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25 06:57:5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房屋建筑的主要环节是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其施工比较隐蔽,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有效性,必须采取可靠的施工技术。本文简述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并分析了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控制要点,以共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

1.1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的基础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应该受到重视的,这些环节主要有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检验质量控制。其中施工质量是一个最重要环节,而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施工设备、检测器具不符合规范要求;操作者不按技术规程或施工程序施工;施工工艺编制不合理、原材料材质不合格、尺寸超过允许偏差,作业环境不符合工艺要求等那些素称为异常性因素。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它们,由于异常性因素可以凭借一定手段或者经验就可以发现或消除。因此要制定措施实施人为控制,消除这些因素。

1.2基础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第一,基础轴线位移。在进行基础砌筑时,通常都是先对外纵墙和山墙进行砌筑,而且对内横墙部位进行砌筑时,由于基础槽中线处于纵墙基础的外侧,这样在内横墙砌筑时则无法进行吊线找中,轴线极易发生偏差,导致上部墙体和基础之间产生一定的偏心压力,导致整体结构的受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在施工时,对于槽边控制桩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极易在施工中由于受到碰撞而产生移位,从而使基础轴线发生位移。

第二,基础标高偏差。正常情况下,当基础砌至到室内地平处时,则需要与室内地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一旦基础标高与室内地平相差较大,则会对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一旦基础下部基层标高也出现偏差时,则对于基础砌筑时的标高则很难正确把握。

第三,基础防潮层失效。进行防潮层施工时,需要对基面进行浇水,而且还在浇透,这样防潮层砂浆则会与基面进行很好的粘结!如果不浇水或是没有浇透水时,则会影响二者的粘结力度,再加之缺乏必要的养护,则会导致防潮层过早的脱水,在没有达到标准强度和密实度的情况下导致裂缝的发生,一旦防潮层开裂,则其无法有效的起到阻止水份的作用,则会导致墙体潮湿的病害发生!在冬季寒冷地区进行施工时,在受冻情况下防潮层也极易失去防潮作用。

1.3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复杂性特点: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土地面积广大,工程地质条件也尤为复杂,复杂性属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一个明显的施工特点。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淤泥质土、杂填土、冻土、季节性冻土、湿陷性黄土等不同特征的地质条件,像西南地区,基本上以溶岩地质为主。另外,我国又是一个地Y多发型国家,地聃对地基基础的影响非常巨大。比如,不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或者不科学的施工方案,都会导致房裂屋倒,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严重性特点: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具有严能特点。由于地基基础设计的缺陷无法弥补,如果设计内容不科学,将会出现严重问题,后果将难以估量,而且建筑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损失成本远远高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投入资本。

潜伏性特点:相比其它工程部位的施工,房屋建筑地堪基础施工还存难度较大的特点。对于地基基础工程而言,它的施工部位具有特殊性,其处理难度相当大。

2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2.1建筑地基基础的选型控制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

2.2建筑地基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控制

针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支护设计,可采用小放坡、水泥砂浆护坡等支护设计技术,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将待要开挖的建筑物地基现场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对地基下面的排水管道及电缆等供水供电设施搬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察绘制出施工现场平面图,平面图内容包括确定开挖的路线、边坡坡度、排水管及集水井位置等。设置测量控制网,找准并控制好基线、轴线和水准点,经反复审核后确定施工的控制方案。值得提出的是临时性排水设施的排水沟方向不得小于0.002,以免造成场地积水,对施工造成影响。此外,对于进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必要的维护检查工作,以免因机械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

2)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用反铲挖掘机挖除较硬的土质,遇到岩石层要通过岩石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其中,反铲挖掘机在进行分层挖掘土层时或者挖掘较深区域时,运载基坑土的汽车要停靠在反铲挖掘机的一侧,减少反铲挖掘机回转角度,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基坑的边角位置,难以通过挖掘机来完成开挖时,可通过人工对其开挖,确保基坑开挖的各项要求都符合设计标准。

3)待基坑开完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基坑的保护工作,可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护装置,以免施工现场的挖掘机碰坏基坑边缘或者是其它施工运输设备破坏基坑。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渠和集水井,并对场地设置一定的坡度,以防因下雨天气场地积水或者是水侵入基坑,基坑遭水浸泡后破坏土层强度,待基坑回填后发生沉降影响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3建筑地基水泥灌桩的质量控制

建筑地基施工多数采用钻孔灌桩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钻孔灌桩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建筑地基水泥灌桩施工中要严格地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前的检查工作,即施工前对钻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底座和顶端的平稳性,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因设备问题影响钻孔质量。钻孔达到设计高度时,应对孔径、孔深及孔的垂直度进行测量,如果发现钻孔某项参数和设计参数不符,应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对钻孔进行修正。修正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对钻孔进行检验、判定,符合标准后方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

3 结束语

总之,地基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建筑物竖向荷载,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其最为关键的最为基础性工程施工就是地基,如果在工程建设中没有严格控制地基施工,使得地基质量没有保障,那么将严重地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甚至会因为地基质量太差,发生沉降,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整个建筑物结构强度性下降,一旦发生微弱的地震将会导致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严格按照相关的地基施工技术标准,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细节,规范施工操作流程,确保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樊桂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1(4):107-108.

[2]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22):108-109.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