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病虫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5 04:03:09

湘西州病虫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结合当前湘西州病虫测报体系基本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病虫测报;问题;发展对策;湖南湘西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155-02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全州耕地总面积13.5万hm2,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柑橘、玉米、油菜、蔬菜、烤烟、马铃薯、茶叶、百合等。受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年来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均在偏重以上。因此,做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为防控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指导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农作物所倡导的“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对测报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1]。

1 测报体系基本情况

1.1 队伍现状

湘西州现有1个州级植保站及8个县(市)级植保站(局)。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病虫测报人员216人,其中州级3人,含专职测报人员1人;县级43人,含专职测报人员21人;乡(镇)级167人,全部为兼职测报人员。职称方面,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82人,助理农艺师95人,技术员31人,其他6人。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的占3.7%,30~40岁的占32.4%,40~50岁的占39.8%,50岁以上的占24.1%。

1.2 病虫监测点

全州8个县(市)共设立54个病虫测报监测点,其中水稻26个、柑桔13个、蔬菜8个、烟叶2个、马铃薯2个、葡萄1个、玉米1个、猕猴桃1个。常规监测对象主要为水稻、柑橘、蔬菜、油菜、玉米、马铃薯、百合等,监测对象涉及30余种病虫害。

1.3 监测设备

目前,8个县(市)全部安装了自动虫情测报灯,3个县已建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并投入使用,病虫观测圃、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移动数据采集及GPS、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等仪器设备的应用丰富了病虫测报手段,提升了病虫监测水平,提高了预测预报准确率。另外,州级及4个县(市)区域站正在建设之中。

1.4 病虫测报

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石,也是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植保部门均把测报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做好重大病虫会商预报,在每年年初和年中各召开1次主要农作物病虫趋势分析会议,做出全年和半年的趋势分析,为各级政府部门指导农业生产作参考。二是制定联系汇报制度。根据省植保站病虫调查和汇报要求,制定了农作物病虫报表联系汇报制度,做到主要病虫害7 d报1次,突发性病虫害及时汇报。在重大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实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并将各县市病虫汇报情况列为年终植保工作评先评优的考核内容之一。三是及时病虫信息。按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病虫发生情况,主动与兄弟市州交流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做到病虫信息互通共享。综合运用电视、网络、声讯等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防治信息,做到重大病虫防治技术信息无缝覆盖,及时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四是推进县级可视化预报工作。2012年,全州共有7县(市)开展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共制作和播报病虫预报和防治技术39期次,其中水稻病虫防治21期次,柑橘病虫防治11期次,其他作物4次,收视率达68%,深受农民群众的好评。五是抓好病虫信息与植保技术进村入户。2012年,州县(市)植保部门共编写发放病虫情报125期次共10.255万份,排出病虫情报公告版75期次12 500份,发送病虫防治通知单74期次6.8万余份,印发技术明白纸3.2万份,张贴大幅防治通知6.5千余份,出动植保宣传车85次,发送病虫防治手机短信3.85万余条。

2 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老旧或闲置

一是设备损坏。据2012年年底统计,全州8个县市的自动虫情测报灯能正常使用的仅有2盏,其余的均因露天环境及使用年限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损坏而影响使用。另外也存在人为破坏监测设备的情况,如永顺县植保站的自动虫情测报灯曾遭人盗卖。二是设备闲置。有的县区域站建成后,由于诸多原因,仪器设备摆放在实验室内长期未使用,造成了仪器的浪费。

2.2 工作经费不足

多数县(市)植保站没有病虫测报专项经费,而有测报工作经费的一般每年仅为2万~3万元,乡级更谈不上测报经费。由于经费有限,每周的病虫测报田间调查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2.3 田间调查时间偏少

测报数据第一手资料必须来自田间,测报人员每周均要进行田间调查,但由于多种原因,基层测报人员田间调查次数偏少,或调查的监测点不全,达不到规定调查要求,不能很好地完成测报调查任务,有些测报人员上报数据甚至凭经验填报,不能真实反映田间病虫发生情况。

