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CAD课程教学实践评价模式

时间:2022-10-25 07:35:52

建筑CAD课程教学实践评价模式

摘要:建筑CAD课程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分类整合,提出了课程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新型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建筑CAD;课程教学;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6)02-0080-03 DOI:10.16752/j.cnki.jylu.2016.02.024

随着工程建设的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水平的不断普及,相关专业软件的教学在高校培养目标中不断凸显出来。建筑CAD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融合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特有属性,旨在培养工科学生运用计算机手段表达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尽管目前工程行业对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融合型师资力量的短缺、教学模块的缺失、教学手段的无针对性等[1]。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CAD课程的系统性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进行阐述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建筑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分析,系统阐述建筑CAD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为高校建筑CAD课程教学提供一种思路。

1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我校为例,建筑CAD课程将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训融合进行,从一点程度上改善了教与练之间的时间差,且学生的练习具有一点的针对性,相对教学效果较好。但是32学时的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能够给出学生练习的时间很有限,只有8学时用于实践练习。与此同时,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建筑CAD课程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解决。

1.1缺少针对性强的课程教材

目前已经在售的建筑CAD课程教材多侧重于讲述CAD软件基本应用,比如基本的绘图、修改、标注等命令,而缺少针对绘制专业图的教材,分析原因在于,建筑CAD课程是一门融合课程,融合相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两方面的内容,而这两方面分属两个学科体系,造成教材编写的难度较大。

1.2软件版本更新升级快

目前各高校大多采用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AutoCAD软件作为授课用软件,该软件自1.0版本以来,以每年的间隔期新的软件版本,新版本在既有软件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特有功能,并强化其他功能且工作界面改动较大[2]。对于课程教学来说,选择一个较为成熟又功能相对完善的版本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工作。我院目前采用2008版本,既有完善的基本观念,又工作界面容易识别,适合初学者的教学和练习使用。

1.3课程各部分内容独立性强,缺少联系主线

建筑CAD内容包括基本绘图和专业图绘图两部分,其中基本绘图部分包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标注命令等,各命令之间没有相关性,这就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候对菜单或工具栏命令依赖性强,不利于提高绘图速度。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和记忆常用命令的快捷键;专业图绘图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绘图命令绘制专业工程图,这是一个层级跳跃,从基本命令练习到综合应用,这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这个适应过程却很难把握。

1.4考试考核方式与课程基本要求脱节

建筑CAD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传统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实践能力的检验,有效的改善教师在整个课程考试考核环境的机动性,有助于改善该门课程的评价效果。采用基于网络的CAD考试系统有助于针对性的衡量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亦或是通过对CAXC计算机辅助设计认证考试成绩或CaTICs竞赛的获奖证书的折算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1.5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且缺乏系统性

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高校教师在课程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建筑CAD,这种组织灵活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目前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循序渐进演示法、任务驱动型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但是都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法。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建筑CAD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改善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是建筑CAD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2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筑CAD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2.1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包括软件使用的一些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例如常用的绘图命令、修改命令、标注命令、视图和信息查询命令等;

2.2掌握专业的绘图技能

建筑CAD课程大纲最基本要求是利于CAD软件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和结构平立剖面图及有关详图,以此为基础,必须将土木工程制图基本理论知识与CAD软件基本绘图技能结合起来,并辅以相应的专业图绘图技巧[3];2.3熟悉工程专业软件的绘图技能CAD软件是通用的绘图软件,适应于工程各行业的绘图需求,但是缺少绘图的针对性。例如国内对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天正软件(T-Arch)具有很强的绘图针对性,因此需要对该软件进行较系统的绘图技能培养,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4了解工程软件的协同工作

绘制工程建设图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相关各方的通力合作,如何有效的进行沟通和各方设计成果的相容性,需要考虑工程软件的协同工作,例如如何将CAD软件与天正软件、PKPM软件、Photo-shop软件、3Dmax软件的基础资源进行共享[4]。

