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之父坎普拉德

时间:2022-10-25 07:31:57

从17岁的创建,到84岁的守望,从个人所有到基金会所有,从瑞典经丹麦再到荷兰,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宜家公司能否避免来自家族或者国家的伤害,成为长盛不衰并且超然独立的企业帝国?

17岁男孩创业

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1926年出身于瑞典一个农场主家庭。1897年,坎普拉德的祖父因缺少经营资金、银行拒绝贷款而自杀。1918年坎普拉德的父亲接管农场。

也许是祖父因钱而自杀,5岁时,坎普拉德向附近的住家出售火柴;7岁时,他开始使用自行车向地域更广的住家售货。从火柴开始,他扩展到出售花籽、贺卡、圣诞树装饰品。小男孩从销售中发现了巨大的赚钱乐趣。

1943年,坎普拉德在进入哥德堡商学院读书之前,用父亲给的一笔学习奖金创建了IKEA(宜家)。在1948年第一次打出家具广告之前,坎普拉德经营的都是圣诞卡、自来水笔等小东西。由于最初主推的家具(一种椅子和一种咖啡桌)很成功,坎普拉德开始印制名为“宜家通讯”的小报(这种小报到2009年以27种语言和56个版本印刷近2亿册)。1948年,宜家有了第一位雇员,但实际还是坎普拉德一个人的公司,家人及陆续增加的几位雇员主要起帮手作用。

从瑞典到全球

创始人的骄傲来自机遇和天才合作者的帮衬。1951年,经过长达一天半时间的持续交谈后,坎普拉德聘请了一位得力干将斯文・汉森。1952年他俩决定,采用一种长期性展览加销售的家具经营方式。宜家开始清仓处理各种小件商品,开始专注经营家具。1953年3月,位于瑞典阿姆霍特的宜家第一家展厅式销售的家具商场开业,顾客第一次能够在订购宜家家居用品之前看到和触摸这些产品。将邮购业与家具商场合二为一的宜家家具经营之道正式诞生。

宜家商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宜家包含大约9500种家居用品。每一种产品都是由IKEA of Sweden(IoS)开发的。截至2010年4月,共有310家宜家商场分布于38个国家和地区。2010财政年度宜家销售额达231亿欧元。

顺势而为与逆境成长

“宜家之道”与其创始人坎普拉德一样诞生在斯马兰,瑞典南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由于资源匮乏,人们千方百计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这形成了宜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以人们所负担得起的价格提供优质产品的经营之道。

从1950年开始,由于宜家的低价策略,瑞典全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开始禁止宜家参加家具交易会。坎普拉德采取了注册一系列新公司等办法来应对,一些家具生产商采用匿名、假地址等方法偷偷地给宜家供货,同时也按宜家的建议稍稍改变家具款式,以使人识别不出货品的供应者。到1954年,瑞典全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向家具生产商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哪家家具生产商向宜家供货,联合会成员将不再购买其家具。但是宜家坚持自己便宜有好货的角色。

也许正是其他家具经销商的限制和消极竞争方式,促进了宜家的创新性经营和竞争方式。坎普拉德说:“禁止我们购买和别人一样的家具,我们就设计自己的样式,这使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品牌。”

低价好货、顾客拥戴使宜家冲破了其他家具经销商的封堵,并进而形成了一种基于与顾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宜家商业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大批量地购买产品,获得最好的价格。

一切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坎普拉德来说,家就是公司,公司就是家。1973年宜家的雇员人数达到1000人,但是实际运作仍然完全是小企业的方式:董事长是坎普拉德的老爸,公司秘书是他的侄女贝莉。用贝莉的话说是,“坎普拉德基本上决定一切,绝大多数主意也来自于他”。坎普拉德自己的说法也是如此:“宜家开始时是一个单人经营的企业”。

1976年,50岁的坎普拉德开始考虑宜家的长治久安问题。坎普拉德想为宜家构造了他自己认为是“世间独一份”的所有权结构。

1982年,坎普拉德在荷兰创立了斯地廷・英格卡基金会。

1986年,根据荷兰法律,年满60岁的坎普拉德要从公司管理岗位退休,安德斯・莫伯格成为宜家第二任总裁兼CEO。坎普拉德改任公司顾问,对宜家产品开发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位创始人能对宜家的管理不插手干涉吗?坎普拉德说:“我认为可以,如果事情不对头,让我作壁上观的确很难,但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没谁会比我自己更乐得清闲。”坎普拉德和莫伯格之间一开始就有明确划分的职权范围,同时还共用一个助理,以使两个人都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莫伯格担任宜家总裁的14年里,公司从1985年的1万名员工和60家商场发展到了1999年的5万名员工和158家商场。1999年,代尔维格成为宜家的第三位总裁兼CEO,2009年,欧森成为第四任。

作为公司顾问的坎普拉德仍然相当活跃,他的三个孩子分别在宜家的不同部门工作。通过家族所有的基金会持股并且拒绝上市甚至拒绝“借钱”,宜家牢牢控制在坎普拉德家族手中。在坎普拉德百年之后,会不会有某位“坎普拉德二世”直接出面全权掌握宜家管理大权,要看他三个孩子的能力和兴趣了。

可以说坎普拉德是一个超越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纯粹商人,但他又是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起源于瑞典的宜家,1973年将其总部随创始人的移民而转移到了丹麦,2001年宜家总部又从丹麦迁至荷兰。瑞典和丹麦这两个北欧福利国家高额的遗产税也许是这种迁移背后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现代公司制发源地的荷兰,“有着适合建立商业基地的最古老也是最稳定的法律基础。”坎普拉德说,“我所努力的,不仅仅是宜家的长盛不衰,而且是要使它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

企业无国界,全球化给宜家带来机会,也孕育了坎普拉德建立一个能够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长盛不衰公司的梦想。(编辑/周南)

上一篇:吉利+淘宝网上卖车有戏? 下一篇:吴海:乐为桔子酒店当“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