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理财 忙时新股闲时贷

时间:2022-10-25 05:12:19

中信理财 忙时新股闲时贷

8月16日,中信银行再次发行新一期的1年期理财产品――“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理财计划4号(增强型)。据了解,该理财产品虽然仍由中信银行、中信基金、中信信托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管理,但是,与之前的打新股理财产品相比,该产品除了新股申购之外,所募集资金还可用于发放贷款或受让信贷资产。打新股理财产品首次参与放贷,成为理财追捧的新亮点。

首次参与放贷

据了解,虽然与中信理财的“新股申购1号”、“新股申购2号”等打新股理财产品一样,“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理财计划4号”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收益来源也是新股投资,即在对新股定价的基础上,发现市场对新股内在价值的定价出现偏差的交易机会,主要采取资金申购新股的投资策略。根据定价技术对新股进行上市定价,并预测首日涨幅与未来上涨幅度,有选择性的申购具有未来上涨空间的新股,并积极结合货币市场工具的灵活运用提升投资效率。

但是,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理财计划4号”在原来的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管理方打破了传统“打新股”的陈规,将优质信贷资产列入产品投资范围,忙时“打新股”,闲时放贷。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新股发行并不是连续的,传统的“打新股”产品除了申购新股外,主要还投资于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产品,因此就出现近40%的时间处于募集资产运用效率低下的状态,整体资产运作效率尚存巨大潜力。

此次中信银行推出的“增强型”打新股理财产品,独创性引入发放贷款或受让优质信贷资产等投资模式,而信贷是银行最具优势的业务,也是主要盈利模式,运作流程成熟。目前,随着央行加息,贷款利率又进一步走高。给于闲置状态的资产,增加了投资低风险金融产品的机会,从而能够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据了解,“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理财计划4号”计划募集50亿元,购买起点金额为5万元,购买门槛较低,适合流动资金较少的普通投资者。另外,该理财产品将参与新股网下配售获取更高收益。统计显示,网下配售平均中签率为0.92%,为网上申购的2.8倍,在理想情况下,其年收益率高达55.6%。中信银行预计,“打新股”与放贷结合,预期年收益率为4.5%-18%,与“新股申购1号”和“新股申购2号”的年收益率分别为9.8458%和10.16%相比,收益率更为诱人。

当心收益率“忽悠”人

当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理财收益也一个比一个的诱人。动不动就是10%,甚至20%的收益率预测,有些理财产品甚至开出50%的理财收益。然而,实际上,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是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才能实现的。资本市场是风险市场,能够实现最高收益率的几率微乎其微。打新股理财产品也不例外。因此,投资者要当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陷阱”。

另外,无论是打新股理财产品还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如果真能如预测一样达到了高收益,也并不是所有的收益都能进投资者的腰包。如招行新股申购6理财计划产品,如果年收益率高于4%,招行将对高出4%(不含)低于9%(含)的部分收取20%的业绩报酬;如果年收益率高于9%,将收取30%的业绩报酬。

无独有偶,工行的第1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B款规定:固定费率0.7%,如理财产品年收益率高于3.6%,工行对高于3.6%、低于8.8%(含)的收益部分收取20%的业绩报酬;对高于8.8%的收益部分收取40%的业绩报酬。华夏银行的人民币创盈2号规定,对年收益率超出4%的部分提取50%的业绩报酬。在相同收益水平下,业绩报酬提取比例的差异,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实得收益。

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打新股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其中的细节条款。面对市面上各大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需要提示投资者的是购买打新股理财产品,要看清报酬及提取条款。所谓的报酬提取,就是说当投资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后,银行将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报酬。

三大风险预警

与一般人民币理财产品3%左右的年收益率相比,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超过10%,收益相对较高。另外,据中信测算,此次推出的“新股申购理财计划4号”预期年收益率为4.5%-18%,属黄色级别(较低风险),再加上其5万元起购的低门槛,尤其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购买。但是,据了解,该产品是封闭式的理财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差。

然而,低风险并不代表零风险,投资者购买该理财产品,还需注意规避股市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据了解,此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于将申购中签的新股在公开交易市场出售后的价差收入,新股申购中签率以及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波动情况直接影响到理财产品的收益乃至本金。如果新股发行稀少,或者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投资者有可能损失本金。

另外,如果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新股申购相关法规政策发生变化,导致市场变动,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最后,利率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在理财期间内,市场利率上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随市场利率上升而提高。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同时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尤其是新股申购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

上一篇:民生携手云铜“非凡”理财 下一篇:高端健康险 不设免赔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