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传播方式 新媒体制作“两会大餐”

时间:2022-10-25 12:26:18

颠覆传统传播方式 新媒体制作“两会大餐”

在2017全国两会报道上,全国各家主流媒体预先成立的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新老搭配的编辑记者组成融媒体报道一线方队,纷纷展示了在全景影像、短视频、微视频、人工智能、H5专题制作、VR、AV、大数据、数据图解等形态上的独家技能,正逐步颠覆以往的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促进两会报道逐步向 “炫耀新媒体+一技之长”报道的华丽转变。新媒体直播神器粉墨登场,为网民精心制作了一顿全视角、零距离、面对面、实时移动直播的“两会大餐”,凸显了媒体深度融合集团化报道新模式,开启了融媒体+报道新航程。

人工智能(AL)+大数据报道初露锋芒、端倪可见

人工智能(AL)+大数据报道,旨在实现以会话为基础、以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的人机交互性,是未来新媒体报道发展的使然。

2016年全国两会,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百度智能机器人“度秘”共同推出“度秘带你看两会”特别报道,通过人机对话,传递两会的好声音、权威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在百度新闻上线的最新版本中,基于人工智能的“聊”新闻功能亮相,用户只要点击进入交互界面,就能获得自己所需的重要新闻,还可以向机器直接提问,查找所需内容。3月1日,新华社客户端更新到4.0版本,推出独家“智能引擎”,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语音语义识别等技术,以人声和全媒体形态向用户反馈最新新闻资讯。

2017年全国两会,有的主流媒体将智能机器人引入演播室,实现人机互动、实景虚拟切换,增加播报时尚感,吸引更多用户,由此带来点击率的提升。中国军视网推出全国两会机器人“军视侠001”,有关全国两会的日程安排、国防和军队改革等问题用户都可以向它询问,“军视侠001”会把它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2月28日,光明日报宣布“小明AI两会”正式上线。这是一款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用于两会报道的应用,开创了两会报道文字、图片和语音三种交互方式、热点新闻的新模式。全国两会期间,“小明”每天会从最新的两会报道中分析信息、挖掘数据,及时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两会报道盛况。

虚拟现实技术(VR)+H5、全景相机报道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H5、全景相机,编辑记者的个人化视角、全景视角与用户视觉听觉相结合,受众的角色从会外虚拟进入会场,而且非常直观,如同身临其境。2016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进行了虚拟现实(VR)+H5、全景相机在新闻报道中成功尝试,推出了全景报道、虚拟会场。

2017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将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多家媒体推出VR频道,采取VR、H5、360度相机等新媒体创新技术,让今年全国两会更加清晰透明、立体直观、全方位移动直播,用户可从不同的视角“参与”两会,让其有直达现场之感。用户只要打开移动客户端,佩戴VR眼镜,新媒体设备不仅记录会议立体多维空间动态全景,而且让网民感觉自己仿佛就是现场听众,身临其境地观察两会现场的精彩效果。

新华社记者使用的360度全景录播、拍照设备,酷似外星人的造型引人注意。光明日报向媒体界亮相一套被称之为“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首次将裸眼与VR直播应用到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的最大特点是仅需一名记者就可实现普通视频、全景、VR的同步录制与直播。报客户端全新改版,以全新界面亮相,实现栏目定制功能,并推出H5、VR、直播等特色频道,努力打造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强大、用户体验效果更加时尚的权威军事新媒体平台。中国军视网推出《指尖“微两会”》系列H5,普及两会知识、报道两会动态。《法制晚报》记者头戴的安全帽上装有全景VR直播镜头,备受媒体人关注。有的主流媒体提出“带你身临其境看两会”的报道口号,前方记者开启“VR模式”,画面、声音无死角记录;后方用户打开客户端,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两会场景,实现360度沉浸式体验。

与VR技术营造的“虚拟空间”不同,AR技术通过引入多层次的数字信息,对真实事物进行丰富与完善,从而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实时无缝接合。

移动直播(MB)+新闻移动网(客户端)报道终端随人走、直播随时看

目前,新媒体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5G时代即将来临,会议报道移动直播渐成常态。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拉开了用户通过网络直播看两会的序幕。2017年全国两会,新媒体网络直播将进一步延伸,拓宽传播渠道。主流媒体除了在电视、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的直播外,门户网站也将直播延伸到了客户端平台。

