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时间:2022-10-25 08:03:45

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85-02

新世纪之初,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当前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走出政治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政治教学的新任务。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面对新的政治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作为教改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角色呢?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就喜欢听老师的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反之,教师对学生冷漠,师生关系疏远,学习进步也不明显。有的学生甚至对这门功课变得不感兴趣,对这位老师也有抵触情绪。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优者不偏爱,学习差者不歧视,了解学生,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舞、鼓励,从而尊重教师,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创新设计导语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导入至关重要。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开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笔者在讲《我国的民族》时,开头一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并配上歌词,用歌曲中的“一家人”比作国家、各民族,引出新课内容。此曲的节奏是欢快、喜悦的,能帮助同学调节上课情绪,这样就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巧用幽默语言

在新课题程改革中政治课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成为了政治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讲《公民的受教育权》时,笔者采用反语教学,“眼睛一闭一睁,一节课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学生在我的调侃中,明白了作为学生应珍惜受教育权。

四、合理穿插小品

在美国,有句格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又难以理解的概念,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无法记住。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穿插小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行统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笔者在讲授《维护人身权利》时,就采用了小品的形式导入,让学生扮演小品中的角色:几个公安人员到某居住区住宅搜查,敲开门后,其中一人对住宅主人说:“我们要搜查你的屋子。”住宅主人说:“请你们出示搜查证。”“什么搜查证,你不知道我们是公安人员吗?”“没有搜查证,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对住宅进行搜查!”几个公安人员要强行搜查,住宅主人只好打110电话报警。小品表演完后,让学生讨论:公安人员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住宅的主人对吗?为什么?当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通过这种小品表演,让学生了解和懂得执法者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如在学习《做好就业和自我创业的准备》时,笔者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涉及到的问题是就业和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课下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小组代表把研究新学习的结果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电教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政治教学可通过光、影、像、色、动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集中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比如,在讲《正确对待挫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让学生猜猜是谁的作品,再说说这位作家的经历,然后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总而言之,新课程视界下的政治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教师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建构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不再是教师模式化运用的车间,而是师生展现聪明才智的天地。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更应认识到21世纪的政治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学。在初中政治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上一篇:八个姐妹一本账 下一篇:新邦物流省际对流线路甩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