2.4 工资待遇低,人心不稳定

由于农业系统人员工资普遍较低,待遇差,加之下乡调查工作辛苦,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正规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到基层植保部门工作,即使是工作后也不安心,不时有部分年轻人考到福利待遇更好的单位(如烟草公司等);二是部分人对待工作不尽心尽力,有得过且过的思想,下乡调查马虎,测报数据大打折扣;三是许多乡镇农技人员为创收,以搞经营为主,正常的测报工作得不到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2.5 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是人数偏少,大部分县(市)植保站专职测报人员仅为1~2人,乡镇一般没有专职的测报人员,导致很难完成每周主要农作物的病虫测报调查任务;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40岁以下人员仅占36.1%,部分测报人员由于年龄偏大,计算机水平较低,在植保专业统计网络填报及数据上报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三是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县(市)测报人员不是大农学类专业,对于病虫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很准确地完成田间调查及数据上报任务。

2.6 测报技术较复杂

目前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比较规范,但部分测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不太方便、简捷,给测报人员田间调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在病虫害田间调查中,病害的测报技术涉及到病情指数,而病情指数公式计算比较复杂,基层测报人员不太容易掌握,往往凭经验来估算,数据有较大误差。

2.7 管理体制不畅

由于州站对县(市)级植保站仅为业务上的管理,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存在测报任务下达到县后个别县不够重视,工作得不到很好落实。另外,乡镇农技站大多属双重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导致乡镇病虫测报工作的开展不太理想。

3 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河北、重庆、天津、湖南、江西等省、直辖市相继出台了《植物保护条例》[2],此外,为了突出病虫测报工作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湖北省和四川省还分别出台了《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员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也应争取省人大或省政府就测报工作立法,明确测报工作的公益性职能地位,切实加强病虫测报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投入等的管理和保障。

3.2 加大财政投入

应进一步明确病虫测报的公益性职能,在资金保障上,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预算制度,各级财政在预算中要对病虫监测预警提供公共财政支持,确保相应的专项投入,并随着财政的增长而增加。

3.3 健全测报队伍

针对基层测报人员偏少、流动性强的现状,各县(市)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测报人员队伍,最好从农业院校中招聘专业人才,并保证其在较长时间内直接从事测报岗位,确保测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严格控制非农专业人员占编进入植保系统。

3.4 抓好业务培训

对于测报新人应统一参加病虫测报理论与实践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同时,每2~3年对所有测报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学习、生产实践等,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提高测报人员水平和能力。

3.5 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教育

通过对测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责任教育,提高测报人员对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测报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3.6 提高测报人员待遇

对于经常下乡进行病虫调查的测报人员要适当增加补贴,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并在晋升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以激发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7 创新方式

综合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报刊等快速高效的信息平台和传播工具进行。首先要重点抓好主要农作物病虫关键防治时期病虫电视预报,由于其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生动、信息传递快捷、时效性强、信息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等显著特点[3],方便广大农户及时了解相关防治信息,利于提升病虫防治水平。其次在州、县(市)两级的农业网站开设病虫情报专栏,及时病虫情报及病虫知识,还可在州、县(市)报刊开设农业相关栏目,如《团结报》已开设《农技之窗》,方便农户了解主要农作物病虫信息。另外,设立病虫预报咨询电话。如山东省、江苏省等地已设立“农业110电话”,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利用电话对农户无偿进行技术咨询,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4]。

3.8 强化区域站管理

为加强对区域站的管理,河北省植保植检站制订了《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测报区域站管理办法》和《河北省测报区域站测报工作考核办法》,规范了测报区域站及其职责、调查监测与预报、测报设施管理和奖惩等内容。湖南省也可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区域站的有害生物监测作用。

4 参考文献

[1] 谭涵月.红河州病虫测报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11(5):43-44.

[2] 吕国强,赵文新,王建敏,等.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0):36-38.

[3] 张跃进,汤金仪,姜玉英,等.农作物病虫可视化发展与应用前景[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11):40-42.

[4] 翟保平.农作物病虫测报学的发展与展望[J].植物保护,2010(4):10-14,22.

上一篇:应用集合辨析物理概念 下一篇: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