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实则罂粟壳“作怪”

时间:2022-10-24 09:55:51

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上述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面馆、餐馆、火锅店等,其中25家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罂粟壳是什么,一般被非法添加在哪些食品中,长期食用含罂粟壳成分的食品是否会产生成瘾性?

百吃不厌,实则罂粟壳“作怪”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马志英

罂粟之壳也致瘾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当罂粟开花结果后,将大小如鸽蛋的成熟果实除去种子、干燥后便是罂粟壳。罂粟壳被列入《中国药典》,其功能与主治为“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在强力枇杷露等止咳药中,罂粟壳也是主要原料之一。但它易成瘾,不宜常服,如止咳药的每日服用量中只含有2.25毫克罂粟壳。

与鸦片、海洛因相比,虽然罂粟壳的“有毒物质”含量不高,纯度也不高,但它和鸦片等一样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30多种生物碱类物,吗啡的含量一般为0.06%~0.40%。注射一针或吸食一口海洛因,可以很快使人产生兴奋感。食用罂粟壳产生的兴奋感虽没那么强烈,但长期食用必将使人成瘾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所以我国明文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

添加罂粟壳的真正目的――招揽回头客

很多人认为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可以增加鲜味。其实,一般罂粟壳没有提鲜的成分,其本身带有微微苦味,还有点淡淡的清香,所以添加在食物中是不会在气味和滋味上起主要作用的。违规生产经营者在火锅等食品中使用罂粟壳,主要目的是让食客吃上瘾。

对于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的人来说,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品后,或多或少会产生轻,并逐渐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招揽回头客。一旦消费者食用含罂粟壳的食品,开始可能会“吃了还想吃”,继而就会“百吃不厌”,产生依赖性后,甚至“不吃也得吃”。曾有一宗非法添加罂粟壳案件是被巡警发现的:有两位青年因在马路上呈现特殊的愉悦状态,被有高度警觉的巡警察觉,追问之下,青年说刚在一家龙虾店吃了很多小龙虾。经追踪,最后查出一件非法经营多年的在小龙虾中添加罂粟壳的违法案件。

危险罂粟壳的“藏身之地”

食用含罂粟壳的食品后,各人的生理表现不同,有的人可能脸部微微发红,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如果长期食用导致产生依赖性,会出现类似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如最终上瘾,则具有潜在的吸食的倾向,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我国法律对罂粟壳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供应、运输、使用。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我国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就列有罂粟壳,针对个别餐饮消费经营者在火锅中使用罂粟壳的违法行为,国家监管部门曾三令五申要求严厉打击此类行为。但是,仍有少数不法分子置若罔闻,为牟利还在各种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

在已查处的案件中发现,目前涉及非法加入罂粟壳的食品主要有:火锅、小龙虾、红油、烧烤肉禽、面制品、熟食卤味制品、炸鸡等。

罂粟壳食品,难辨却能躲

除极少数有经验者有可能察觉到罂粟壳的存在,绝大部分人难以从味觉上分辨食物中是否含有罂粟壳。从外观上,也很难发觉含罂粟壳的食品。因为一些不法经营者常将罂粟壳碾成粉状添加在汤料食物中,或将其与香葱、姜片等一起做成调料,或将其与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等,表面上并不能看到罂粟壳的存在。

可是,如果食用某些餐馆的火锅、烧烤等食品后有莫名其妙的兴奋感,或者有“吃了还想吃、不吃就难受”的上瘾感等异常感觉,那么,这些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外出就餐应尽量到经当地有关食品监管部门公示的有“笑脸”标志的餐馆,也就是食品安全情况评级“优秀”或者“良好”的餐馆就餐。

上一篇:做小河里的大鱼 下一篇: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措施探讨