3课程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的建立

通过对建筑CAD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解与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筑CAD的课程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该模式核心在于课程教学、实践和评价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改善课程学习效果。具体模式及内容见图1。

3.1课程教学模式

建筑CAD课程教学模式以CAD软件基本命令的熟练掌握为基础,侧重于专业绘图技能的培养,相应的加强专业软件绘图技能的拓展及相关绘图软件的协同工作技能。其中基本绘图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对CAD软件的基本绘图命令的掌握,有针对性的提高使用常用命令的熟练程度,配合使用绘图命令快捷键、功能键和简捷方式,有效的提高绘图速度;专业绘图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利用CAD软件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结构平立剖面图及有关详图的方式方法和对工程相关规范规程的使用能力,通过对采用CAD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画法步骤和有关绘图技巧的讲述,提高学生的专业绘图能力;专业软件绘图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天正软件等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工程图绘制的技能;相关软件协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在使用CAD软件、天正软件、PKPM软件、Pho-toshop软件、3Dmax软件过程中数据共享和处理的能力。

3.2课程实践模式

建筑CAD课程性质要求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并重,为此需要制定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手段予以保障教学效果,因课程学时有限,笔者在保证基本的课堂练习的基础上,把一部分实践环节转移到课外,通过布置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创新性的习题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实践环节[5]包括基本命令练习、基本图形绘制练习、专业图形绘制练习和相关软件协同练习等项目,从认识的逻辑顺序和不断深入的实践要求去整合实践项目。基本命令练习包括CAD软件和天正软件常用命令的使用,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加深此部分内容的掌握;基本图形绘制练习旨在通过具有诸多绘图命令完成基本平面图形的能力,同时注意引导绘图方法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专业图形绘制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利用CAD软件绘制专业施工图的能力;相关软件协同练习具有针对性的对该部分理论进行练习。

3.3课程评价模式

建筑CAD课程具有理论与演示并重、演示与实践并重、实践与专业并重、专业与工程并重等特点,这就决定评价模式不能单纯的采用考试或画图等单一的模式进行,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6]。笔者认为全过程评价模式至少应包含课程理论知识评价、课内绘图成果评价、课外绘图成果评价、期末成果评价等方式并辅以CAXC认证考试成绩和CaTICs竞赛获奖情况转换课程学分的综合评价模式。课程理论知识评价旨在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对基本绘图能力和工程图绘图理论的双重考察;课程绘图成果评价在于课内对基本命令的把握能力,随着课程的进行,该部分的练习可以越来越有综合性;课外绘图成果评价旨在拓展课程学习时间,通过对一些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图形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期末成果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按照要求提供适合学生完成的整套施工图并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打印存档;CAXC认证考试是由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考试,以认证考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有关知识进行横向的扩展和巩固,将课程教学和认证考试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试行将认证考试成绩作为其本门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aTICs竞赛侧重于绘图技能和绘图速度的综合考量,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练习,参加竞赛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绘图能力和绘图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实践模式的开展,课程实践模式又反过来提高学生对基本课程教学理论的掌握,评价模式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对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进行衡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论

总体而言,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CAD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和工程性于一身的应用型教学课程,传统的工程理论与计算机理论的有机融合将更加适应新时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文章着眼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CAD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类整合,提出了新型的课程教学、实践和评价模式,每一环节具有可操作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期对工科建筑CAD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振宇.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J].新建筑,2000(1):23-25.

[2]刘家友,王以功.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5(5):61-63.

[3].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教学框架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40-143.

[4]刘觅.基于网络的CAD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3-10.

[5]罗朝宝.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建筑CAD辅助设计课程中的探索[J].科技风,2015(4):228.

[6]沈银燕.基于网络的建筑CAD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43-53.

作者:胡大伟 荆红莉 商铁林 单位:榆林学院 建筑工程系 榆林学院 能源工程学院

上一篇:邮政金融网点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