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三法激趣”

时间:2022-10-25 06:09:28

小学语文教学“三法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获取知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悬念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精神一振,跃跃欲试。老师可接着说:“带你们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小兴安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老师顺势导引:“同学们,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香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许多人参和珍贵的药材,美丽的小鹿……要想领略小兴安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小兴安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从而在愉快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精心设疑

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应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质问疑难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态度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学《识字1》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说说是什么季节?分组去找春天,请把你找到的春天讲给大家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问学生在春天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年龄特征,把课堂教学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学习,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事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事物。如教学《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让学生去收集有关课文中事物的一些信息,课堂上让学生戴上“蚂蚁”“蝈蝈”的头饰进行表演,让小朋友感受到自己就是其中的蚂蚁、蝈蝈了,此时学生的情趣更加高涨。再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先让学生听录音机播放狼和小羊的故事,再在黑板上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或者用幻灯演示,让学生看清羊先来下游,狼后来上游,为理解狼“故意找茬儿”做好铺垫。再让两个小学生戴上头饰或面具表演狼和小羊,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这样,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进而充分挖掘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上一篇:湖南生产业利用FDI现状分析 下一篇:论P2P借贷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