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24 11:41:35

浅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问题,已在新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体育教学的实际调查,从教育意识、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方面,阐述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而针对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体育教育认识、完善课程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旨在促使高职体育教学朝着又好又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53-1

一、前言

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作为传统课程,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却面临尴尬的局面,其中教学地位不突出、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已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痼疾”,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所以,审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多样化教学形态,对于创造积极的体育教育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一)高职体育教育意识不强,教学地位不突出。体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体育教学的境地让人担忧,薄弱的体育意识造成高职体育教学地位不突出,学校领导不重视、师生漠不关心的情形,逐渐将体育教学忽视在“浩瀚”的课程体系中。从实际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对体育存在成见,孤立体育教学开展,流于形式的课程设置,无法促使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领导忙于学校升格,而体育科学就无暇顾及,关于相关规定的贯彻实施不到位,体育教学改革事业停滞不前。

(二)教学内容单一,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现代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运动需求形成偏差。特别是教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学生的个性追求。从实际来看,体育教学内容几乎是竞技类运动项目,项目内容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习,而在大学期间仍然持续广泛进行,无疑是抹杀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出现逃课或抵触的现象。

(三)体育硬件建设滞后,基础条件欠缺。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依托完备的教学设备,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经费投放力度仍不足,硬件建设滞后,现有的体育设备老化严重、场地破旧等问题均比较突出。与此,新设备的采购跟不上,添置的都是一些简单的体育器具,而乒乓球、篮球等,无意于体育教学的全面开展。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尴尬的境地,教学活动要开展,却缺乏必要而完善的教学设施,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

(一)落实体育教育方针,强化体育教学地位。体育教育的指导方针是“健康第一”,全面而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中,体能的提高、健康的增进,是两项重要目标。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首先要端正体育教学的态度,重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特别是积极调动教师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这点非常重要。学校要创造条件,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严格贯彻国家相关规定,一手抓好学校建设,一手抓好体育课程发展,这样才能促使体育教学健康而持续发展。在对待体育教师上,要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视同仁,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均要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端正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态度。

(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考核评分方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僵化,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来较大影响。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教学大纲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执行教学大纲时,应该灵活处理,学生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更多的体现自主性,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必修和选修课,促使教学内容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情形。

对于体育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优化体育教学的重要工作。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的看达标成绩和技评,这样反而会恶化体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应该加入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学生成绩提高幅度的观察,这样才能合理考核体育,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体育教学尴尬的教学境地,强调体育教学应该强化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高职体育要转变当前的教学现状,要不断强化资金投放力度,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尽力改变现有的陈旧器材、添置匮乏的体育器材,建立一些体育场地,这样可以创设良好的体育氛围。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科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强调了体育教学在该些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从实际来看,高职体育教学的境地较为尴尬,要想摆脱传统教学问题的束缚,关键还是在于优化与改革,促使体育教学形成全面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体育教学真正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粉霞.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其解决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2).

[2]侯义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1,(07).

[3]黑旭东.对体育教学的初步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1(08).

[4]杨晓燕.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新报,2011,(23).

作者简介:肖健 (1983-),男,汉族,江西南昌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上一篇: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