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10-25 01:56:20

试论新课标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

摘 要: 文章主要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采集大量文献资料,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提出新课改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从观念、情景、差异、生活、实验五个方面,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优化。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高效生物课堂 构建策略

1.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单一。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导致教学单一、枯燥。在上述状况下,学生非常容易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2教学内容死板。生物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各项知识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把握好上述关联对降低学习难度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到上述关联效果,只是单纯灌输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板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益。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知识进行引申,不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教学内容教条主义,这导致知识的理解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3不重视动手实践。当前一些学校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达到实验教学指标,没有完成对生物课程对应实验的设计,这直接制约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部分学校虽然设定了生物实验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没有设置合理流程,没有进行科学引导,最终导致实验流于形式。在上述过程中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及能力水平的提升。

2.新课标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

2.1转变观念,构建创新教学体系。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设置教学任务。只有围绕学生开展生物教学操作,其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改善。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好教学创新,将单纯知识教学转变为知识能力一体化教学,确保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将生物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课堂进行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改善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2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情景,通过创造问题环境、知识环境、实验环境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景设定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内容对应选取,要依照课堂教学指标要求合理筛选,从而保证情景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提高情景应用质量。除此之外,情景设定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把握好情景的创新性及可塑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

笔者在教学《流动的组织――血液》的过程中,就从文章中血液内容出发,选取了两段血液视频。第一段视频主要展现了血液在身体中的流动状况,第二段视频主要展现了血液的形态、颜色和内部成分等。笔者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说:“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流动的组织――血液,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吧。”然后由上述视频自然引入到课堂内容中。上述情景的引入降低了课堂内容的难度,增强了生物教学的吸引力,学生学习效果大大优化。

2.3注重差异,营造积极环境与氛围。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上差异,针对学生具体状况实施对应教学,因材施教,从本质上提高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效益。笔者在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及普通三组。在教学中笔者只要求普通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要求该组学生完成基础课后作业;要求良好组学生在掌握基础学习知识的情况下适当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要求学生完成全部课后作业;要求优秀组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及作业进行全面拓展,让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在上述分层次教学后学生学习质量均得到非常好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

2.4回归生活,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新课标背景下生物课堂构建时需要做好生物知识的生活化处理,要适当设置生活背景,给予知识一定的空间环境,从而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这种生活背景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让抽象的知识生动化、立体化,对学生生物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笔者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从生活场景出发,对其影响因素、影响状况进行阐述。让学生以生活实例进行解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节内容的印象,还加深了学生对该节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2.5合理实验,改善动手操作能力。生物实验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实验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保证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从本质上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教师要充分考虑生物教学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实验内容设计及流程设计,要保证实验任务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3.结语

随着新课标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初中生物教学已经得到了本质上的转变,已经开始对其知识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和改革。在今后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核心内容,要做好对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做好对知识和能力体系的革新,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教育效益,加速初中生物教学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潘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市场论坛,2011,05:93-94.

[2]俞彦卓.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4,12:150.

[3]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130+145.

[4]周万琴.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173-174.

上一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校奖学金评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