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构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体系

时间:2022-10-25 01:39:23

论如何构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8-000-01

摘 要 公司在生产经营不同阶段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财务风险是公司的重要风险之一,开展财务风险监控工作是促进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电信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目标及原则、管理体系、内容及指标体系、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五个方面搭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体系。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监控 体系 指标

一、目标及原则

1.财务风险监控目标:培育和提高公司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公司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捕捉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漏洞、管理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管理基础,发挥公司ERP、IT技术的优势,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风险监控原则:以财务管理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相关活动进行监控,是财务风险监控最基本的内容;向业务前端延伸,与业务深度结合,与市场监控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对公司财务风险的监控;兼顾内外部监管重点,互为支撑,实现财务风险监控的内外联动。

二、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监控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建立省公司、地市分公司的二级管理体系。各级财务部门为财务风险监控的职能部门,负责财务风险监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各级财务部门负责人对本公司财务风险监控工作负有组织、领导和监督的职责。

各单位财务部设置财务风险监控岗位,并配备人员负责实施监控工作,同时优化财务部内部工作流程,强化沟通。

三、内容及指标体系

1.财务风险监控指标设计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必须与公司实际相结合,使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公司的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全面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应该全面、系统反映公司的财务风险,设计的指标充分考虑公司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动态性原则。即监控指标必须在分析公司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发展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监控的时效性。

直观实用原则。即监控指标要直观地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简单实用。

2.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市场经营活动监控、网络运营活动监控、投资建设活动监控、采购活动监控、日常管理活动监控、资金管理活动监控、综合分析监控、财务组织管理八个环节监控。

(1)市场经营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收入质量指标:逾期欠费率、坏账率、用户欠费账龄结构、现金收入比;

资源利用指标:各项营业费用占收比;

营销物资管理指标:终端库存及账龄。

(2)网络运营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源利用指标:修理费、能耗成本占收比。

(3)投资建设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在建工程指标:在建工程转固率、资本性支出入账率、长账龄在建工程、长期暂估资产占比;

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占收比;

固定资产指标:固定资产闲置率、百元资产创收比;

资源利用指标:租赁费占收比等。

(4)采购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付款管理指标:暂估债务占比、付款逾期率等;

库存管理指标:存货金额、结构、账龄等;

废旧物资指标:废旧物资处置资金流入及时率。

(5)日常管理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源利用指标:办公、招待、会议、差旅费、车辆等费用占比;

税务管理指标:非正常纳税调增金额。

(6)资金活动监控指标包括:

资金计划指标:资金流入、流出计划执行准确度;

账户管理指标:个人存折、账户数量;

存量资金指标:货币资金沉淀率、营业款占比;

现金支付指标:大额现金结算;

退费管理指标:大额退费、异常退费。

(7)综合分析监控指标包括:

经营现金流指标:经营现金流/EBITDA比率等

营运资本指标:各项营运资产占收比

会业核对指标:银行存款、营业款、营运资本、专业线费用等业务台账;

(8)财务组织监控指标包括:

运行状态指标:管理功能完备率、管理制度完备率、管理行为差错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项监控指标的公式、指标说明、监控方法、数据来源、监控周期等。

四、工作程序

财务风险监控按如下程序开展工作:

1.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风险监控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提交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向财务风险监控工作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

2.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监控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财务风险分析,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财务风险分析有两个要素:监控指标和控制点。监控指标是用于监控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控制点是指控制风险指标的临界点,一旦测评财务指标超过临界点,则需开展相应的风险分析工作。

在开展财务风险监控时,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合非量化因素提高监控的效果。

3.财务风险处理。财务风险处理主要是指如何改进公司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五、工作机制

财务风险监控实行闭环管理,通过问题的提出、落实、整改和跟踪反馈四个环节的实施,实现对风险问题的全过程管理。

1.建立风险提出及上报制度。

2.建立风险落实制度。对于财务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问题,按月下发财务监控报告,根据监控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

3.建立风险整改跟踪制度。对财务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问题需以台账形式记录备查,动态跟踪整改进度。

4.建立通报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报财务风险监控工作的开展情况、管理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工作要求等。

参考文献:

[1]何瑛.电信运营企业财务转型。经济管理出版社.

[2](美)COSO制定.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