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理念如何融入毕业班?

时间:2022-10-25 06:25:48

“活力课堂”理念如何融入毕业班?

记得暑假教师培训时,校长率先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并号召“除了六年级毕业班,其他年级可以先动起来了”,一个月后,我校出台了自己的课题《如何构建活力课堂》,校长依旧对我们毕业班格外开恩,让我们受宠若惊之余带有一股莫名的遗憾,我知道,六年级毕业班任务很重,要进行毕业考了,得拿出成绩来啊!我的拼班老师陈老师,刚好是本课题的执笔人,他丝毫没有顾及六年级是毕业班的事实,天天在教师里热热闹闹的进行活力课堂,我们在隔壁的办公室里不禁听得目瞪口呆,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啊?!话说:近朱者赤。在陈老师的熏陶下,我也开始尝试遵循“活力课堂”的理念进行教学。

毕业班确实特殊,更特殊的是我们还是一个从未接触过“活力课堂”的毕业班,没有任何积淀。怎么办呢?郭思乐教授有一句话我记得很牢“如果不尽早给学生发现和思考的工具的话,他们就只有处处依靠教师,把他们叫做主体,也充其量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是高级打工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人”,我不敢完全赞同郭教授的看法,面对一群已经习惯例题分析与教师讲授的孩子,忽然之间要从一群靠乞讨为生乞丐变成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任谁也不能接受,我再一次认真学习了“活力课堂”的主要观点以及方法论,我决定先让孩子们先从“高级打工者”开始,慢慢成长。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我也发现除了一些可具体操作的措施:

完成《学记》。其实这是我一直要求学生做的,只不过刚好可以被“活力课堂”理念中为我所用。《学记》中包括四个步骤:“好词好句”“课后问答”“向你请教”“考考大家”,这与《活力课堂》中的“个体先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质疑之后再在“群体互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略读课文中大做文章。六年级上册每单元有两篇略读课文,占的比重很大,而且略读课文本身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继续自主学习,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略读课文可以说是放得很开,甚至有点放纵,由小老师完全负责。再由同学们自己评选出最佳小老师,与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相结合,评选出的“最佳小老师”可以加5分。

精读课文自主批注。应该说大部分的考点在精读课文,怎么在精度课文中也能渗透“活力课堂”理念呢?我思前想后,觉得重点语句的批注还是可以让学生尝试的,我要求学生在完成《学记》的同时,必须在每篇课文中完成多出批注,开始时,我甚至规定了每个批注不得少于50个字,坚持两个星期左右,不用我规定,大家的批注不禁洋洋洒洒,而且突发奇想,很有创意。例如:在六上《山中访友》中有这么一句话“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占了几百年了吧?……”我找了三位同学的批注——

赵吕望:运用比喻和文句形式,写出了桥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骆楠:我想成为这滚滚河水中的一条小鱼,陪伴着古桥,听古桥讲故事。

骆畅畅:虽然人类没有给予古桥任何利益,但古桥还是无私地为人类奉献,这种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啊!

学生的思维完全自主,他们的批注就是自己的体会,没有任何老师的牵引。

复习课的自主度大于新授课。我这样说,很多老师可能认为我说反了。复习课一般来说都是重中之重,怎么能放得更开呢?在这里我要介绍一种对语文学科有较大作用的一种方法:知识树归纳体系。每个单元学完之后,就可以请学生画一棵知识树,归纳知识点,我觉得到这里为止,按照学生目前的水平,老师是有必要进行知识点的牵引,知识点确定后,题目的设计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班的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培养这种学习能力,为初中学习做准备。

试卷讲评考核制。请两位同学合作讲评一份试卷。针对易错点重点分析举例讲解。学生讲完之后,由其他同学考核这两位同学的分析试卷能力,考核不通过者要再接再厉接着继续下次的讲评。其中的好处我不讲大家也已清楚,只有自己胸有成竹的孩子才能将知识点烂熟于胸,给大家讲解,这样的孩子下次完成类似的题目怎么可能错?

问比答更金贵。在我班,答出一个问题可以得1分,问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得3分,在逐步形成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我希望这种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可以促进他们提问的能力,以至于将来能养成一种“问”的习惯。

递进式奖励机制。一般在课堂上发言精彩,观点独特的,批注另辟蹊径的,可视情况而定加0.5到3分不一(在前面都有说明);阅读一本完整课外书,并安全通过考核的可获5分;帮助班级进行垃圾回收并满5元以上的可加2分……累积满10分可由各学到老师处领一个五角星,贴于教室前的排行榜,累积10颗五角星可获得一个活力笑脸,活力笑脸排行榜前10名可作为“活力学生”候选人,参与学校最高荣誉“活力学生”的评选,并且前三名可获得“活力之星”奖学金,奖学金来源于班级的废品回收。

以上是我在六年级上半学期具体实施的一些措施,操作了半个学期,恰好遇上全市语文抽测,抽测结果,名列镇首。

古人云“善战者不战”,这有诸葛亮祠堂前的对联为证: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力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两句话不但写的是战术与治国韬略,更是概括了我们的教育策略:

善教者以不教为教,教是为了不教。

像我们这样对“活力课堂”理念几乎空白的毕业班也可进行“活力课堂”教育,只不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上一篇:让每一朵花都竞相开放 下一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