加新的品种,为工业革新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无论是对于产品造型设计、外观设计还是机械制造设计,艺术设计已经远远超越了单个学科范畴,并且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其“科学性”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面临着新知识、新技术复杂性的考验。因此,必须建构科技学知识平台,在设计学教育教学中,增加制造工艺、材料发展、科技进展等方面的知识。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析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