有的主流媒体竞相在移动传播、移动视频直播发力,坚持移动优先、传播快速原则,第一时间向移动端供稿,彼此展开谁新闻首发、谁速度第一的较量。开通两会全场直播和新闻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部长通道(之声)、两会专访全程视频直播,掀起媒体直播大变革,彻底改变以往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更适合用户阅读体验、心灵洗涤、美的享受。用户只要扫描主流媒体客户端二维码,即可进入移动直播画面屏幕。据两会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今年两会期间 “部长通道”采访,部长们会与记者们面对面交流。所有部长交流画面和讲话,用户都可实时收看、回放。2月19日,人民日报社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新华社推出移动直播功能的“现场云”、央视新闻移动网也相继亮相,进一步实现了多屏联动、互动分享、社交化的功能。

2017全国两会,人民网开设人民访谈直播,联合腾讯网重磅推出超100小时的大型视频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从3月3日9时起,每天9小时在PC端、移动端不间断视频直播、全景直播两会,将《两会进行时》贯穿两会始终,内容涵盖两会核心议程,以及前方记者的一线报道、高端访谈、权威解读、会场花絮及创意微视频等各个方面,为用户提供全视角、多层次、移动化的两会直播体验。新华社进一步突出创新和融合理念,在新华网首页首屏上开设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融媒体专区,推出两会直播、特别栏目部长之声、的两会时间咋安排?、1分钟视频告诉你!、两会特别节目共商国是、两会访谈、两会视频,多终端、全方位覆盖两会焦点。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移动融媒体新闻平台――央视新闻移动网正式上线。该网既是一款以移动直播为常态产品的新闻资讯客户端,也是一个基于电脑端的新闻网站,通过互动直播、即时视频回传、多屏联动等功能,使用户直击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看到更多、更快的新闻资讯。2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W阳夏丹在节目结尾处一改以往表述获取更多新闻资讯的常态,请关注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方式,改为请您关注我们的央视新闻移动网,下载地址可以搜索“央视新闻+”。央视网在今年全国两会专题页面右上角显示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自3月3日9时起,央视新闻遍布全球的记者可以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APP来完成现场的采集、编码、传输等环节,开通两会新视角:“移动直播”(跟着主播上两会),“快看两会来啦,这六大看点你得get到”,“快看部长通道第一问教育部长就夸问题好!关于啥?”。光明日报推出的“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利用光明云的服务同时实现包括电脑、微信和手机APP等跨平台的新闻直播与,将同时为15家平台提供高达3K画幅、4M码流(每秒传输在0.5MB)高清视频和VR视频信号。新浪新闻在今年两会期间,与人民日报、央视网、央视财经、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10家中央媒体,以及北京青年报、广东卫视等10家地方媒体达成直播合作,搭建起融媒体平台,打造两会期间最大的媒体报道直播联盟。

5G时代的到来,令人憧憬,标志着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直播随时看。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媒体、新闻客户端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互动交流普及化、官民化、常态化。互动交流,是“互联网+”催生出来的民主新业态,“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是代表委员之间交流、代表委员与网民之间沟通的主渠道。互动最大的特点是能给网民带来两会心声或者表达个人的意愿,而“三微一端”为代表委员与网民搭建起建言献策的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平台。

2017年全国两会,全国主流媒体继续发挥自己独有优势,重点强化与受众“互动”,网友轻触屏幕,即可“参与”到两会中,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为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性优势,主流媒体开辟多个话题互动栏目,设置多类话题贴,汇聚网友对全国两会的期盼和建言。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平台,文字、图片、视频报,邀请网友微信问政,并与代表、委员进行网络互动,使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及时性强、互动性好、传播范围广、受众人群多,营造网络民主的浓厚氛围。人民网开设“我有问题问总理”即强国论坛2017两会特别策划、2017年全国两会调查,征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意见建议,让代表委员倾听网民呼声,解答群众关心的话题。新华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两会互动、两会调查、系列微视频(基层代表委员行李箱)、两会大家谈、两会民调等互动栏目,让网民从两会声音里寻求中国发展答案。有的主流媒体设立开放式演播室,引入视频、音频、网络等内容,打通大屏小屏、线上线下,突出电视与网络平台、新闻APP、微信等互动,多样态、大信息量传递两会资讯。央视网以及央视新闻微博的直播是中央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延伸,今年两会中推出代表委员视频采访节目《@所有人,代表委员来回话》,回应网民呼声,搭建会场内外连心桥。有的商业媒体网站开设会议视频直播、全程直播、直击现场、视频报道、部长发声等栏目。网友进入新闻直播间,可看见2017年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需要做准备和关注的话题,受众可随时观看或回看两会新闻直播,有的可以与代表委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作者系驻京某部数字新闻主编)

上一篇:时空大数据助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 下一篇: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数控加工自适应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