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特点与对策

时间:2022-10-25 03:14:13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特点与对策

摘要:小学生怕写作文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必须纠正学生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力求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心理障碍 对策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体会: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所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克服怕写、厌写作文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的原因是:

一、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的困难。儿童是先学会口头言语而后学会书面言语的。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在成年人言语影响下学习口头言语。在入学前已有初步的口头言语能力。儿童的书面言语是在入学后,经过从识字、组词、串句、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等过程才学会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书面言语远比口头言语复杂和困难得多,因此,小学生要由口头言语到学会写作形式的书面言语,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二、理解、熟悉作文对象的困难。作文,不管是记事、叙事或描述、议论的形式,它总要有一定的对象,要表达一定的事物,总不能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所以,作文首先就有一个理解、熟悉作文的对象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要他们理解、熟悉作文的对象是一个大的困难,他们感知事物,很不善于观察和进行抽象思维,不懂得事物的外部特征和相互联系,所以,作文时拿起笔来,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真是“万事开头难”的困惑。

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困难。作文虽然也要具体形象思维参加,但主要依靠抽象逻辑思维。要在掌握字词的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和进行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思维形式,才能进行作文的构思,才能用简练的语言经过修饰来表达思想,做到说之有据、言之有物,条理清楚、层次井然,最后把作文写好。小学生在低年级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也习惯了具体形象思维的形式。现在要转到命题作文,这种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作文,无疑又是一大困难。

四、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就要降低作文的起点和要求,精心构建作文进步的平台。以往小学生作文成人化的现象己经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我能行。其次,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评。要懂得欣赏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你的评价的语言应该是欣赏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的意见也应该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应该是讽刺,挖苦的和泛泛的。想一想,婴儿是怎样在大人惊喜的欢呼中蹒跚学步的,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第三,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1-2篇认为较好的作文存档,学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选作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习作与原文同时保留。到学生毕业,几十篇学生自己的作品,字数由少到多,语言由幼稚到趋于成熟,清楚地记录了学生作文成长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看到自己作文进步的历程。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是可以理解的。要想解除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的心理,要想实实在在的提高作文能力,必须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耐心的指导,不可操之过急。具体做法是:

1、在发展口头言语的同时要重点发展书面言语,突破识字关。为此,应加强识字教学,使学生能记住、识别基本词汇,能够书写无误。不仅要储存有足够的词汇,而且能够把每个字和记忆库中的鲜明的表象及周围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不只是对字、词的死记硬背。这样,在作文的时候,能回忆起来,用得上,用得准确,才能在理解文法的基础上用完整而优美的语句来表达思想,进行构思,完成作文。

2、指导学生理解、熟悉作文的对象。主要指导他们通过直观教学、参观、旅游等,实地去接触事物,了解事物,这样就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心中有数,就不会害怕作文了。

3、对学生作文时的具体指导。1怎样出题,出什么样的题,这是必须考虑的。应该出和课本中学生学过的课文相类似的题目,特别是开始命题作文的时候。再就是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的为学生所熟悉的事物的题目,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到高年级后才可以出一些由学生独立构思的题目。2启发诱导。题目出后,不管是哪一类的题目,教师要进行启发诱导,对作文如何写,作一定的分析,为学生思维引路。这对刚开始命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3作文批改后要写评语和进行评讲,评语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评讲在全班进行,表扬好的以激励学生上进心理,在表扬中介绍写得好的经验,给学生以学习榜样,提高作文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写出文通字顺、表达真情实感、充满童趣的习作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喜欢作文,乐于作文,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始终追求的一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境界。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知道什么是孩子所喜欢的,所乐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帮助孩子们克服写作、烦作文的心理。这样努力去做了,你就会发觉你的作文教学己经渐入佳境了。

总之,怎样指导小学生作文,这是十分复杂而又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一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得依靠广大语文教师去总结经验来回答。

上一篇:语文教学要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 下一篇: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