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之刍议

时间:2022-10-25 01:48:51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之刍议

【摘要】听力技能是英语教学中要培养的四项基本技能中的重要一项,然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情况却令人堪忧。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改善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图式理论 高职 听力教学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广大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说的能力培养也日益引起重视。而学生的听力训练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英语学习者发现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更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状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而且,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较差,学习劲头不足,动机不明确。英语听力水平自然是降了又降,现在的高职生已或多或少地学习了几年英语,但他们几乎没有受到过专门的听力训练,再加上词汇量有限,知识面不够广,听力基础较差,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挫败感,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学生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语言学习,听力技能仍得不到提高。

2.高职教师英语听力教学状况

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师缺乏听力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把听力录音播放一下,然后核对答案,听力教学通常是被当作听力测试来进行,教师们很少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指导。教师缺乏听力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2)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听力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做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体。这种“一言堂”模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直接影响了英语听力教学效果。(3)高职英语听力教材影响听力教学。高职英语听力教材相对陈旧,缺乏趣味性真实性与时代性,各个专业教材内容及难度划一,这都不利于英语听力教学的开展。

二、图式理论的概念及运用意义

图式理论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把围式理论应用于语言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从而利于新知识的接受与吸收。

三、图式理论适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听力理解是一个将头脑中的图式与接收信息联系起来的过程,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适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1.图式有助于间接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高职学生大部分听力差,不会运用听力技巧。运用图式理论有助于听者对上下文的预测,预测能力是听力理解的重要技巧,是听者根据背景知识预知和上下文推测说者意图的活动。学生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找出微观背景知识,建立信息框架,弄清所听文章的类型、结构和大意,就能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当听者的图式被具体的听力材料激活时,就可以有效的预测出所听材料接下来的内容,由此可以提高听力效果。

2.图式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焦虑。有些高职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一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还没开始听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种焦虑情绪无形中阻碍了信息的输入,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而图式为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供了心理框架,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中。这是因为学生所具备的相关图式越多。越能专注于重要的信息,就越能在听力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整体上把握语言传达的信息,不会因未听懂个别生词而感到紧张、焦虑。

四、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对提高高职学生听力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运用图式理论。

1.激活与建立相应的图式。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要耐心地、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构建新图式。这些图式包括相应的词汇、语法知识及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及相关的语篇文化背景知识,有了这种图式,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应用它浏览听力材料的练习,根据问题和选项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预测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大致内容方向。因此,听力训练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其已掌握的单词、句型及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可能遇到的新单词、句型,并对相关的语法知识背景知识进行讲解。

2.采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式听力教学模式(un-derwood),即听前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阶段。听前阶段主要是教学词汇和激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图式。通常采用视听手段,利用图片、照片、幻灯、多媒体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扫清语言和文化障碍。听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兴趣和欲望、熟悉话题、预测大意等。听力理解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方面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对材料进行预测,推理,掌握文章大意;另一方面,运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细节的听辨。听后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听过的材料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口笔头转述所听内容、写梗概等,以巩固他们在大脑中建立的新图式。

3.选用合适的教材。在选用教材时要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与时代性,并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这样有利于激活建立相应的图式,有助于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做好听前准备工作,包括扫除生词障碍,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更要注重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新的图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泛听、泛读,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世界知识(图式),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基于情境认知的聚合物结构分析研究性教学探讨 下一篇:谈水彩风景课的取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